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和黄锡禹后期诗比较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te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金发和黄锡禹诗中韩象征主义代表诗人,按时间分为初期,中期,后期来比较。本人从后期来比较两位诗人的诗作。
  关键词:象征主义;后期;自然诗;李金发;黄锡禹;主题;题材;比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1
  中韩两国对西欧文学的引入和近代化有很多相似的地 方。 西欧文学的吸取接纳以后,情感上、文化上和政治经济上 等类似点和差异点产生了。特别是象征主义文学的流入,给两国带来影响和发展。
  李金发黄锡禹两位诗人是中韩两国近代代表性的象征主 义诗人,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中韩两国近代象征主义文 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和意义。
  对两位诗人的诗比较, 从创作年代和背景考虑分为早期 诗比较、中期诗比较和后期诗比较。
  根据杜学忠《论李金发的诗歌创作》中的文字记录将李 金发的诗篇分为1920-1925年间的为初期,1926-1936年间的 为中期,抗日战争开始1937-1942年为后期。
  韩国诗人黄锡禹的诗以??? 《???? ??? ??》中诗的特征和诗人的存在方式的变化为基准分为三个时期。1910年代到1920年代为初期。1920年代中叶到解放为止是中期。后期诗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59年为止。本文是从后期比较两位诗人的诗。
  一、李金发后期的诗
  李金发后期的诗从1937年抗日战争以后到1945年间创作。这个时期创作的诗收录在1938年出版的诗集《抗战诗选》和1942年出版的诗集《异国情调》中。1945年,李金发重新去了国外,到1976年去世为止没有再创作诗篇,在国外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李金发的战争素材的诗篇在后期不多,但是评价都很好,不仅仅是这样,美学印象的构造也发生了变化。一边弱化了充满着冷漠,彷徨,死亡等情绪的初期的诗的印象,另一方面,男性,女性印象和战争印象在后期诗中出现了很多。从诗的语言来看,欧式语言,古代中国文言文消失了很多,理解起来更容易。
  女性主题在李金发的诗中是一直出现的对象,初期和中期的诗中,对女性的态度多是同情或者异质化的,丑恶的印象。比如初期诗作品中的“接收抛弃的女子”“寡妇”“给骨灰者”这样的女性有关的印象比较多。后期诗作品中多是女性勤勉和善良的印象。比如在诗作《忆》中“世界的哲学家”《归来》中“慈祥的母亲”《重见故乡》中勤劳又善良的女性形象,《无依的灵魂》中单纯活泼可爱的异国女性等。
  关于男性的主题,在初期和中期诗中没有太多出现。初期诗中除了《屈原》《给母亲》《阿拉伯人》等少数诗以外,关于男性体裁大都是否定的语言,后期诗中关于男性的题材慢慢变多了,仍然是否定的语言。
  后期诗作品中,颓废,丑恶,神秘等审美观念的作品也有出现。在后期诗作品中,像坟墓,尸体,污血,冷月等的奇怪的印象有很多弱化。比如《晚间之事》《归来》《重见故乡》中的渔夫,《轻骑队的死》中的兵士,《可怜的青年》中的英雄等男性印象有很多登场。在这些男性题材印象里,除了《无依的灵魂》和《可怜的青年》之外,剩下的都有悲惨和否定的意味。
  下面我们通过李金发后期的诗作《亡国是可怕的》来具体看一下,对当时国家现实的反映及对战争的憎恶。
  億萬萬有血肉,有靈性的赤子啊!……/正在吸收我們的血液,/……
  以上这篇诗收录在1938年出版的诗集里。诗人呈现的是因为日本侵略,在战争中死亡的黑暗,在诗的最初部分用反语的表现方法,表达对死亡的黑暗和对灭亡的威胁。因为战争,不能时时刻刻自由呼吸,一年的时间都不能愉快地度过。在诗中对战争的残忍有恶魔的印象,吸我们的血抢走祖上的财产,诗的语言很容易理解,没有难懂的文章得到很好的评价。
  二、黄锡禹后期的诗
  黄锡禹解放后发表的诗有10余年的空白后,1958-1959年间,又重新开始发表了10几篇诗。这些诗大部分是自然诗。后期,自然诗的中心题材多是轻松的微笑和呼吸的题材。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一下黄锡禹后期诗的特征。
  首先,后期仍然是自然诗继续出现,与中期诗不同的是主题不再是宇宙,而是变成了以“?”为主题的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 ?》这首诗,具体来看一下:
  ?? ?,?,??? ??,??? ?? ????
  ……
  ??? ?? ?? ??? ??? ??? ?? ?? ?? ????。
  这首诗是末年的主题和宇宙归依的思想。和宇宙一起呼吸合为一体的存在。主旨是像大海一样的诗集《自然颂》的感官上的形式化的虚无主义。这个虚无主义是通过末年来实现的自然。如果想到那个地方去自然归依,是母胎回想思想的升华。最后,人类成了宇宙的一部分。这是最后对自然回不去的存在的觉悟。这种关于归依思想的觉悟在诗《??? ?》和《??? ? ? ??》 中也有出现
  三、后期诗作品比较
  以上是两位诗人后期诗作品的具体比较,两位诗人后期诗作品共同点和差异点总结如下
  第一,两位诗人后期诗中,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韩国诗人黄锡禹后期的诗人,有很多痛苦、彷徨、绝望的印象。中国诗人李金发后期的诗多战争题材,多呈现对战争的憎恶和日本侵略者战争到底的正义感。
  第二,黄锡禹后期的诗主要是自然诗。李金发后期的诗主要是战争题材的诗。黄锡禹后期自然诗中,主题变成了“我”,宇宙自然界是超越秩序和造化,万物平等,无为自然的志向存在的。李金发战争相关的诗印象已经发生变化,一边是寒冷、彷徨、死亡。另一方面是女性男性题材在后期战争题材诗中有更多登场。
  第三,两位诗人后期的诗中都抛弃了难懂的语言文字。因为更容易理解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在诗中的象征题材也都更多和现实相关,更容易理解。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际日趋重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小说《喜福会》进行了分析,从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代人中,我们看到了火花和分歧,但尽管存在文化冲突,最终趋势还是和谐,融合。  关键词:《喜福会》;文化冲突;文化融合;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1  1、概述  文化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包含多元因
解放前,我地下交通员常常会在敌人眼皮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传递情报,而这些秘密情报常用一些化学液或植物汁来书写,干了后不留痕迹。到了收情报的同志那里,用水或火一处理,字就显出来了,神奇吧?现在就教你一种简单的方法,让你也能写这样的秘密“情报”。  一、材料:  大葱一根,白纸一张,毛笔一杆,蜡烛一支,火柴一包。  二、方法:  1.写“情报”:切除葱的须根和管状叶,留下葱白部分。用手捏葱头,让汁液流出
期刊
《一小时的故事》是19世纪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的女性主义经典短篇小说。小说用凝练的语言及辛辣的讽刺手法,戏剧性的表现了女主人公马兰德夫人在一小时之内心理和情感
目的:观察蓝莓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9,MMP-9)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s
自16年前的无意之作《姑获鸟の夏》大获成功之后,“鬼才”京极夏彦面世的推理作品已经超过20部(京极堂系列14部,巷说百物语系列5部,及其他),每部都是经典,每部都有新看点。当
摘 要:《到灯塔去》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长篇小说。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莉丽·布里斯科在父权社会中的女性主义思想。本论文旨在通过对莉丽的分析,表达伍尔夫强调男女平等、女性应独立自主的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到灯塔去》;莉丽;女性主义  作者简介:秦丽华(1985.10-),女,汉族,云南省宣威市人,曲靖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夏天,摘一片薄荷叶子揉碎闻一闻,有一股清凉的气息;如果用开水冲泡一杯薄荷茶喝下,会使人立刻觉得凉快很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期刊
摘 要:《欲望号街车》一剧描写了女主角布兰琪在内心的谴责和社会的残酷压力下其自我存在感被逐渐吞噬并最终走向精神崩溃的过程。本文用英国精神病学家R.D.莱因的真、假自我系统理论,从存在分析角度对布兰琪的精神状况进行解读。  关键词:《欲望号街车》;存在分析;真自我;假自我  作者简介:齐中原(1989-),女,汉族,河南安阳人,现为郑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1  日本在战后的社会大背景下,存在主义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以《近代文学》为发端,主张尊重人和人的自由,同时体现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安部在作品中融入了这一观念的同时思考人存在的意义。他在作品中为主人公设置“出走”的行为模式,“出走”也寓意着一种“疏离”。笔者将通过以下空间意象(砂洞、纸箱、方舟
摘 要:约瑟夫·康拉德的著名小说《黑暗的心》,以马洛为叙述者,讲述了白人征服者在非洲大陆的经历和感受。小说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在主题、叙述形式、人物塑造等方面均有独特的风格,在作品的情节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荒诞性特征,本文将从人际关系、人物性格、人物行为三个方面详细分析《黑暗的心》中的荒诞性。  关键词:约瑟夫·康拉德;荒诞性;《黑暗的心》;  作者简介:赵洁(1988.9-),女,汉族,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