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员报检员资格证考试培训与学历教学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来源 :中国科技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80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报关员、报检员资格证考试越来越受学生的青睐,因此加强培训课程与教学融合越来越重要,本文就是研究培训与教学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报关员 报检员 双证融通
  
  随着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在我国的逐步推广,“双证融通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目标。双证融通是指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职业院校按照标准和岗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实训、实习,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完成学历课程和职业技能培训,最后经过学校和职业资格鉴定机构考试鉴定,成绩合格并取得规定学分以后,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融通是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沟通、职教与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解决了学生就业难,提高了学生的就业针对性,有效的减少了就业的盲目性,降低了用工成本。
  现在高职院校己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说,报关员、报检员职业资格考试便是一种很好的体现双证制度的考试。但是由于报关员、报检员考试内容复杂多样等特点,在推双证融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解决双证融通的重要课题。
  一、报关员、报检员资格证考试培训与学历教学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报关员、报检员资格证考试培训与学历教学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如下。
  1、教学安排问题
  高职教学管理制度安排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安排存在着矛盾。目前,如果按照学校所固有的寒暑假、双休日、授课日程等安排教学,无法促进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的实施,甚至成为阻力。下面以报关员资格证培训为例说明两者之间的矛盾。
  (1)学历教学课程安排与职业资格证考试培训安排出现矛盾。
  报关员资格证的考试时间在每年的11月初。根据报关员考试安排,一般学生参加培训的时间在5月至10月中旬之间。这期间学生要学习两本书(一本教材和一本商品编码书),八章内容,共900多页,还要做大量的练习,时间紧、任务重。在参加资格证书考试培训的同时,按照学历教育的教学计划安排,5月至7月上旬学生要正常上课,每周平均28学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学生来说,在正常上课的情况下,还要挤出时间来学习报关员考试内容,在时间安排上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紧张,因为在学历教学占大部分时间的情况下,参加报关员资格证书考试培训的时间就非常少。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学历教学课程安排与职业资格证培训课程安排之间存在的冲突,使学生参加报关员资格证书考试培训的时间少,从而导致报关员考试的通过率比较低。
  (2)假期时,学生愿意参加职业资格证考试培训与教师不愿意进行培训之间的矛盾。
  每到双休日、法定假日、寒暑假,学生才有时间参加报关员、报检员资格证书考试的培训,但是此时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节假日期间教师是要休息的。这就造成了部分教师不愿意在假期给学生培训的情况。此外,有些老师不愿意在假期给学生培训,是因为给学生培训的课时费往往比较低,劳动与休闲是一对矛盾体,在课时费较低的情况下,有一些老师不愿意用较低的课时费替代自己的假期。这样学生和教师的意愿就成为了一对矛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双休日、法定假日、寒暑假期间,学生想参加培训的愿望和部分教师不愿进行培训的矛盾也是导致报关员考试的通过率比较低的原因之一。
  (3)有限的学校教学资源与培训课程对教学资源日益扩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由于在进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教学资源,比如说固定教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等一些教学资源,但是往往在使用时间上与学历教学冲突,有限的教学资源往往都会优先满足学历教学的需求,无法第一时间满足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需求。这也给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4)学历教学教材的理论性较强与职业资格培训课程要求教材实践性强之间的矛盾。
  现在的学历教学课程教材依然是以理论知识为主,不能满足双证融通教学要求。尽管某些教材已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实训内容,但理论与实践脱节,仍无法满足双证融通教学要求。职业资格证考试的教材一般都是按照行业标准来进行编写,实践性较强,这样在课证融合过程中的既要满足学历教学要求又要满足职业资格培训的要求,教材选择就是一个问题。
  (5)学校实训基地薄弱与职业资格培训课程要求多参加实训之间的矛盾。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因为地方财政收入问题,对高职院校投入不多,使得学院无法购买大量的实验实训设备,能采用仿真的就使用仿真软件。而外出生产实习,又是在一线做装配工作,很难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来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实习实训基地薄弱,较难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这也是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培训中教师只能以理论为主进行授课,缺乏实践环节。
  2、学生的问题
  (1)学生对职业资格的认知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80.5%的学生认为毕业时获得本专业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对就业有用处,能增加就业竞争力,另有19.5%的学生认为用处不大(主要还是看毕业证书或学习成绩)或没什么用处。反映了大部分学生对证书的重要性已有认识,也体现出部分学生持有重学历证书轻资格(技能)证书的观念,对证书本身“含金量”可能有所置疑。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一些岗位要求在上岗前必须接受岗位技术的严格考核,而相对于高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更能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衡量出劳动者的实际能力水平,能为用人单位提供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资格证明。因此,有必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明白毕业持“双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需要选择好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有利于就业的证书种类。
  对证书“含金量”的置疑一直存在。有些专业可选择的证书不止一种,不同证书的考核部门、内容、行业认可度都有所区别。有些证书为吸引学员,通过率极高,根本不能在行业内起到衡量技能水平的作用,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选择这样的证书以应付“双证制”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需要专业教师提前做好证书的甄别和筛选。
  (2)学生的认知渠道不通畅
  对认知渠道调查结果显示,希望从专业老师和培训鉴定机构老师(46% )、班主任和辅导员(24..1% )那里获得本专业考证信息的学生共占70.1%,但截止到2008年初,只有36.8%的学生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了解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和学习就业的关系。另有37.2%和25.9% (共63.1% )的学生通过咨询校友和自己收集信息,了解有关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的情况。
  这样的反差说明目前针对“双证制”的指导工作,还不能满足学生现阶段的信息咨询需要。虽然“双证书”在高职教育中已不是新鲜事物,但对于从普通专科教育向职教育转型期的学校来说,教育者、教辅人员对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的认知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学习态度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不强,自我管理能力差。高职院校学生与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是一批特殊的学生群体,有其固有的特点,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综合素质差、学习能力欠缺、自觉性不强,所以,在高职院校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育教学难以有效开展。因此许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不认真、坐不住板凳的情况普遍存在。
  二、解决措施
  一、根据教学大纲和职业资格证考试大纲,将课证融合在一起。
  为了解决学历教学课程安排与职业资格证考试培训安排之间的矛盾。应该将职业资格证的课程融合到学历教育的课程中。具体来讲就是根据职业资格证考试和学历教育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将课证融合。以报关员资格证考试为例说明如何进行课证融合。根据报关员课程的特点,将报关员资格证课程分章节安排到正常的学历教学课程中,比如将报关员资格证考试中的第一二五七章开设成海关经营管理课程、第三章加工贸易开设一门加工贸易课程、将第四章商品编码开设成商品编码课程、将第八章与报关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开设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第六章报关单填制开设成单证实务。
  具体安排如下。
  学历课程与报关员职业资格证课程的融合情况表
  学历课程 报关员资格证章节 相关性 课证融合后的课程 开课安排
  海关经营管理 第一章报关与海关管理;
  第二章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
  第五章进出口税费;
  第七章与报关工作相关的海关法律制度 报关员资格证考试的内容(第一、二、五、七章)在海关经营管理课程中都有一些涉猎,如果在课程中将涉及报关员资格证考试的内容按照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大纲来讲解,就可以将课程融合。 海关经营管理 第四学期64学时
  无 第三章加工贸易 将报关员资格证考试中的第三章加工贸易单独开设为一门课程。 加工贸易 第四学期32学时
  无 第四章进出口商品归类 将报关员资格证考试中的第四章进出口商品归类单独开设为一门课程。 海关商品编码 第五学期64学时
  国际贸易实务 第八章与报关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 由于报关员资格证考试中的第八章的内容就是属于国贸实务课程的内容,完全可以实现课证融合。 国际贸易实务 第五学期64学时
  单证实务 第六章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由于报关员资格证考试中的第六章的内容就是属于单证实务课程的内容,完全可以实现课证融合。 单证实务 第五学期64学时
  
  二、教学时间安排应更加灵活,实行弹性制。
  报关员考试的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关知识和报关实务的相关知识。相关专业根据《学历课程与报关员职业资格证课程的融合情况表》,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开设先导课程,讲述了有关报关各章节的知识点。同时由于每年报关员考试的时间在11月,且要求考生如果是在校生则一定要是应届毕业生,所以学生是在第五学期去参加考试的,报关相关课程则一定要在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和第四第五学期之间的暑假开设。课程开早了容易遗忘,开晚了对考试没有帮助,安排在第四学期,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6月底报名考试,再经过4个月的考前冲刺,胜算较大。报检员考试时间也在11月初,要求有高中或中专毕业证就报名,因此报检实务的课程可以在第三学期就开设,可以与报关员考试复习时间错开,避免因报考证书较多而影响学习效率。这样的教学时间安排既满足了学历教育要求又为学生考取报关员、报检员资格证打下基础。
  三、学校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由于报关员、报检员考试培训时间较长,需要组织学生在双休日、法定假日、寒暑假有时间进行培训,学校应组织老师在假期对学生进行培训。一方面对教师进行说服教育,让教师牺牲假期休息时间为学生讲课。另一方面学校要出台一些措施保障假期培训顺利进行。如教务部门要积极配合,开放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等教学设备。培训部门提高教师的培训费,提高教师假期上课的积极性。同时培训部门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教学技能。后勤部门也要做好服务工作,为学生预留假期的寝室,假期开放学校食堂,为学生教师解决后顾之忧。
  四、安排任课教师做学生辅导员,加强学生的认知教育
  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辅导员不教课、任课教师不带班的情况。辅导员不教课造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多没有教学经验,对于学生的学习规律不是很了解。而任课教教师不带班造成了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教学也会出现效率不高的问题。安排本任课教师当相关专业的辅导员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让教师更深刻的体会学生的想法和难处,这样就会更加利于授课。双证融通的改革就是需要一批既有授课经验又有带班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
  参考文献
  [1]李茜,陈勇.“双证书”制度的学生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其他文献
随着多年的超常规发展,乳品行业的许多"硬伤"引起的阵痛逐渐发作.和消费者为在诸多品牌里选择一个最可靠而苦恼的处境一样,承受各方压力的乳业企业似乎正站在一个岔路口,哪一
混凝土是多种原材料组成的一种不匀质性的结构材料,要保证其质量,就要从多方面分析控制。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ADI宣布推出ADMTV803和ADMTV804地面移动电视RF调谐器,从而扩充了其移动电视RF产品系列。ADMTV803和ADMTV804RF调谐器与全球地面移动电视标准兼容,功耗比其它同类调谐器低60%,尺
实现建筑智能化的核心技术方法是系统集成。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包括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及软件界面集成,是将智能化系统从功能到应用进行开发及整合。从而实现对智能建筑进行全
Linear推出800MHz模拟控制的可变增益放大器(VGA)LTC6412,该器件具有卓越的噪声和失真性能、增益符合性以及增益平坦度。该器件的增益控制是高度线性的。LTC6412具有仅为0.45dB有
国际标签印刷展览会新闻发布会近日在北京召开,国际标签展览会经理Roger Pellow先生向与会者介绍了在国际上先进的以及流行的相关标签技术,其中电子射频标签(RFID)作为一种功
网络谣言在高校的传播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只有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才能阻断、消除网络谣言的影响,有效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