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典诗歌与现代散文模块整合复习问题的探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m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重,与此相关,高考试题的文学色彩进一步加浓,其中古典诗歌与现代散文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以江苏省2009年高考语文卷为例,现代散文阅读4题23分,古诗鉴赏10分,两项约占试卷总分值的21%。而每年这两项的得分率又普遍较低。所以,提高高三现代散文与古典诗歌复习的有效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们认为,这两种体裁在高考考查中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可以采用整合复习的模式。
  
  一、整合复习的必要性
  
  (一)减负增效的需要
  今年6月份,江苏省“两部两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指出“有些地方和学校办学行为不够规范,违规补课多、考试多、作业多、学生睡眠少等现象比较突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制约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规定“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2小时以内”,要求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根据这一精神,今后高三年级的复习时间将减少,以往我们在高二暑期、双休日补课,以及“早晨时间前移、晚自习时间后延”等违规行为将不复存在。这样,寻求经济、高效复习方式对适应教育发展形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一些整合复习的方式。
  
  (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5年起,江苏省实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明确“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新课程标准确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其中诗歌与散文为一个系列,要求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这一组合也要求我们采取整合的教学方式。
  
  (三)传统文化继承的需要
  学者原野牧夫说:“有人在散文中写到炊烟,很可能也就是写现实里的‘炊烟’,而在诗歌里面,炊烟就代表一种生活,一种象征意义。”王珂在其《诗体学散论——中外诗体生成流变研究》中指出:虽然《诗经》的四言诗体在中国诗体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也产生了很多优秀之作,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人的情感的丰富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诗的功能及容量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四言诗便因为诗体的单薄和容量的狭小,很难适应现实的表情达意的需要。《诗经》后,不仅出现了五言诗,还出现诗体的“散文化”倾向——“楚辞”的创作。诗体的解放及“楚辞”的出现与中国散文的出现相关。随着文字的产生、丰富及物质文明的发展,特别是手工业的进步带来了文化工具及书写方式的改进,人类的文体由最单一的诗向其他文体扩展,散文便产生了。由此可见,诗歌与散文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学习古典诗歌,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对现代散文学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整合复习的实践性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诗歌与散文”选修系列中指出:“对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基于以上所谈的必要性,我们在实际复习中应该对此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其具有一定的实际可操作性,以真正做到利于课堂教学,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利于考试,从而开辟实惠的课堂教学时空。
  现代散文与古典诗歌的考试,在选材上其实很多是写景、状物与抒情的结合。基于此,我们从以下几点谈两者整合的实践性。
  
  (一)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或情景
  散文与诗歌是以写情为指归的,但情感总是附着在某个客观对象上,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特征。
  例如,2007年安徽卷阅读许俊文的《乡村的风》,第14题就从形象角度设题:
  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细读文章,我们能感受到有这样几幅鲜明的图画:“风拂炊烟图”、“风吹莲荡图”、“风摇树木图”。
  再以诗歌鉴赏为例,200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岳飞《满江红
其他文献
欧玛尔是英国历史上惟一留名至今的剑手。他有一个与他势均力敌的敌手,他同他斗了三十年还不分胜负。在一次决斗中,敌手从马上摔下来,欧玛尔持剑跳到他身上,一秒钟内就可以杀死他。   但敌手这时做了一件事——向他脸上吐了一口唾沫。欧玛尔停住了,对敌手说:“咱们明天再打。”敌手糊涂了。   欧玛尔说:“三十年来我一直在修炼自己,让自己不带一点儿怒气作战,所以我才能常胜不败。刚才你吐我的瞬间我动了怒气,这时
姥姥想吃无糖的爆米花,我和妈妈去了好几个卖爆米花的地方也没有找到不含糖的爆米花。   我灵机一动,对妈妈说:“咱们可以自己做呀!”说做就做,我们立即去超市买了一袋玉米。   媽妈先把油倒入锅中,均匀的加热,接着放一把玉米粒进去。妈妈对我说:“当你看见第一粒儿玉米开花的时候,就赶快告诉我,我得赶快把锅盖盖上。”   妈妈用炒勺不停地翻炒玉米粒,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炒了一会儿,我大声说:“哎呀,有
我有一对信赖我的小乌龟,它们很可爱。  记得那是今年5月中旬的时候,爸爸下班回来拿了一个快递,是妈妈给我养了8年的大乌龟买的新乌龟缸。当我打开快递的时候,惊喜的发现,里面有2只特别小的小乌龟,它们跟我的耳朵差不多大,甚至比我的耳朵还要小。它们和一堆干水草装在了一个袋子里,妈妈说可能是店家的赠品。我激动地把它们放在大乌龟原来的旧缸里,并且给它们放了龟粮。我还开心地给它们起了名字,龟壳灰一点的叫“小黑
我家有个复读机,这个复读机总是不知疲倦。她不分白天黑夜,总是在我的身边说来说去。有时候,我很讨厌她,可是有时又离不开她,这样的一个复读机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并且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天早上的时候,我根本不用闹铃,这个复读机总是很准时地喊道:“起床啦,起床啦......”其实,在她喊第一遍的时候,我就已经听到了。可是她就像我没听到似的,依然不厌其烦地喊着。实在没办法,我就用被子把头蒙起来,在我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注释】  1.力:战斗力。 2.无邀:迎击,对付。 3.堂堂:壮大。 4.陈:同“阵”。  【译文】  用离战场较近的部队来对付离战场较远的部队,用休整安逸的部队来抵抗疲劳的部队,用粮食充足的部队去对抗饥饿的部队,这是掌握战斗力的方法。不要去迎击队列严整的敌人,不要去进攻势力强大的敌人,这是掌握灵活变通的原则。
2月初,以翻译、上传、分享海外影视作品而著名的“人人影视字幕组”倒掉了。人人影视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字幕组之一。然而,随着国内影视市场版权意识提升,字幕组翻制版权视频并分享的运作方式,已经有侵权嫌疑。  字幕组的风行始于2003年前后。一些热心网友主动为当时热播的美国电视剧制作中文字幕,与国内观众分享。  部分志同道合的字幕制作者更组成小团队,通过分工合作、流程规划,提高了翻译剧集的发布效率,并且将
摘 要:学困生的转化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重视思想教育,重新找回自信心;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关爱学困生,重视情感培养;因材施教,善待学困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6 -01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学困生的转化
摘 要:《最后的常春藤叶》集中体现了欧亨利的创作风格,艺术特色十分鲜明。他常常采用风趣、俏皮、讽刺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他运用虚笔来刻画人物,让读者耳目一新,又回味无穷。他善于在小说的结尾处突然让人物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使人物命运陡然逆转,从而形成“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含泪的微笑;空白;“欧亨利”式结尾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课堂演示实验则是组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动手操作训练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精心准备课堂演示实验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动机,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欲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满堂灌”,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注重演示实验教学的科学性、艺术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探究性教学应时而生,广受师生欢迎。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误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思。    一般来说,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要目标和形式的教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启发、诱导下,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开展有目的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以实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