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旅融合”新形势下的云南省公路景观建设探讨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wpw8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9年,国务院提出新形势下,交通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深化交通运输行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随后,云南省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引领交旅融合发展模式。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旅游的门户形象,其中最直观且最具地域特色的是景观绿化,公路景观如何能在交通强国这一重要举措中率先引领潮流,值得思考。所以,该文探讨各等级公路的景观营造,为各类公路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旅融合  公路景观  景观营造  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7(a)-0061-03
  Discussion on Highwa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Yunnan Provinc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Combination of Travel and Tourism"
  ZHANG  Lihong
  (Yunnan 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Branch of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Kunming,Yunnan Province,650000 China)
  Abstract: In 2019, the State Council proposed a new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ne of the important directions is to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Subsequently, Yunnan Province proposed to take the lead in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integrated tourism and travel in the country. As the portal image of tourism,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is the most intuitive and the most regional feature is landscape greening. It is worth thinking about how the road landscape can lead the trend in this important measure of a powerful transportation countr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grades of highway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all kinds of highwa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travel and tourism; Highway landscap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New situation
  2019年9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交旅融合发展的思路,交通和旅游本属不同板块,但其发展又相互依存、息息相關,以往的发展各自为政,已到瓶颈阶段。今后如何融合发展,开创一个全域化、精品化的旅游交通网,形成把游客引进来、停下来、慢点走的快进慢游的旅游模式。同时,近年来,云南省也在不断深化交通服务品质,通过服务区提升改造、美丽公路诸多举措,正在为未来的交旅融合,以及全域旅游提供一个优质的平台。滇西片区,涵盖了梅里雪山、香格里拉、丽江、大理、保山、腾冲、瑞丽、等多个知名旅游目的地,未来将依托各级交通网络串联的大滇西旅游环线[2],将串联高原峡谷、雪山草甸、江河湖泊、火山热海、风韵古城、边境风情等优质旅游景点。而且基于云南交通网主要依赖公路的特性,未来的全域旅游,公路景观将举足轻重。
  1  对云南省现状公路景观建设的思考
  1.1 现状公路景观的定位变迁
  云南省公路大规模发展起于20世纪90年代,前10年公路满足为运输、通行功能,对景观绿化没有太多要求。近10年来,各种开始重视景观绿化在公路边坡修复、水土保持方面的优势,于是,景观绿化逐渐赋予了生态修复的功能。近几年,随着公路网的日趋完善,社会各界注意力开始转向怎么把公路景观做得更美丽。
  1.2 云南公路景观建设现状
  基于以上公路景观绿化的发展历程,目前的公路景观仍未摆脱传统绿化,仍然在以列植行道树、边坡覆绿等目标建设。过程中,出于投资受限、便于施工等因素,最后建成的公路景观品质较低,千篇一律,无地域差异,道路景观毫无辨识度。
  1.3 公路景观建设系统性较弱
  道路、桥梁、隧道等主体建设内容是公路建设的重点,景观作为附属专业,一直以来重视程度不够,从道路的选线、桥梁、隧道的布设,均未综合景观设计意图,导致景观更多地被定义为补绿、增色、遮丑的存在。所以,只有前期规划阶段,就为景观建设预留合适的条件,创造较好的基础,后续建设中,景观绿化才有发挥的空间。   1.4 公路景观与旅游契合度较差
  公路一直以来都是作为运输、通行的存在,直到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精品旅游线路建成后,公路旅游的模式才兴起。云南省“交通+旅游”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渗透进建设各个环节。受工期、投资等影响,景观与地方旅游资源的衔接程度较低,没有通过有效的文化因子、特色景观元素来引导、彰显地方旅游特质。以至于形成了旅游景点和公路景观差异较大的感受。
  2  新形势下公路景观建设理念
  2.1 重塑公路景观定位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优化,不仅要有更便捷的交通、更舒适的驾乘体验、更智慧的网络系统,以及更多人性化的服务,还需要有更美的公路环境,这就要求公路建设中,重新定义景观目标、梳理景观建设定位,配置更优的资源,保障高标准建设。
  2.2 提升、改扩建现状公路景观
  景观是道路的形象窗口,其品质、特点、蕴含的文化,能够在第一时间传达给过往的游客。公路是串联片区的纽带,是片区整体点、线、面布局中的重要环节,全域旅游时代,游客的快进慢游,各个等级的道路依托其服务功能,都能赋予不同的景观因子,所以,公路景观特质应重新定义,适当提升改造,才能助推交旅融合。
  2.3 加强公路建设多专业统筹
  在公路规划设计阶段,应加强土建与景观沟通、配合。如路线选择、边坡防护类型、路线绕避自然景观资源、道路绿化带适当加宽、服务区选址兼顾观景举措,都能够有效地为后期景观建设预留有利条件。而景观绿化方案也能为土建工程解决诸多不利因素,如通过生态植物护坡替换土建工程防护,不仅能固土护坡,还能降低总体工程投资,文化景观元素的有机植入能够弱化土建工程痕迹,还能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所以,公路建设需多专业融合、协同、统筹。
  2.4 注重公路景观延伸,主动融入地域文化旅游圈
  公路并不是孤立存在,同样,公路景观也不是仅仅服务于公路的,每一种地域符号都对应有景观特质。在公路景观中有机融入地域文化因子,并将风格延伸至区域旅游资源中去,整个片区的旅游环境就是有机体,相互依托,互利共生。高速公路通过高品质的服务区、休息点,宣传区域旅游文化,二级公路通过合理地衔接、过渡各条旅游专线,给游客留下良好的驾乘感受,低等级公路虽然通行效率较低,但它是交通毛细血管,能深入到每个景点,其旅游观光的功能不可替代,是快进慢游旅游模式的关键点。所以,各个等级的公路均应朝着“旅游公路”的方向发展。
  3  交旅融合的公路景观建设理念的典型应用
  3.1 景观设施多元化的服务建设
  当下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已不再是传统概念中的“如厕、购物、休息”的代名词。现代化的景观还可赋予多重功能,例如:
  (1)地域文化展示:游客出于目的地、时间等综合考虑,大部分人不会深入了解中途城市,所以地域文化展示这个功能在部分服务区就意义非凡,通过将城市精华旅游咨询、文化特质传递给过客,能够有效地宣传地方文化,激发游客的旅游意向,从而带动旅游业地方发展。
  (2)趣味休闲目的地。有些游乐项目,在城市中平平无奇,大多数人不会专门去游玩、体验。但是,当卡丁车、植物观赏园等这样趣味项目出现在服务区时,就会获得更高的参与度,既能缓解驾乘人员旅途的疲惫,又能为服务区创收。
  所以基于以上几点示例,新形势下的景观元素不仅仅是文化符号、植物景观,通过一系列让人收获美、体验美的措施,均能助推交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3.2 重景观、轻绿化的建设模式推广
  景观绿化这一专业,初衷是美化環境、营造舒适、愉悦的感受。但公路建设或多或少均会切割自然斑块、影响大地肌理。所以,公路景观应找准定位,注重景观的营造和建设,弱化绿化造林的痕迹,高品质的景观,不意味着要植树造林,而是要有机地、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美化,宜种树则种树、不应刻意遮挡自然肌理,干扰大地原生景观。融入、和谐,适当体现地域风情,才是片区旅游环境中最优美的纽带。
  4  结语
  云南省即将迎来“十四五”的公路建设浪潮,如何在新形势下,总结以往公路景观建设经验、吸收省内外优秀案例经验,并践行新思路、新理念,是云南发展交旅融合,以景观为依托,抓住时代契机,搭上发展快车的机会。该文探讨了公路景观建设的总结和建议,并结合具体举措做简要分析,希望能为今后的公路景观建设、交旅融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晓萌.全国人大代表李金莲:傈僳族要搭上大香格里拉交旅融合快车[N].中国交通报,2020-05-29(2).
  [2] 李悦,李芬.交旅融合背景下既有市郊铁路旅游体验提升策略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20,37(4):61-66.
  [3] 王瑶文,谢辉.交旅融合下旅游公路安全设施设计要点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5(8):250-251.
  [4] 黄曼雪.交旅融合背景下的公路景观设计研究——以德昌至会理高速公路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19,4(9):204,213.
  [5] 李俊卓.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运用[D].四川农业大学,2018.
  [6] 梁小叶.中国旅游交通政策演进量化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9.
其他文献
美术作为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达形式,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仅仅要将基础的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让艺术和生活之间进行密切的
语文不仅是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学科,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和交际工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程中推行拓展性主题阅读具有重大的意义。语文教学进行拓展
老年性外阴白斑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具有一定的痛苦,奇痒、干燥症状。有时局部烧灼感、刺痛、有水肿、皲裂及散在的表浅溃疡。外阴的色病变(White lesions of the vulva
气管异物常发生于1~5岁的幼儿。当患者突然出现哭闹、阵发性高声呛咳、阵发性喘鸣、面色紫绀、呼吸困难、继而窒息、神志不清和昏迷等时.应怀疑有气管异物。
皮肤瘙痒症是指无原发性损害,仅有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感觉异常的皮肤病。祖国医学称为“风瘙痒”、“痒风”。我们于2002年11月~2003年11月间运用中药熏蒸治疗全身皮肤瘙痒症
目的比较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与重建钢板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粉碎性锁骨骨折患者,按
目的对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因人而异实施心理护理,以求身心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患者的仔细观察和细致交谈,了解并掌握其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实施护理措施。结果心理护理使病人增
为了提升乌拉根锌矿的信息化、安全水平和效率,本着有效提升露天矿山的实际运营管理水平,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引入了智能化的卡车调度系统。从该项目效果情况看,先进性体现
为提高铅酸蓄电池实际使用寿命,在PID调节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充电控制系统.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建立了PID算法的数字化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软件控制流程图.实验结果表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严重程度及CT征象与预后的关系,并探讨CT复查的最佳时间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与初次CT征象的关系,统计分析复查CT发现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