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发作期动态平衡功能的特点及其对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
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上海市五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连续入组首发单侧后半规管BPPV或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在耳石复位前采用感觉统合试验(sensory organization test,SOT)测量其动态平衡功能,复位后随访1周~3个月,观察头昏、头晕、走路不稳等残余症状及持续时间。采用Stata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共入组260例BBPV患者,排除17例后最终成功随访243例,其中男89例,女154例,年龄(52.9±13.0)岁,后半规管BPPV 175例,水平半规管BPPV 61例,7例管型转换(水平半规管转至后半规管)。243例患者中118例报告有残余症状,发生率为48.6%。SOT结果示:58.0%(141/243)的患者前庭觉不足者;41.6%(101/243)的患者SOT-总体平衡表现为“易跌倒”。残余症状表现:47例(39.8%)为不稳/飘浮感、35例(29.7%)为头昏/头沉感,22例(18.6%)为运动瞬时的晕感、15例(12.7%)难以描述。与无残余症状组相比,有残余症状组患者前庭觉不足(χ²=67.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