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哪里来的?

来源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wzc2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嗨,我的名字叫“艾特”。每次在发电子邮件的时候,你们都会看到,在你申请的邮箱名字的中间,有个带“小尾巴”的小家伙,那就是我啦!
  我既不是英文字母,也不是汉语拼音。那么,你能猜到我是从哪里来的吗?
  迄今为止,人类第一次见到我,是在1345年的一份保加利亚修道院的经文里。为什么我会出现在这里呢?有人猜测,这是因为在中世纪,欧洲还没有印刷技术。修道院的僧侣们在抄写拉丁语的经文时,会碰到大量的以“ad”开头的单词。写来写去,大家都有点厌烦了。为了省事,他们就把字母“a”的尾巴与字母“d”向后弯曲的笔画结合起来,创造了字符“@”。
  还有人认为,我是来自法文。因为法文中有个字母“à”,为了与“a”相区别,有些人就把这个字母写成了我的样子,以方便书写。
  不过,有的历史学家已经发现,在很多古老的文件里,我并不是用来表示字母的,而是表示了一个计量单位!例如1448年,西班牙人在一份关于用船从运送小麦的文书中,用@来表示重量。他们写道:1@的小麦相当于25磅,约为11.5公斤。
  在意大利,一位佛罗伦萨商人在1536年5月4日写了一封信,说他在西班牙买了一些葡萄酒,准备运回国内出售。他用@来表示自己装酒的罐子。一罐即1@的葡萄酒大概有114加仑,约为431.49升。这种罐子至今仍在意大利人卖葡萄酒的时候被使用。
  在美国有些地方的商店里,你会看到这样的标牌:“12 pens @ $1”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它表示的是12支钢笔,每支1美元,共12美元。看来,还有好多做生意的人仍然在使用我呢!
  那么,我怎么会跑去变成电子邮件的名字的呢?这就要说到1971年,当时科学家们刚刚开始研究用网络来通信。在美国的国防部有一位电脑工程师,名叫雷·汤姆林森。他平时不爱说话,而喜欢与别人用信件联系。所以,他对电子邮件的研究也有着比别人更高的热情。
  经过长期的努力钻研,汤姆林森编写了一个小程序,使一封信能够从一台计算机上发送到另外一台上。这样,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就诞生了。汤姆林森测试程序成功后,立即给自己的同事们发了一封邮件,告诉他们现在可以给其他电脑发信了。
  可是不久后,人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电子邮件的地址很混乱。发来发去,一会儿就不知道哪封信都是谁写的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汤姆林森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提出用一个模样特殊的字符放在中间,前面写上发件人的姓名,后面写上他所使用的计算机名称。这样就可以区分开电子邮件的地址了。而当时他所使用的电传打字机的键盘上,正好有一个@的字母键。就这样,他决定把这个幸运而光荣的任务交给我啦!
  现在,我不光出现在电子邮件中,而且还出现在各种手机的社交软件里。微博、微信中到处都少不了我的身影。而且,@已经成为当今网络时代最为标志性的符号。不同国家的人们,根据自己的文化习惯,给我起了各种各样的外号。像德国人、荷兰人和南非人把我叫作“猴子尾巴”,俄罗斯人则称我为“小狗”,法国和意大利人却喊我做“小蜗牛”……作为一个跨越了将近一千年的时光,来到你的键盘上的“时光旅行者”,可不要再小看我哦!
其他文献
“让我们一起描绘未来的美好蓝图!”在我们畅想未来、表达信心和激情的时候,这句话常常就会脱口而出。不过,“蓝图”到底是什么样的图画呢?  这要追溯到1704年的一天,德国柏林的一位制造商迪斯巴赫先生正在使用一个传统的配方来制作胭脂红色的颜料。他将磨成粉的胭脂虫、明矾和硫化铁混在一起,然后加入一种碱,让这种混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并且沉淀。当他发现碱不够用了,就去向隔壁的店里借了一点,然后直接把它们倒进了
青蛙妈妈每天都在数着手指头算日子,她太希望比自己大上好几倍的巨人宝宝变小了。四个月后,青蛙妈妈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大蝌蚪变成了小青蛙。大蝌蚪变成小青蛙?  不用怀疑,这是真的。这种青蛙生长在南美洲,拥有许多名字:“奇异多指节蛙”“不合理蛙”“矛盾青蛙”“萎缩蛙”。青蛙妈妈刚产下的卵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当它们孵化出来,变成蝌蚪后,就完全不一样了。蝌蚪们身长25厘米,每天都在变小,等到长出四肢变成青蛙,则
2004年5月13日,有人把一堆重达几百公斤的大石头运到瑞典的奥斯卡山市市政厅门前,同时还附带了一封信:“这些石头是我们从布拉弗兰岛运来装饰我们的新房子的,但几年过去了,它们却给我们带来不少的悲伤和不幸……请帮助我们把它们放回原处。”  听上去很怪异吧?更怪的是,这种石头和请愿信对于这个城市的市政厅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每年,他们都要派出船只,将这些石头运回这个布拉弗兰岛。那么,这些岛上的石头到
花砖与勾股定理  有一次,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应邀到朋友家作客。客人们天南海北地高谈阔论,唯有毕达哥拉斯低着头看着地上的花砖出神。  这些花砖都是一个个大小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黑白相间,很有规则地排列着。他看着看着,不由得十分兴奋地在花砖上演算起来,全然忘记了是在朋友家做客。  他把花砖上的三角形一条直角边记为a,另一条直角边记为b,斜边记为c。  他经过测量发现,以a为边的正方形面积a2等于
想当年,小伙伴富兰克林用一个带有金属线的风筝把天上的雷电引了下来,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风筝发电”。只是这个电实在太猛了,一般人碰一下都会有生命危险,更别提拿来利用了。  现在人们所设想的风筝发电的原理是:当风筝的表面垂直于气流时,风筝上会产生一个强大的拉力,因此人们可以利用这一点,用风筝拖动地面上的卷扬机做功发电。当发电结束后,可以将风筝调整到表面平行于气流的角度,减少拉力,之后将卷扬机倒转,
2012年2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一面高大的悬崖上出现了异常奇异的景观:一股股橙红色的“熔岩”从悬崖冲下,砸向下面的山谷,声音隆隆,烟气迷蒙,给寒冷的空气增添了“火热”的气氛。  难道是火山喷发吗?更奇怪的是,附近的居民不但没有外出避难,反而纷纷跑到这条“火瀑布”前面,与它合影留念!他们就不怕发生危险吗?  火红色的瀑布  原来,这“熔岩”并不是火山喷发时所流出的熔岩,而是一个
“亲爱的,该起床了!”机器人总管瑞秋学着妈妈的声音轻声地唤我起床,厨房里传来了一阵阵香甜的烤吐司的香味。我从容地穿好机器人管家为我准备的衣服,喝着牛奶。看着瑞秋和妈妈有些相似的脸,我又开始想念我的爸妈了,一年前,他们被派去火星进行外星移民改造,还要260天零5个小时才能回家。  我其实也挺忙的,除了每天的基础课程,我妈离开前还给我安排了满满的课外学习。这不,一、三、五要去云中城的空中体育馆学习太空
井,作为人们平时做饭、洗衣的水源,在世界各地的乡村里都十分常见。但在英国的北约克郡,有一口神秘的古井。不但里面的水不能饮用,而且据说,这是一口被魔鬼诅咒了的井!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当地人对这里避之不及,轻易不敢靠近……  这口井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它的“魔力”又来自哪里?  被诅咒的古井  在英国北约克郡的尼德河畔,有一片茂密的树林。这里草木葱郁,浓荫蔽日。在林中的一小片空地上,耸立着一座硕大的
啄木鸟最闻名遐迩的就是整天对着大树“笃笃笃……笃笃笃!”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其实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秘密。  惊人的啄木数字  啄木鸟一天可发出500~600次的啄木声。  啄木鸟啄木的频率达到每秒15 ~16次,每一次啄击的速度可达每秒555米,这比空气的传播速度要快1.4倍!  啄木鸟头部运动的速度更为惊人,头部摆动的时速达到2092公里,比子弹出膛时的速度快得多,头部所受的冲击力等于所受重力的1
上山寻宝  盛夏的一天,我正在家中静静地避暑,不料一个电话打了过来,原来是驴友马进:“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有人在龙山发现恐龙蛋了。”  “真的吗?”我一听,立马跳了起来。  龙山是离我们这座城市不远的一座大山。据我们市的老人说,自古以来,那山上都有龙,所以才叫作龙山。  我们几个驴友也曾几次结伴上山,想寻找“龙”的踪影,结果连龙鳞都没发现过一片。原来,传说终归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