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及其VP2高变区序列的比较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bei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病鸡中分离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并对其VP2基因高变区序列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接种SPF鸡胚的方法分离到2株IBDV。对分离株(vVP2)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分离株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特征,并与参考毒株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2株分离株特征性位点的氨基酸为222A、249Q、254G、256I、279D、284A、294I和299S,属于wIB-DV的特征,与wIBDV参考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0%~97.0%和98.7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攀茎耳草总黄酮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攀茎耳草中的总黄酮,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在0.011~0.110 mg/ml范围内芦丁浓
本文研究了pH=4.5时柠檬酸对氧化铝浆料固化的影响。用流变仪测试过硫酸铵(APS)和四甲基乙二胺(TEMED)氧化还原体系作为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酰胺(AM)自由基聚合过程,交联剂为N,N’-亚甲基
本文结合生产实践,论述了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的毛板缺陷及其质量控制。
[目的]测定不同采集时期的北缬草中生理活性成分含量,以确定北缬草根茎的最佳采集时期。[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期采集的北缬草根茎中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缬草三酯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