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措施,以期可以为今后的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暖通空调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需要注意,其中,暖通空调系统的防排烟设计工作就是其中的重点,必须要予以重视,这是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运用效果的必要工作。
二、防排烟设计一般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时代在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在进步,现在人们对房屋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都越来越重视,暖通设计在对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需要,应该加快解决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暖通设计的专业技术,减少工程造价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为社会带来福利。
1、地下室新风补风机进风管上未设70℃防火阀。
2、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一类公共建筑,楼梯间与前室不能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而有的设计采用了自然排烟方式。
3、消防排烟系统与排风系统合用时,联锁互换关系未做到位。
4、内走廊机械排烟口距最远点距离超过了30米,排烟口与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规范规定的下限值1.5米。
5、防火阀未靠墙或风井布置。
6、对剪刀梯构造不够清楚,正压送风口设置层数不正确。造成其中一张楼梯间没有正压送风系统。
7、高规对排烟口、正压风口、正压风井、排烟井的风速有上限值的规定,而有的设计没有对风速进行校核,超过规定的上限值。
8、排烟口应有自动或手动开启装置,而往往缺手动开启装置。
三、案例分析
此处选取近几年内较为典型的案例2009年央视大楼火灾事故,并从中探讨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1、案例概述
2009年2月9日晚上,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工地发生火灾,在相关人员的救援下,火势经过三小时后得到控制。但是,却因此付出1名消防队员牺牲,6名消防队员和2名施工人员受伤,以及其他建筑内物质损失,数额巨大。该建筑处于火灾中的面积为21333平方米,过火面积为8490平方米。这栋建筑是央视的电视文化中心,建筑高达159米。
2、案发原因
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分析,这次火灾事故的发生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建筑单位私自破坏烟花燃放规定,不合理组织烟花燃放活动。(2)施工单位使用的保温板达不到要求,给烟花引燃相关设施带来隐患。(3)监管单位监管不利,没能及时阻止公共场合内的非法燃放烟花。
3、事故教训及如何设计消防防火排烟系统
从案发原因来看,消防防火排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有:(1)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消防设施,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按照相关安全条例的要求设置火灾自动警报系统让建筑内人员及时发现。另外还要有灭火系统、防毒烟排烟系统、安全逃生通道辅助工具等消防设施。并对此进行定期的保养,确保关机时刻能立即有效使用。高层建筑需要多设楼梯,确保火灾时有足够的逃生通道,并于日常管理时确保通道内的安全整洁,不被任何杂物阻挡。(2)健全相关消防的监督管理体制,将责任分配到具体的个人,使消防相关人员与建筑内的民众安全忧戚相关,真正为民安全所想,真正身心投入,而不是消防问题当成过场。(3)加强对居民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使他們能够在火灾时找到合理的途径拉响火灾警报,按照正确的方式灭火,学会火灾中的自我营救逃生等技巧。
四、防排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防排烟设计与暖通空调系统中设计有着非常密切联系,文章就防排烟设计中的几个常见设计误区进行了分析。
1、自然排烟中的外窗设计不合理
《高规》规定:“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小于2.00m2”;“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这里的窗户除面积要求之外,窗户的类型必须是可开启的外窗,而在防排烟设计时并不能采用固定窗或内窗代替。但是在进行建筑工程防排烟设计时,较多设计人员仅仅满足了窗户的面积要求,而并没有兼顾到窗户的类型,从而造成了防排烟设计的失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有这么一个案例:某建筑地下1层,地上14层,1~2层为商场,3~14层为民用住宅,建筑高度为45m,属于二类高层商业住宅楼。该楼的防烟楼梯间每层设有0.8mX1.2m=0.96m2的外窗,在窗户的总面积上完全符合了建筑防排烟设计规范要求,但是窗户的类型却不满足要求。设计人员考虑了与毗邻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足的问题,采用的是甲级防火窗,自然排烟方式;但实际上,甲级防火窗着火时是不可开启的,设计人员在进行防排烟设计时误认为是可开启的,从而造成了设计的失误。同时在设计中设计人员设计的外窗在总面积上符合规定的要求,但是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可开启部分却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在这些情况下,必须得增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才能保证自然排烟的通畅,以消除安全隐患。
2、防排烟风机的设置问题分析
对于加压送风机风量的确定中所需要考虑的风道漏风系数在《高规》中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是根据实际的工程实践数据表明,若采用的是土建竖井,漏风率大于20%。因此,在选择加压送风机时如果不考虑漏风系数的影响,则对于需要加压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问前室等来说,将得不到规定的送风量。在防排烟设计的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误以为送风量越大越好,但是风量太大同样会造成前室或楼梯间的门难以开启,反而影响防烟效果。因此,在考虑漏风系数时,应根据规定值进行计算设计,不可以随意加大。
其次,排烟风机的风量确定不合理。《高规》中有如下规定:“排烟风机的全压应按排烟系统最不利环管道进行计算,其排烟量应增加漏风系数”,计算中要加入漏风系数,但对于漏风系数的选取规范中并没有对其作明确规定,致使很多设计人员不考虑漏风系数,直接根据计算结果来配备排烟风,从而导致了排烟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此外,我国《高规》中对于排烟量的计算是采用了日本规范中的数据,在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这些数据还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因此,将性能化的设计理念加到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中,确定要控制的时间和烟气层高度来计算排烟量,得到较为准确的计算值,从而合理地选择排烟风机,以达到科学实用的设计目的。
3、防排烟系统防火阀的设置问题
防火阀和排烟阀有着共同的特征:在一定时间内都需要满足耐火完整性和耐火稳定性的要求,在防排烟系统中发挥着阻火隔烟的作用、调节及启动空载等作用。防火阀主要是用在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路上,用于通风,平时处于开启状态,其动作温度在70℃左右;排烟阀主要用于排烟风机或排烟系统管道上的吸入口,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动作温度280℃左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系统的防排烟设计一定要更加科学合理,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抓好设计关口和要点,提高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的水平,提高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窦立新.建筑防排烟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10(25)
[2]成清华.建筑防排烟设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3]岳焕焕.烟气及排烟系统对喷淋系统的影响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暖通空调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需要注意,其中,暖通空调系统的防排烟设计工作就是其中的重点,必须要予以重视,这是提高暖通空调系统运用效果的必要工作。
二、防排烟设计一般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时代在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在进步,现在人们对房屋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都越来越重视,暖通设计在对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需要,应该加快解决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暖通设计的专业技术,减少工程造价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为社会带来福利。
1、地下室新风补风机进风管上未设70℃防火阀。
2、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一类公共建筑,楼梯间与前室不能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而有的设计采用了自然排烟方式。
3、消防排烟系统与排风系统合用时,联锁互换关系未做到位。
4、内走廊机械排烟口距最远点距离超过了30米,排烟口与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规范规定的下限值1.5米。
5、防火阀未靠墙或风井布置。
6、对剪刀梯构造不够清楚,正压送风口设置层数不正确。造成其中一张楼梯间没有正压送风系统。
7、高规对排烟口、正压风口、正压风井、排烟井的风速有上限值的规定,而有的设计没有对风速进行校核,超过规定的上限值。
8、排烟口应有自动或手动开启装置,而往往缺手动开启装置。
三、案例分析
此处选取近几年内较为典型的案例2009年央视大楼火灾事故,并从中探讨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1、案例概述
2009年2月9日晚上,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工地发生火灾,在相关人员的救援下,火势经过三小时后得到控制。但是,却因此付出1名消防队员牺牲,6名消防队员和2名施工人员受伤,以及其他建筑内物质损失,数额巨大。该建筑处于火灾中的面积为21333平方米,过火面积为8490平方米。这栋建筑是央视的电视文化中心,建筑高达159米。
2、案发原因
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分析,这次火灾事故的发生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建筑单位私自破坏烟花燃放规定,不合理组织烟花燃放活动。(2)施工单位使用的保温板达不到要求,给烟花引燃相关设施带来隐患。(3)监管单位监管不利,没能及时阻止公共场合内的非法燃放烟花。
3、事故教训及如何设计消防防火排烟系统
从案发原因来看,消防防火排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有:(1)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消防设施,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按照相关安全条例的要求设置火灾自动警报系统让建筑内人员及时发现。另外还要有灭火系统、防毒烟排烟系统、安全逃生通道辅助工具等消防设施。并对此进行定期的保养,确保关机时刻能立即有效使用。高层建筑需要多设楼梯,确保火灾时有足够的逃生通道,并于日常管理时确保通道内的安全整洁,不被任何杂物阻挡。(2)健全相关消防的监督管理体制,将责任分配到具体的个人,使消防相关人员与建筑内的民众安全忧戚相关,真正为民安全所想,真正身心投入,而不是消防问题当成过场。(3)加强对居民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使他們能够在火灾时找到合理的途径拉响火灾警报,按照正确的方式灭火,学会火灾中的自我营救逃生等技巧。
四、防排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防排烟设计与暖通空调系统中设计有着非常密切联系,文章就防排烟设计中的几个常见设计误区进行了分析。
1、自然排烟中的外窗设计不合理
《高规》规定:“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小于2.00m2”;“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这里的窗户除面积要求之外,窗户的类型必须是可开启的外窗,而在防排烟设计时并不能采用固定窗或内窗代替。但是在进行建筑工程防排烟设计时,较多设计人员仅仅满足了窗户的面积要求,而并没有兼顾到窗户的类型,从而造成了防排烟设计的失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有这么一个案例:某建筑地下1层,地上14层,1~2层为商场,3~14层为民用住宅,建筑高度为45m,属于二类高层商业住宅楼。该楼的防烟楼梯间每层设有0.8mX1.2m=0.96m2的外窗,在窗户的总面积上完全符合了建筑防排烟设计规范要求,但是窗户的类型却不满足要求。设计人员考虑了与毗邻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足的问题,采用的是甲级防火窗,自然排烟方式;但实际上,甲级防火窗着火时是不可开启的,设计人员在进行防排烟设计时误认为是可开启的,从而造成了设计的失误。同时在设计中设计人员设计的外窗在总面积上符合规定的要求,但是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可开启部分却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在这些情况下,必须得增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才能保证自然排烟的通畅,以消除安全隐患。
2、防排烟风机的设置问题分析
对于加压送风机风量的确定中所需要考虑的风道漏风系数在《高规》中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是根据实际的工程实践数据表明,若采用的是土建竖井,漏风率大于20%。因此,在选择加压送风机时如果不考虑漏风系数的影响,则对于需要加压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问前室等来说,将得不到规定的送风量。在防排烟设计的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误以为送风量越大越好,但是风量太大同样会造成前室或楼梯间的门难以开启,反而影响防烟效果。因此,在考虑漏风系数时,应根据规定值进行计算设计,不可以随意加大。
其次,排烟风机的风量确定不合理。《高规》中有如下规定:“排烟风机的全压应按排烟系统最不利环管道进行计算,其排烟量应增加漏风系数”,计算中要加入漏风系数,但对于漏风系数的选取规范中并没有对其作明确规定,致使很多设计人员不考虑漏风系数,直接根据计算结果来配备排烟风,从而导致了排烟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此外,我国《高规》中对于排烟量的计算是采用了日本规范中的数据,在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这些数据还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因此,将性能化的设计理念加到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中,确定要控制的时间和烟气层高度来计算排烟量,得到较为准确的计算值,从而合理地选择排烟风机,以达到科学实用的设计目的。
3、防排烟系统防火阀的设置问题
防火阀和排烟阀有着共同的特征:在一定时间内都需要满足耐火完整性和耐火稳定性的要求,在防排烟系统中发挥着阻火隔烟的作用、调节及启动空载等作用。防火阀主要是用在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路上,用于通风,平时处于开启状态,其动作温度在70℃左右;排烟阀主要用于排烟风机或排烟系统管道上的吸入口,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动作温度280℃左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系统的防排烟设计一定要更加科学合理,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抓好设计关口和要点,提高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的水平,提高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窦立新.建筑防排烟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10(25)
[2]成清华.建筑防排烟设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3]岳焕焕.烟气及排烟系统对喷淋系统的影响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