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心扉更敞亮地阅读鉴赏文学作品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niao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要想形成这样的综合素养首先得将学生广泛阅读的心扉打开,没有敞亮的心扉初中生既完不成400万字的阅读总量,也读不好至少9部的文学名著。如何让学生能够形成敞开心扉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习惯和能力,现结合教学谈几点肤浅认识和不够成熟的做法。
  一、让学生的阅读具有愉悦性
  对语文教学人们已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必须有学生积极参与的阅读鉴赏之系列性的活动,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不够,诸多学生都把阅读鉴赏看成是苦差事,因此,学生阅读鉴赏的所获也就不多。教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知之者永不如乐知者,学生阅读鉴赏缺乏兴趣,是永远也不能获取效果的。由此,初中生的阅读鉴赏必须具有愉悦性。可能我们有这样的认为或设想,把课堂炒得热热闹闹学生便获得不尽的欢乐。但笔者不敢苟同,窃以为学生阅读的愉悦性应当体现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学生探究所呈现出来的诸多成功乐趣。譬如教学《木兰诗》,这是一则叙述古代民族女英雄的叙事诗,阅读这首诗,从弘扬花木兰这位女民族英雄精神的角度看,学生所要鉴赏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但面面俱到学生则显得兴趣大减。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对这首汉乐府诗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读,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抓住作品中自己感到有探究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学生们所探究的内容以及所站的角度均不一样,学生在进行交流时则显现出极度的广泛性,而学生所探究的内容亦显现出极丰富的意蕴,学生在交流中则凸现出极为欢快的愉悦性。应当说当学生把阅读鉴赏当回事去孜孜以求、津津乐道时,学生阅读鉴赏的心扉就会更敞亮,阅读鉴赏的效果就会更显著。
  二、让学生的阅读具有主动性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都是经过语文教育专家精心选择和安排的,它们的遣词造句的精到和字里行间所蕴含哲理的丰富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极富教育意义的资源,学生只有心扉敞亮地阅读鉴赏,才能获取广泛而又深刻意义上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但离开了学生高度的主动性,还是不能获取成效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利用古今中外文学的精品价值调动起学生主动阅读鉴赏的积极性。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自主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笔者常让学生去进行体验,因为体验既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又能根植于学生的精神世界。譬如教学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这是一篇建议为略读的课文,略读并非就是让学生去简单浏览或者就是放弃学生去读的机会。笔者以为这正好给学生一个自主而又主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机会,因此,让学生去主动略读并以略读为主要抓手则可以比较好地形成学生主动探究的态势。这个作品的一大特色是以细腻的写景文字来烘托人物的心情,要求学生在略读的过程中注意梳理写景写情的过程,因为只有细心而又主动梳理出这个过程,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出这个特色。于是,学生一步步找出烈日之“烈”,又一步步找出暴雨之“暴”,又去理出祥子的心情以及更多的用景物、人物的感觉来侧面烘托心情的语句,学生从这一系列的探究中真正地感受到人物悲苦的生活环境,也从中体会到祥子不可逃脱的悲惨命运。更为可喜的是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极大的欣慰,对党和政府、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应当说这是学生主动探求的结果,没有这样主动的探求是生发不出如此灿烂的花朵的。
  三、让学生的鉴赏具有创新性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每册书都分为三大块,每篇课文后都有“探究 练习”,每个单元后也都安排了“综合学习与探究”的内容。这些探究题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都是些具有多维多角度的探索题,事实上如果能让我们的学生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那么将完全可以体现出学生阅读鉴赏的创新。所以,阅读鉴赏中学生的创新探究应当成为我们教学活动的必然追求。不但要循着文后的探究去让学生练习,还要寻求文本的相关探究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探究兴趣,诱发学生进行探求。譬如9年级上册围绕气象物候专题选择了古今诗文,这些诗文都从不同角度向人们提示一些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古人、前人不懈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教学这个专题时笔者比较重视的是引发学生去追求古人、前人不懈探求气象物候的精神,诱发学生去借助自己所见识的各种材料,积极思考,发现并研究问题。所以,在教学气象物候专题的诗文时,我特别注意让学生进行一些前置性的观察积累,譬如天空中云彩总是千变万化的,云彩的变化带来怎样的气候变化呢?而学习气象物候专题的内容时则让学生去比照,古人、前人的不懈探索有着怎样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而自己经过观察又能发现多少古人、前人所未曾发现的气象物候呢?由此,学生也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了问题,也学着去寻求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事实上也培养了学生的一些基本的科学意识。虽然此专题多是以说明形式行文的,但学生也同样在说明文的语言鉴赏阅读中体现出一定创新和创造的意味。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电容器充电时储存的电场能为E电=12CU2(式中C为电容、U为两极板间电压)。另外,一个理想电源ε和一个电阻R及一个电容C串联成一个“RC电路”。在闭合开关充电后,电流i=
高中物理静力学部分,有很多动态平衡问题。所谓动态平衡问题,就是通过某种途径(如绳子的收放、倾斜角的改变等)使物体的受力发生变化,但物体仍处于平衡状态。由于这类问题涉及变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可能发生变化,要用动态思维来考虑这类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指导思想是:动中求静,变中寻恒。下面结合例题谈谈这类问题的求解方法。  一、运用矢量三角形求解  【例1】将重为G的小球静止放置在固定斜面和竖直挡板间,不计
数学概念往往是枯燥的,想要学生很好地掌握概念的一般特征和范围内涵,就要找到简洁通达、丰富有趣的路径.通过数学概念的学习,不仅要记住相应的概念,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素养和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求新求异.  一、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入  数学概念教学同样可以采取形象引入的方法.比如我们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就可以讲个故事来引入.  很早以前,N国有一个睿智的大臣,把发明的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象棋
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环境。环境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相关的环境会计的发展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环境会计的文献进行回
天津市赵北管道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建设总承包能力的国家二级综合性建筑安装企业。在国内承建的多项重点工程中获得施工管理优秀奖.并已通过ISO-9002国际标
长期以来,应试教学催生解题模式化的盛行,教师为追求高分大搞“题海战术”,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学生也满足于跟从和模仿,他们的思维应变能力受到束缚,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导致学生屡屡出现“高分低能”的不良现象.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习题的解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习题解决的错因分析  学生在解题时,诸多方面的原因会导致他们在解题中出错.
让我们农村初中学困生对英语感兴趣是一件值得探讨的事。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围绕着学生的活动展开,这里说的 “活动”教学,主要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其基本特征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 其发展核心是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其目的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中,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活动
我国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实验结论,轻实验过程”的倾向。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凌云县教育局教学研究指导中心成立课题组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进行调研。一、凌云县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从乡镇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配备现状、教师对课堂演示实验的处理方式及课程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到乡镇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实际存
读鲁迅的作品,往往会被他笔下那种一泻千里、酣畅淋漓的情感所震撼。在我思考良久之后才知道,这种感觉的出现有赖于鲁迅作品中对词语感情色彩的选炼。的确,鲁迅选炼词语的感情色彩往往达到“一字千金”“掷地有声”的修辞效果。  首先,鲁迅选用一些本身不带感情色彩的词搭配起来,使之富有感情色彩。例如:  ① 这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这才种定了的。(《病后杂谈之余》)  例①“种”一般用于植物,人的辫子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