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战略理论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u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学和管理学界兴起了一股研究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热潮,诞生了资源和能力是企业超额利润源泉的经营观念即资源基础观。资源基础观学说的基本结论是:(1)企业资源的差异派生了效率的差异;(2)资源的差异是相对稳定的。对于企业战略来说,这意味着只有获取特殊的资源才能产生较高的经营效率和效益。资源基础理论产生以后,以不同的资源概念为基础发展出了多个分支,各有其独特的理论架构。本文的目的是对资源基础理论的各个分支进行梳理,阐明他们之间逻辑关系,分析资源基础理论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资源基础观研究的两个框架
  
  德姆赛茨和彭罗斯开创了资源基础观研究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基于资源基础观的战略研究虽很盛行,但基本上都沿袭了德姆赛茨和彭罗斯的理论框架。德姆赛茨的战略研究承袭了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传统,虽然放宽了许多理论假设,但基本上还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为其基础,以静态均衡模型为前提的。另一方面,彭罗斯认为企业绝对不是静态的,而是始终处于非均衡的动态成长过程中。当然,此二人的理论框架相互重叠的部分也很多。但如果我们对大量的资源基础观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可以将其区分为静态的理论框架和动态的理论框架。
  1、资源基础观的静态框架。以德姆赛茨的研究为基础,对资源基础观进行静态研究的有Rumelt和Barney。Rumelt放松了新古典经济学有关企业理论的前提和假设,分析了为什么有些企业可以获得竞争优势,有些企业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
  众所周知,在新古典企业理论中,企业的行为由可识别的生产函数决定,在充分信息的假设下,企业通过模仿可以实现效率的均衡。Rumelt把不确定的生产函数纳入了分析的框架,认为各个企业可以有不同的计划,决定是否进入某个产业以及是否进行规模扩张。这意味着同一产业不同企业可以有不同的效率。当然,其理论基础仍然是供求平衡的价格理论,因为随着进入企业的增多,价格下降,成本效益水平低的企业将被淘汰或退出。但是,Rumelt认为,由于企业在产业内的进出存在临界点,有些企业成本效益水平低,处于盈亏平衡的状态,有些企业则由于成本效益水平高,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产业内从盈亏平衡点到最大经济租金分布着各种企业。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就是由于其拥有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技巧和能力所带来的。由于存在模仿的不确定性,使优势企业和其他企业存在一种隔离机制。Rumelt用“因果关系的模糊性”、“特殊资产”的存在来解释这种隔离机制。比如专利权、社会评价、商标、品牌形象和在团队中才能起作用的技巧等。
  Barney认为,企业的效率和企业实施战略的成本是相关的,企业实施战略需要相应的资源,这些资源是从战略要素市场获得的。如果该战略资源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任何企业都难以获得超额利润。但如果该市场是非完全竞争市场,能够获得适合的战略资源的企业就可以获得超额经济租金,不能获得战略资源的企业,则只能获得低于平均租金的效益。Barney认为,期望外部环境出现不完全竞争市场是困难的。因为,所有的企业都拥有相同的信息。但是,在企业内部,这种情况就大不同了。企业对于自己所能够控制的资源显然在信息上具有优势,企业内部的特殊资产、技巧、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Rumelt和Barney仍然以价格理论的均衡模型为前提,探究经济租金产生的条件,把企业内部的资源、资产、技巧、能力作为分析单位,试图发现企业競争优势的秘密。特别是Barney对哪些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企业的资源就是企业实施战略时能够控制的所有资产包括组织结构、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如果企业拥有的资源具有异质性和稳定性,就意味着其它企业难以模仿。这种具有异质性和稳定性的资源具备下面几个条件即:(1)有价值;(2)稀缺;(3)难以模仿;(4)难以替代。一个企业如果具备了具有上述性质的资源,其它企业则难以模仿和复制,企业可以以这些资源为基础获得竞争优势。Peteraf也探索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条件,他仍然以价格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与Barney稍有区别的四个条件来说明经济租金的源泉即:(1)差别性;(2)事先对竞争的限制;(3)固定性;(4)事后对竞争的限制。
  这样,静态资源基础观的理论框架着眼于能够产生经济租金的资源应该具备什么条件这一命题展开。换句话说,静态资源基础观依据经济均衡模型,以企业的各种资源作为分析单元,自变量是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各种资源,因变量是所产生的经济租金。但这种分析框架没有进一步说明产生经济租金的资源是如何产生、积累和发展的,如何通过学习或者外部引入增加这些资源,资源基础观的动态理论框架弥补了这一不足。
  2、资源基础现的动态框架。以彭罗斯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资源基础观展开动态研究的最初学者是Wemerfelt。Wemerfelt和Rumelt的研究成果彼此引用的较少,几乎同时展开了对资源基础观的研究。前面提到的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这一术语就是由Wem-erfelt首次提出的。他明确提出,企业成长战略的关键是利用现有资源和开发新的资源之间的平衡。他的研究受到彭罗斯理论的启发,反对以经济均衡模型为前提。
  以彭罗斯理论为起点的许多学者抛弃了经济均衡假设,转而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资源基础观。例如,Dierickx和Cool认为,企业的特殊资源能够持续地产生经济租金,这与资源的积累过程有很大的关联性。企业战略资源的累积是一个时间过程,应该对企业获得和积累特殊资源的过程进行评价。
  Kogut和Zander指出,静态的资源基础观在研究组织能力时,没有引入学习的机制。企业生存和成长的机会和企业的能力及其组合密切相关,知识是企业各种能力及其组合的基础。组织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必须向内和向外的学习。内部学习主要靠内部知识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外部学习主要靠引进新的人才和企业联盟。
  和Kogut和Zander的观点相似,Teece、Pisano和Sbuen提出要进行动态能力研究,以说明竞争力和资源组合是如何形成的。动态能力是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把来自内外的竞争优势配合起来的企业能力。所以,动态能力所产生的竞争优势靠的是管理和组织的程序、特有资源的合理配置、合理路径的把握等。这种管理和组织的程序是企业内部调整、协调和学习而得到的。特有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指特有的技术资源、互补资源、结构资源(特殊的治理结构)等。合理的路径 指出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现有定位和路径的函数。
  资源基础观的动态框架围绕作为竞争优势源泉的内部资源是如何积累、建构和发展这一问题展开。他们的分析单位是资源形成的动态过程而不是资源本身,试图阐明资源积累和形成的机理。这种动态的研究框架,促进了人们对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理解。
  
  二、资源基础观未来面临的课题及展望
  
  资源基础研究有两大理论内核,即产生竞争优势的经济均衡和基于经济不均衡的动态过程。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把经济均衡论和过程论结合在一起,动态地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演变,即不但从某一时点上研究企业的状态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而且对企业以前的状况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很好地把资源基础观的动态研究框架和静态研究框架结合了起来。
  熊彼特把经济系统放在均衡和不均衡的动态过程中进行考察。熊彼特所描绘的均衡状态是所有经济行为都置于既有经济惯性的框架内,企业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相同的生产流程、技术、工艺,社会的消费、交换、管理等按照既有的方式进行,虽然整个经济活动仍处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状态,但经济交易的规则变化很慢。熊彼特把经济循环比喻成血液流动,认为循环本身是可以感受到的。熊彼特坚持萨伊的结论,认为供给自然会派生出自己的需求,在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和技术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经济系统处于这种相对静止的均衡状态。
  但如果有大的技术创新改变了经济体系的前提,就会使经济循环的轨道和框架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系统将会出现非均衡的动态变化。创新带来的变化和发展带有突变的性质,为了分析突变的l临界点,熊彼特从静态分析转到动态过程研究上。他指出企业家是创新的主角,正是企业家的发现和冒险完成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企业家从现有的经济轨道出发,不断发掘生产要素的利用机会,以新的方式对它们进行重新组合,给企业带来了超额利润。熊彼特把创新过程称为“创造性破坏”。
  熊彼特又进一步指出,超额利润在动态经济体系中难以长久维系。在高利润的驱使下,会有更多的企业采取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旧的经营方式被淘汰,新的经营方式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竞争加剧,由新的经营方式带来的增产将会导致价格下降,超额利润逐步消失,动态的非均衡过程将重新收敛进入到静态体系中。
  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的资源基础观研究,对企业家作用的研究目前都比较欠缺。未来的资源基础观研究需要对企业家在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方面的作用做出说明,这也是今后资源基础理论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而且,资源基础研究有两大理论内核,即产生竞争优势的经济均衡和基于经济不均衡的动态过程。把兩者融合在一起并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更有利于资源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熊彼特的经济研究方法把均衡论和过程论结合在一起,动态地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演变,给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以重要的启示,能够帮助我们跳出静态研究的窠臼。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工作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广东重点大学本科生工作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的总体特征,指出大学生应及时调整自己,确立合理的择业期望值,并对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及企业的招聘和管理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 80后大学生 工作价值观 广东重点高校    本文在对以往研究成果回顾的基础上,介绍本次广东重点大学本科生工作价值观的具体调查工作,进
古有达·芬奇苦练画功画鸡蛋,而今天,我们以蛋为“模特”,利用在家里随手可见的小道具,就能把鸡蛋拍得很“唯美”,甚至足以媲美影棚作品,赶紧试试吧!  手电简勾勒圆润弧度  把手电筒放在不同的位置对于勾勒鸡蛋的圆润弧度有不同的影响,今天我们来告诉大家如何用手电筒将一堆完整的鸡蛋拍得圆润柔美。  手电筒放在中间是最佳选择  光源处于不同的位置,拍摄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当手电筒位于鸡蛋后方时,整体光源呈现
秋日的杭州千岛湖,正是风景秀美、舒爽宜人的时节。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在此以“放释自我”为主题举行了新一代SUBARU XV上市后的首场试驾会。  充满活力的安全之选  新一代的 SUBARU XV 以“Fun Adventure”为设计理念,将目标人群定位为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者。因此,该车型被着力打造为有着符合都市格调的设计感、品质感、运动性以及易操控的特性。新一代SUBARU XV成为斯巴
冷冷的夜风中,疾走的阿夔距离青木源小学越来越远;他依旧一瘸一拐,却第一次有鸟儿般自由舒展的感觉。  大路尽头的岔口,一块巨大的无字石碑横亘中央。  “请、请、请问—”阿夔发现石碑旁有个青衣女人,“这路通向哪里?”  “左边通城市,右边通山谷。”女人动了动,没抬头,声音却异常甜美笃定,“去城市,你会遇到未来,帮你忘掉一切不如意,开始进入新生活;去山谷,你会进入过去,找到身世之谜,迎接该有的收获!” 
真的假的  听说,小龙虾生活在污水里,且专吃垃圾?  小龙虾是杂食动物,主要的食物是水底的有机质。不仅水草、藻(zAo)类和有机碎屑等是它的食物,而且小鱼、小虾、贝类等动物也深受它的喜爱。小龙虾并不是柔弱之辈,它在吃不饱的时候,甚至会同类相残。正因为食性杂,所以小龙虾的生命力很强,能够在污水里生活。而餐馆里的小龙虾几乎都是人工养殖(zhI)的,所以食用的时候不用太过担心。  为什么  为什么牛肉是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是否可信  這两幅照片,据说是小明和小华在同一时刻拍的自己所在城市的景色。宁宁认为时间差异过大,不可信。伟栋认为,只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就具有可信度。你的看法呢?
刚刚走下讲台的国医大师张大宁,西装笔挺、步伐矫健、神态自若。眼前的这位古稀老人,思维敏捷、声如洪钟。  张大宁认为,最早的养生思想源于《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意在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防止复发。未病先防尤为重要,他也一直在遵循。在古代医家养生研究论述的基础上,张大宁开创了心肾轴系统养生思想以及补肾活血养生法,认为心肾同属少阴,一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一为先天之本,精气之所充,只有君主心以及先天之
你是“耐力型”还是“爆发型”的运动员?还是一个只会在追巴士时才会活动起来的人?你适合个人比赛还是团体比赛?快来回答以下问题,了解一下自己的运动天分吧!  你会怎样利用空闲的时间?  在沙发上玩手机。  在沙滩上玩水枪。  在球场上奔驰。  最美好的滑雪回忆是:  成功地完成第一跳。  考取滑雪证书。  观赏冬季运动会的滑雪比赛。  你从来不做运动,因为:  你没有运动鞋。  没有朋友陪你。  没有
第一关:请看图形,8枚棋子摆成横、竖、斜共5行,每行有3枚。请你移动1枚棋子,变成6行,每行仍有3枚棋子。你能做到吗?  第二关:仔细观察,大图形中含有一个与其右上角图形相似的图形,请把它找出来。  第三关:这儿有五条手绢,其中太阳图案的比星星图案的贵,月亮图案的比鱼图案的贵,花儿图案的比月亮图案的贵,鱼图案的比太陽图案的贵。那么,你能按由贵到便宜的顺序排列一下这五条手绢吗?  第四关:小武对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