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籽粕多糖的结构表征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来源 :农产品加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u0709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油茶籽粕为原料,经传统水提醇沉与DEAE-52型柱层析纯化后获得2组分盐洗油茶籽粕多糖,即为CCPA(0.3 mol/L NaCl)和CCPB(0.5 mol/L NaCl),对其进行基础结构表征,并通过动物试验对小鼠的肠道代谢和菌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CPA的分子量为7.02×104 Da,半乳糖醛酸含量较高;CCPB的分子量为2.46×106 Da,阿拉伯糖含量较高.CCPA和CCPB的干预均能增加小鼠粪便水分含量,而降低pH值和氨含量;均能增加小鼠粪便中乙酸、丙酸及丁酸的含量,且CCPA的增加效果更明显;均能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比例,增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油茶籽粕多糖能够改善肠道代谢,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为定向开发多糖类功能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接上期)药用植物种子常用的消毒方法rn?温汤浸种:先使黏附在种子表面的病源孢子迅速萌发,然后在较高温下将其烫死,种子不受损伤.如薏苡温汤浸种:先把种子放在10℃~12℃水中浸10小时,捞出后放在52℃水中2分钟,接着转入57℃~60℃恒温水中浸烫8分钟,然后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冷却后稍晾干即可播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