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聚桂醇瘤腔内注射治疗小儿囊性淋巴管瘤的方法和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4年8月采用聚桂醇瘤腔内注射治疗小儿囊性淋巴管瘤39例的临床资料。39例术前均经彩色超声、CT或MRI检查确诊,治疗时在彩色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尽囊液后注入药物,对多囊性患儿由深到浅依次抽液后分别注入药物。根据瘤腔位置和大小不同,对眼眶周、口腔、颌下及瘤体容积超过100 ml的18例采用聚桂醇泡沫进行注射,其余21例采用聚桂醇原液进行注射。观察瘤体大小变化、治疗次数和并发症。疗效以瘤体消失,1年后无复发为显效;瘤体缩小50%以上,1年后无增大为有效;瘤体缩小50%以下或治疗后1年内复发为无效。
结果39例治疗1~5次,平均(2.85±0.87)次。显效36例(92.3%),有效2例(5.1%),无效1例(2.6%),总有效率为97.4%(38/39)。其中,采用聚桂醇泡沫治疗的次数为(2.72±0.75)次,采用聚桂醇原液治疗的次数为(2.95±0.97)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P>0.05)。有3例第一次注射治疗后当天轻度发热,经物理降温后缓解;5例治疗后局部肿胀,轻微疼痛,观察1~3 d后消失。其余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结论聚桂醇瘤腔内注射治疗小儿囊性淋巴管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