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投资不可逆

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0多年来,中国的海外投资步伐日益加快,但是随着海投的增加,各种海投所遭遇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原因之一,是因为中国海投的触角已经延伸到西方国家所认定的“优质资产”。联想收购IBM、吉利收购沃尔沃、海尔收购通用电气等投资,如早期中国海投的收购目标一样,无非是矿山、家电等资源或者消费品生产企业和金融企业。目前收购目标已经延伸到了电力、信息和能源等领域,涉及金额庞大,牵动行业利益众多,因此动辄被西方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盾牌加以阻碍。
  原因之二,随着全球经济不景气状况持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国家安全”之流的话题更加容易炒作和发酵。而西方体制的功能性问题凸显,越来越多的政客更加习惯于使用民粹作为口号吸引选民。中国参与的项目显然很容易成为攻击的目标。
  原因之三,是各国经济政治利益不一致,全球化进程遭遇迟滞。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迟迟没有进展。美国试图摆脱世贸组织而构建的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及跨大西洋合作伙伴关系协定(TTIP)受到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等政治变化的影响,成败难料。在此背景下,中国海投受到各种不确定性的掣肘,也是情理之中。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中国海外投资增加,既是资本的意志,也是国家意志,在目前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不能因为出现了阻力而退缩。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在执行层面上,都应该加强对相关法律规则的研究,充分评估可能遇到的风险,增强与投资对象以及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地方社区的沟通。同时需要有策略地推动收购行为,既要表现出志在必得的决心,也要意识到利益交换的必要性。耐心、态度和充分的知识情报储备,是中国海外投资者们应该具备的三大素质。
其他文献
文章系统研究了搭格架热泉型铯矿床的气体、水体和泉华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热泉气体为典型的CO2型气体;泉水以CO3^2--Na型水体(pH=8.5)为主,但也出现SO4^2--Na型水体(pH=4.
为探讨511铀矿床的形成机理,通过野外岩心观察和系统样品采集,结合室内化学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方法,详细研究了赋存于Ⅴ旋回砂体的铀矿地质特征,对砂岩铀的成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