德龙:从企业的文化到文化的企业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说,“小型企业管理靠权力,中型企业管理靠制度,大型企业管理靠文化”。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2009年粗钢产能规模在300万吨,销售收入在110多亿元,可谓中型钢铁企业。但这个企业早在粗钢产量100万吨规模的时候就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个企业的董事长丁立国文化意识的觉醒和文化自觉。
  
  企业文化逻辑起点是企业家思想
  
  2000年4月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成立,当时丁立国年仅30岁。他率150名精英收购了濒临倒闭的邢台新牟钢铁公司,立下了振兴民族钢铁工业之志,“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做百年老店”,同时提出了“做专、做精、做强、做长”和“以双赢让客户有利润”的经营思想,并奥心“用一生见证一个‘德’字”。可以说,这就是德龙企业文化初始的基本元素。
  德龙公司创业、成长的历史,证明了一个企业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领军人物有没有引导企业向更高更远目标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思路。没有思想支撑的企业是长不成“苍天大树”的。有人说,“有企业存在就有企业文化”,但这样的企业文化是自发的。只有有意识地、自觉地培育起来的企业文化,才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力。2002年,德龙公司粗钢产量突破100万吨。这时的丁立国一方面思考企业发展战略,一方面思考这个战略如何用更高层次的企业文化来支撑。2003年4月,德龙公司首次召开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会诊把脉。此后,丁立国提出“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上项目的高度来对待”,“不但要生产钢铁,而且要生产和谐”。通过总结、梳理、提炼、升华,确立了德龙公司“立德、立业、立回报”的核心价值观,“发展德龙钢铁、振兴民族工业、共创和谐社会”的企业使命,“德龙成功在客户心中”的经营理念,“创业、创新、超越、卓越”的企业精神和“科学、人本、责任、精细、高效”的管理理念,并确定了企业作风、行为准则、人才观、质量观、营销观、安全观、环保观、服务观、危机观、学习观等,形成了德龙公司的文化体系。
  
  文化的企业是战略性的企业
  
  一个有文化的企业必然是一个有愿景的企业、一个有战略的企业。德龙公司从一开始成立,就逐步梳理和确立了“打造行业最具影响力的样板式工厂,建设和谐德龙、百年德龙”的企业愿景,以及“做专做精做强做长,全力打造板带材精品基地”的企业战略。在这里,愿景是战略的支点、核心、目标,战略是愿景的细化、深化、动化。没有愿景,战略就没有依据;没有战略,愿景就是空中楼阁。德龙公司的愿景、战略,首先是在丁立国董事长思想中孕育并在“立德、立业、立回报”的核心价值观的“三立”文化中形成的。丁立国的这种思想和价值观又是在企业生死存亡的竞争环境中为谋求最大胜出而形成和产生的。2008年下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丁立国从战略上思考,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营管理转型,从往年重规模总量扩张转向“收”和“守”、以稳为主的内涵式集约化发展,“不与别人攀比,只求自己突破”,实施积蓄势能、创建品牌、人才强企战略,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德龙,建设“远者来,近者悦”的德龙家园。
  一个战略性的企业,就是一个胸有大志、思考全局的企业。只有当一个企业战略清晰、目标明确时,这个企业才有希望。而企业文化建设定位,从根本上说主要取决于企业战略的确立和推进。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企业战略母体的滋养和能量的供给。在金融危机冲击中,当德龙企业战略适时进行调整和转型而引起企业战略变革和组织变革时,又必然引起德龙企业文化的“再造”。这种“再造”是以丁立国董事长新战略思维产生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谋划为依据的,这种“再造”过程,既是以“存量文化”为基础的,又是一种“增量文化”的再建设。这种“增量文化”元素是与已有文化的衔接,又是对已有文化的补充、充实和提升,也正是这个“再造”过程,使德龙“三立”文化在2007年以来系统化推进中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对德龙企业战略变革和推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任何一个企业战略的谋划和变革,都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认同、共识,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转化为效,因而,任何一个高明的企业家在进行战略谋划和战略变革时,总是首先寻求企业文化的支撑,这也是文化的企业显著特征。
  
  文化的企业是制度化的企业
     德龙的实践证明,企业战略的推进,必须依靠企业组织的有效管控,而组织管控的核心是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不论是企业战略变革还是企业组织变革,都需要通过法规、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只有这样才能有力支撑和维系企业组织有效地推进战略措施实施,进而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由此凸显了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在创业初始几年中,德龙公司陆续建立了200多项规章制度,保证了公司组织管控的效率和活力。在2007年企业文化系统建设中,又本着结合实际、与时俱进的原则,全面审阅、梳理、修订了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德龙公司14类188项规章制度体系。同时还配套制订了德龙公司8类行为规范和17项269条具体规范要求。德龙公司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系统的制定和有效执行,充分体现了制度化的本身就是人的理念的物化,是理念的具体化。当固化后的制度通过约束员工的行为,进而内化为员工的习惯和自觉时,制度就演化为一种文化。
  德龙公司的实践还表明,企业的文化管理是文化制度化与制度文化的内在统一。文化制度化就是将管理思想、理念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制度文化化则是将规章制度转化为员工认同后一致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富有企业个性的“集体性格”,也即企业文化。任何一个企业优秀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健全、完善而又严格的制度的保证。因此,文化的企业必然是制度化的企业。
  
  文化的企业是讲效益的企业
  
  企业文化区别于一般社会文化的显著特征,就是它是适应企业经济活动需要而产生的,这一经济特质也决定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目的的一致性,即都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不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都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民营钢铁企业的德龙公司,一方面,每走一步,都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先进思想、理念来主导企业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又倡导“按照说的做,按照做的说”,推动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相融合,讲实干,重实践,求实效,从而使德龙公司走出了一条以战略思维创新为先导、以产品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以文化创新为支撑的快速成长之路。德龙公司2005年成为第一家海外上市的民营钢铁公司,2006年公司利税首超10亿元,2008年公司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2009年首次跻身中国500强企业。在最困难的2009年,德龙钢铁公司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4.25%。
  从德龙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可以看到,“讲战略”是企业文化的根,“重实践”是企业3c-f,~的干,“求实效”是企业文化的果。不讲实干的企业文化是虚假的、空洞的,不重建设的企业文化是软弱的、无力的;不重实效、不讲效益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
  
  文化的企业是注重持续发展的企业
  
  尽管德龙公司的经营战略和实践活动总在不断地适应外部变化的市场环境,但却始终保持稳定不变的“立德、立业、立回报”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目标。德龙公司这一经验,与世界上那些成功的“百年老店”一样,都是在经营盈利之外千方百计寻找自己能够长期存在和持续发展的价值依据。大量事实证明,企业短期的繁荣可以通过许多经营方式获得,但企业持续增长的力量却只能从人类几千年来操守的价值公理中去获得。因此,德龙公司在创业之初,丁立国就从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中选择了历久不衰的“德”文化、“爱”文化、“感恩”文化作为德龙公司的根基,并矢志不渝践行之,这正是德龙公司得以持续发展的深层原因。
  当2008年德龙公司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之际,丁立国一方面适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和策略,另一方面又在全集团员工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从中汲取精华营养,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建设,藉以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文化的企业都是注重公信力和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这既是企业伦理道德的要求,又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需要。德龙公司累计投入6亿元致力于创建绿色钢铁企业,改善社会环境,还以共建和谐、奉献社会为己任,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5000万元。
  德龙公司10年来的发展给人以重要的启示:一个企业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它丰富的物质财富,更取决于它累积沉淀的文化底蕴。成就百年基业,离不开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的支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维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9月86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初始治疗阶段均使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观
目的创伤骨折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体会。方法纳入我院于2018.1月-2018.12月间收治的91例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护患沟通判断患者心理特点,针对性制定心理护理方案,
养牛业已经成为当前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而对牛的防疫工作能预防牛的各种疾病,保障牛的健康生长,提升农户的养殖收益。
国有外贸企业发展历程回顾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是国有外贸企业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在国家外贸经营权的保护之下,国有外贸企业独占众多国内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所不可逾越的一道重要中间环节,因此当时外贸企业的从业人员有着很高的优越感,不仅体现在福利待遇里,更体现在社会地位上。  随着国家外贸经营权的逐步开放,国有外贸企业的这种风光不再。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家对外贸领域的改革不断扩
【文章摘要】  随着GDP的快速增长,人们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有很大的转变,在满足温饱的同时,他们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满足。为此,铁路部门更加加快对铁路运输的变革以实现利民。我国的铁道部,通过优化财务会计部门的职能与管理,以实现对人民与物品的安全管理为目标,从而不断地改进内部调控体制。在这个过程之中,不断地增强内部管理与控制,并使其规范化而合乎流程,为财务会计合法化管理铺平道路。  【关键词】  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