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 一线串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tt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课堂改革的新名词层出不穷,面对新课改后高中语文课堂呈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的现状,我们如何在纷繁的资源中使语文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让课堂教学环节更加简洁,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以点带面,一线串珠”的方法比较有效,“以点带面,一线串珠”就是找准切入点,推进语文课堂教学,使之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明一点而悟全文。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点带面,一线串珠”呢?下面是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一词立骨,举纲张目
  “一词立骨”也叫一字立骨,一字经纬,这本是一种写作技法,指以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熟语作为艺术构思的焦点,并以之贯通全文的构思写作方法。第一个提出“一字立骨”思想的是晋朝文学家陆机,他在《文赋》(节选)中写道:“或文理繁复,而意不指适。极无两致,尽不可益。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词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真正将“一字立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阐释的是明代的金圣叹,他在所编的《才子必读古文》一书中,在对历史上三百多篇优秀散文点评,同时对“骨”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概括:多次反复出现的字词,能够突出文章旨意,可以增添文章气韵。所谓“一字之复,功莫大焉”在教学中可以借鉴这种做法,从课文中的某一个字、词、句生展开贯穿整个课堂。这样就能使课堂教学删繁就简,线索清晰,重点突出。比如黄厚江先生在执教《孔乙己》这一课时,他巧妙地抓住孔乙己的“手”来解读文本。可以说,人物的性格、命运,小说的主旨,全在这双“手”中了:找手——文中几次写了孔乙己的“手”?圈手——哪几处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命运?画手——哪些地方还可以写手?论手——这双手折射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命运?有没有办法避免悲剧?找“手”,圈“手”,“画”手,“论”手,由这双“手”一路牽引,以点带面,个性化解读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整堂课,由浅入深,如行云流水般。
  我在设计《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时,抓住第一自然段的“动人”二字走进文本,引导学生理解打动人的不止是先生非凡的出场,个性的谈吐,率真的举动,真正打动人的是先生演讲中的情感。教学设计紧扣“动人”二字设置了这样两个主要环节:一、自读,圈点批注先生在演讲中动人的细节。二、研读品味,先生在演讲哪些内容时情感最为强烈,最打动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从动人的细节到动人的情感,环环相扣,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二、就地取材,逸而有终
  发掘课堂资源已经成为许多课堂的自觉行为,但是有些课堂舍近求远,为了延伸而延伸,这种表面上热闹,实质上空洞的现象并非个例。“取课本之材”,创造性地利用课本资源可以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条途径。在教学中应该灵活利用课本的资源,先抓住文本内容建构知识系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设计《荆轲刺秦王》一课时,我注意到教材中有一幅汉画像砖《荆轲刺秦》的插图:
  在教授此课时,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弄清人物,明确感情倾向。荆轲是插图中的中心人物,也是绘画者心目中的正面人物,在挺拔伟岸的荆轲面前,不可一世的秦王也只是两股战战。追根溯源,是因为汉取秦而立,在汉人的心中,荆轲是反抗暴政的英雄。出自西汉王室刘向之手的《战国策》同样是这种观点。无论是“士为知己者死”,还是“有道伐无道”,通过汉画像砖,我们看到荆轲就是汉人心中一座不倒的丰碑。
  上面所说的“就地取材”是借助课本本身的资源,其实在教学中,学生又何尝不是一种资源呢?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资源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一点已成为了教育者的普遍认识,但是我们却常常只把学生当作资源服务的对象,却忽略了学生本身就是资源之一,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种学习资源。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内心需求或者期待,也反映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把问题尽可能地生成为课堂教学资源,与教学预设相联系,结合文本,实现二次预设。同时,学生的生活体验,阅读体会,课堂的回答等等都是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的资源,“取学生之材”可以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文教学中,把学生的作文当作范例,投影到大屏幕,这样借助身边同学的作文示例的做法,就是“取学生之材”,不仅贴近了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也使语文课堂更加高效。
  课本是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取课本之材”,挖掘教材中的有效资源,“取学生之材”,贴近学生。所以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三、名家观点,导入贯穿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使用名家对本篇作品的评价,或者借用名家其他方面的见解,作为纲领来贯穿自己的教学设计。
  那么,如何借鉴名家观点贯穿始终呢?“一师一优课”的评选中,李白《蜀道难》一课中,我是从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称此诗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抓住“奇”字,从诗歌的风格之奇,手法之奇,意蕴之奇展开对全诗的鉴赏。一、风格之奇。通过对主旨句的反复诵读,感知李白雄浑奔放的风格。二、手法之奇。李白运用了大量的想象、夸张,神话传说这些浪漫主义的手法为我们再现了蜀道的高、险、凶。三、意蕴之奇。知人论世知意蕴。教学内容层层推进,重难点突出。板书如下:
  再如曹禺先生称巴金先生为“20世纪的良心”,在《小狗包弟》一课中,哪些内容体现“20世纪的良心”?二十一世纪又需要怎样的良心?以引用名家观点或其他方面的见解为切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他山之石,可来攻玉
  这里的“他山之石”,指的是借助教材之外有效的资源作为切入点,为课堂服务。生活有多宽广,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广。课内可以通过教材学习相关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但语文学习仅仅靠课内是无法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的。因此,激活教科书以外的语文课程资源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2014安徽省优质课大赛中,来自黄山屯溪一中的郑静老师就大胆地以黄永玉先生的一幅关于《边城》的插画为突破口,赏析文章中的细节,感受一抹情。先出示黄永玉的插画《翠翠与傩送》,然后让学生找有关鱼的段落,进而分析翠翠的心理,感知人物形象。鱼因一句话而来,因一抹情而来,这条鱼让边城中的人物变得鲜活,它在翠翠的心中游来游去,也游进了听课者的心里。以“鱼”带起对细节、人物的分析,这样的设计巧妙生动。一幅画,让一个人,一座城,一节课灵动起来了。“他山之石”并非是想法设法地补充诸如电影,音乐,图片,网络资源等教材之外的资源,这样的“他山之石”要用得恰当,要让语文教学更加高效。《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一课中,我借助经典歌曲中的典型的修辞现象把整个课堂串起来,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学习修辞。这样的“他山之石”有效地辅助语文教学,是课堂更高效灵动了。
  总之,语文教学想要简洁高效,就需要找准切入点,删繁就简。以点带面,一线串珠,选好恰当的教学主线,教学环节围绕主线,做到条理清晰,环环相扣,让学生在简约中学到知识,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此文获第十四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大赛论文项一等奖。]
其他文献
【设计思路】  作为经典诗歌的《再别康桥》屡屡被误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读者受定势思维的干扰,被标题中的“别”字迷惑,先入为主地将“别”与痛苦、伤悲等低沉情绪划上等号;二是不少教师受教参的影响,被其牵着鼻子走,再加上阅读视野的窄化,将《再别康桥》所抒之情解读为“别情缕缕,离绪重重”。笔者在教授此课时,指导学生从诗歌的内容出发,以诵读为主线,珍视自己的初读体验,并以此感性认知为起点,通过质疑法、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语言建构与运用在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中处于基础层面,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以及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水乳交融、相生相长的。  每教一篇文章,尤其是经典之作,我总会反复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牢牢守住了学习语言的根基?是否助益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是否拓展了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的《离骚》共选入诗句两节,选诗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教者,都感觉有难度。如果抓住选诗的“灵犀”,有助于把握主旨,理解内容之间的脉络关联,加深对诗人情感思想的理解,深刻体悟诗人丰富的心灵世界,让读者受到灵魂的洗礼。  一、“灵犀”一缕自通“神”  末节最后一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作为选诗情感的终结点,集中概括了诗人在这两节中抒发的情感,是选诗的灵魂之所在,是“灵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但今人读古诗,最大的感受是“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总存在着一些理解的障碍。正因为此,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就需多方搭建学习支架,引进古今活水,缩短甚至消除古诗与学生的距离,让生涩的古诗变得可亲,让凝炼的语言变得立体,古诗厚教,最终实现思维火花绽放、情感波澜荡漾的高效课堂。下面,笔者就以教学《春望》一诗为例,重点谈谈借助引入文本实现古诗厚教的“法”与“度”。   一、文本引入须有
陈芳,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荔香学校教师。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布鲁姆多级目标,按照由低到高的层级目标有序展开:先知识领会,再分析运用,最后综合评价。分三点: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大意;2.了解《史记》写人特色;3.感受人物精神品质。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共生教学理论,采取先解构再重构文章的方式:1.先提取课文摘要、梳理文脉;2.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添枝加叶,
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教学凭借之一,提问的方式与技巧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力提升、情感升华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新课改以来,相对于非此即彼的封闭性提问,以答案的丰富性和解答途径的多元化为特点的开放性提问逐渐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开放性提问“提倡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来思考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017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凝练、整合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笔者以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对于语言文字学习运用的实践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养育,不是简单地抛弃以往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关键在于在教师的引领中改善学习。从教师的角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规定:“把竞争机制引入教材建设,通过竞争促进教材事业的繁荣和教材质量的提高。鼓励各个地方,以及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有条件的专家、学者、教师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编写教材。在教
文言文因与现实生活脱离而理解难度较大,使得教师容易站在知识的制高点,将课堂变成知识传授课、积累课。长此以往,既造成教材资源的极大浪费,又使学生学习浮于表面和琐碎,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深度视域下的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丰富性、沉浸性和层进性,实现学习的过程价值和实践属性”。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文言教学中,知识是载体,教师若能灵活运用一切资源,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自主的阅读行为,从而走向深度学习,
朱仁标,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教师。   古诗教学中,常常充塞着细讲细析与强记硬背的简单化操作,缺乏形式多样、真正将学生思维引向多维立体的整体有效训练。针对重点与难点,合理设置平台,优化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增强感悟力、在品鉴探究中提升整合力、在读写融合中发展创造力,是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邶风·静女》是《诗经》中的名篇,全诗50字: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