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教育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例,探索如何加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与STS教育相联系。提出在物理课程中,要将STS教育与物理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应注重选取合适的STS教育内容,并分别介绍STS在物理概念教学、规律教学以及习题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STS;教育;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从字面意义上看,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ique、社会society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许多自然科学部门和生产、技术领域。新课标要求:中学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然而传统教育只是就科学讲科学、就理论讲理论,其中社会和科学技术明显分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脱节。基于传统教育观念与物理课程标准间的矛盾,我们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一、STS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渗透
   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物理概念本身是观察、试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STS在概念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1.在概念引入中的渗透:概念的引入是物理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一个概念成功地被引入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引入这个概念有什么作用。在《摩擦力》一节,带领学生和我一起做两个小实验:(1)把两本书逐页对插叠放在一起,从书背提起其中一本,下面的书并没有因为受到重力作用而落下,为什么呢?(2).运动的粉笔盒最终静止,又是为什么呢?通过这样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调动课堂气氛,在此基础上引出摩擦力。
  2.在概念形成中的渗透:一个概念,如果在建立过程中,教师借助生活表象形象、生动的讲述,把学生感性认识与抽象的理性认识联系起来,以物理现象为桥梁,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把握概念的基本属性。例如在《摩擦力》教学中,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几个有关“摩擦力”的生活实例,并引导学生找出这些例子中存在的共同点,从而总结归纳出摩擦力的定义。
  二、STS在物理规律教学中的渗透
  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物理学规律解释的是物质的结构和物质运动所遵循的规律,因此必然与人们认识物理世界的途径有关,即都与观察、实验、想象、数学推理等有着密切联系。为此,进行STS教育是规律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在创设情景中的渗透:在规律教学的开始阶段,要创造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环境。结合STS教育,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发现问题,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生活中所熟知的典型事例中发现问题。例如:《浮力》一节,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钩码可用手托住,测力计示数减小;也可放入水中,测力计示数减小。可以看出两个力作用的效果相同。从而理解浮力是向上的托力,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在探索规律中的渗透: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一般可采用实验归纳法。由对日常经验或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如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安培定则等。
  三、STS在习题教学中的渗透
  习题课以指导学生进行物理练习为主,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是关键。
  “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要求,所以物理习题教学要引导学生多关注国内外最新科技发展,帮助学生揭开现代科技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有一种亲近感。
  例如:学习了摩擦、电阻和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知识点后,可渗透当今世界先进的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相关知识,并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试行成功等科技前沿的新动态,可设计如下训练题,以考察学生STS知识的运用能力。
  问题:现代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同名磁极间的相互_____,将车身托起,这就大大减少了_______,使列车高速运行。
  实施STS教育就是要把科学教育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最终培养出了解社会、懂得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要达到此目的,物理教师要树立STS教育观念,不能囿于物理教材和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要努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物理教学逐步构成一个由课内外、校内外、学校与家庭所组成的开放式的教学空间,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不仅学习系统的物理知识,还要懂得这些知识在其他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学会用综合的观点分析问题,增强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闫金铎主编.《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年11月
  [2]田世昆等.《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3]陈报南.《中学物理与STS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其他文献
以藻类毒素的研究为例,详细介绍了面向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电子资源培训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和为读者提供公平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应坚持的原则,开放管理方式和创新服务内容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提高馆
【摘 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食粮。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理论教学和渗透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进行教学,要对语文课程与核心价值观的共同点进行探寻,分析语文教材中具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拓展课程的深度,真正意义上的落实核心价值观念对于小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核心价值观  前言  在当前社会,国家教育部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体育教师应认清这一课程改革趋势,在施教过程中,充分落实学生学习体育的主体地位,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难点,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浅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要起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体育训练  体育教学在新课程下的改新概述加强高中生的体育价值观通过老师对学生讲解有关
通过分析影响流通部馆员亲和力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流通部馆员亲和力的策略。
分析了影响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的各种因素,从网络安全技术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图书馆网络系统安全的解决策略,指出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采取强有力的安全策略,对于保障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式的重构提供了新的模式,依托专业优势,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精准把脉学生接受新事物较强的特点,结合目前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乃至目前正大力推行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区域规划的可持续能力的评价是个难点,现尝试借用生态足迹理论中生态足迹供给的模型,结合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