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体态语比较研究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0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体态语,不仅能够促进双方更好地沟通,更是吸收、学习其他文化的过程。
  关键词:跨文化 体态语 面部表情 身体姿势
  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在跨文化互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有些场合中,仅使用语言并不能真正达到沟通的效果,体态语作为辅助手段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中西方人士在交谈时,常因为身体接触的远近而感到被尊重或不舒服。西方人士喜欢注视对方谈话,而中国人更倾向于保持适当的距离。可以看出,体态语因文化的不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本文将从不同体态语的类型出发,明确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面部表情
  (一)目光与眼神
  中国自古就有“眉目传情”之说,表示眉毛和眼神能够传达情感。例如“青眼”和“白眼”分别表示对人的喜爱和讨厌;双目圆睁表示愤怒,回首凝眸表示爱慕;英语中的“cast sheep’s eyes at sb.”(含情脉脉地看着)等都体现出了目光与眼神表意功能的丰富性。
  眼神的交流也是具有文化色彩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眼神具有不同的含意。中国人认为,同别人交谈时,眼睛直视对方是不礼貌、不尊重的表现,晚辈同长辈讲话,往往目光下垂以示尊重;日常交往中,更不会长时间地用目光打量对方,尤其是异性,如果女性这样做会被认为不稳重,而男性更是失礼的行为。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目光的直接交流是交谈者互相尊重的体现,有意避开或缺乏眼神的交流反而会让人感觉心不在焉。
  (二)喜乐与悲伤
  众多面部表情中,微笑和伤心是最常见的两种,它们的含意也是最丰富的。
  在中国,笑不仅可以表示高兴或喜悦,也可以表示歉意或尴尬。有些成年女性同人交谈时,常常是“掩口而笑”。这是因为我国一直有“笑不露齿”的古训,体现出的是女子的端庄与文静;而在西方,人们表达高兴或喜悦时,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开怀大笑”是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情感交流的方式,也是彼此友好的表现。相反,人们在表达哀思和悲痛时,中国人往往会选择放声大哭,以此表达伤心的情感。而西方人在悲痛时则需要忍住眼泪,因为号啕大哭在他们的文化中是没有涵养的体现。
  二、身体姿势
  (一)头部
  在大多数的国家和民族中,点头表示对说话者所述内容的赞同与理解,而摇头则表示否定或反对。在中国,高昂着头表示骄傲,低垂着头表示泄气,晃动脑袋表示得意,头倾向一侧表示发横或者无赖。但是这些动作在一些西方国家中却无法实行。点头或轻轻摇头表示肯定,斜着头表示不太确定,只有大幅度摇头时才为否定的意思。另外,低头这一举动,也具有十分丰富的含意,它既可以说明对方正陷入沉思,精力非常集中;也可以是对方受到了责备,感到自责或羞愧;抑或是听话者对说话者的话题并不是很感兴趣。
  (二)手势
  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经常运用不同的手势辅助传递信息。西方人招呼他人过来时,一般手心向上,来回摆动手指。但是,在中国,这样的表达具有挑衅的意味,或者只有在招呼小动物过来时才运用,放在成人身上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中国人在招呼他人时,常常伸出手臂,手心向下,由上而下地向对方轻轻招手。
  此外,谈话时用食指指向对方在中西方文化中也具有相反的意味。中国人同他人谈话时,忌讳对方用食指指向自己,这是一种冒犯和不友好的体现。一个简单的手势也应该反映待人谦卑有礼的民族文化。但是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认为这种行为可以辅助表达自己的观点,强调自己的见解。
  (三)坐姿
  说话者与听话者交谈时,不同的站姿和坐姿,能够反映出交谈双方的地位及关系亲密程度。西方人交谈中,长辈通常处于主导或支配地位,站立讲话以表示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而在中国,情况正好相反,年长者虽然还是谈话的主导角色,但是通常坐着同晚辈讲话,晚辈以站为礼,倾听意见。如果是同辈,则可以不受拘束,相向而坐。可见,用什么样的手势、姿势和保持多远的身体距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所处的文化环境所决定的。
  三、思考和建议
  由于地理位置、文化传统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体态语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交际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培养一定的文化敏感度,主动学习、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求同存异;在交际谈话过程中,注重表述内容的合理性,并运用合适的体态语为跨文化交际助力,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接触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四、结语
  人类除了用语言交流思想外,还能使用表情和姿势等体态语来表达思想、感情。了解不同文化中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体态语禁忌,不仅可以学习、理解文化差异,更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实现更好的交流与互动。
  参考文献:
  [1]潘克.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体态语禁忌[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1(16).
  [2]王培松,李少真.文化空缺视域下的中西方体态语对比研究[J].现代交际,2018(01).
  [3]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作者簡介:祁慧,女,硕士研究生,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企业研发费用的节节攀升,作为劳动力密集型的我国制造业,其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向管理要效益越来越成为当今企业管理领域研究的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但被忽视的热带传染病,全世界感染血吸虫的人数超过2亿.了解血吸虫和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是有效控制和最终消除血吸虫病的关键.mi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
长沙市从1999年开始就启动了经济适用房建设。到2012年底,长沙市人均住房面积达32.2m2,住房自有率达90.1%,位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全市120万套房产中,约1/3是各种类型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