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幼芝家族:为明末护国英雄守墓300多年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lgrin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住在墳墓旁
  1939年,佘幼芝出生在北京一个叫佘家馆的地方,祖上留下不少田产,但自从懂事起,佘幼芝就被一个问题困扰着:佘家并不缺更换新宅院的钱,却世世代代住在一个内设袁将军祠堂、坟冢、家庙的大型陵园中,从不肯搬离半步,这是为何?
  佘幼芝不喜欢自家的宅院,因为四周青松林立,一片静穆肃然。满怀好奇的佘幼芝曾三番五次向长辈打探:“我们为什么要住在坟墓边上啊?不能换个好宅子吗?”但大人们只是告诉她,佘家人要为长辈守墓,不能搬离此地。
  敬仰袁将军的人很多,佘家虽深居墓园,却并不冷清。每年到袁墓凭吊访古的人群来往不绝,就连梅兰芳、马连良等京剧名角,以及李济深、傅作义等政界人物都是佘幼芝父亲的好朋友,来访时还经常给她带糕点。年龄渐大后,佘幼芝终于获悉了墓主人袁崇焕的故事,以及自己家族的秘密。
  袁崇焕是东莞人,明天启八年(1626年),他以3万军队打败后金13万大军,取得“宁远大捷”,努尔哈赤本人亦为大炮重创身亡。从38岁到43岁,袁崇焕连升六级,由正七品知县一路升到正二品“蓟辽督师”,成为明末政坛上迅速崛起的一颗明星。
  为了除掉袁崇焕,皇太极设下“反间计”,袁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行刑当日,误信袁崇焕“通敌卖国”的百姓们,竟“分食”其肉,这一年,袁将军46岁。
  袁崇焕帐下一名佘姓谋士跟随其多年,在袁督师含冤而死的当晚,这名广东顺德籍义士含悲衔愤,冒着灭门之祸偷偷取回悬于旗杆上的袁氏人头,埋在自家后院内。为掩人耳目,他建了一个广东“义园”,凡是在京逝世而又回不去的广东人,都埋葬于此。
  佘义士从此辞官不做,为袁崇焕守墓几十载。临终前,他嘱咐后人将其葬于袁墓旁,还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三条遗训:一不许再回广东老家,二不许做官,三要世世代代为袁大将军守墓。从此,佘家后人开始了对袁崇焕墓的秘密守护。
  直到1784年,清乾隆帝为袁崇焕平反昭雪,并为他和佘氏修坟以旌气节。至此,佘家人的秘密守墓才转为公开。民国初年由康有为出面,各界人士为袁崇焕和佘义士立了碑,并在墓前修建了袁祠。
  经过岁月变迁,佘家营变成佘家村,后又改名为佘家湾,再后来叫佘家馆,不变的是一个家族的信义传承——佘家人世代遵守祖训,日夜守护着袁大将军的坟墓。
  谁知佘氏心中情
  1952年2月,北京市规划局准备迁移城内所有墓地,进行城市改造。照此规定,袁崇焕墓园在迁移之列。得知情况,佘家人心急如焚,为保留袁墓而四处奔走求助。最后,叶恭绰、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联名上书毛泽东,呼吁保护袁墓。
  毛泽东回复:“明末爱国领袖人物袁崇焕先生祠庙事,已告彭真市长,如无大碍,应予保存。”最终,北京市政府对袁墓进行了全面修葺,古迹得以保存。至今,袁祠东墙上还有李济深撰文、叶恭绰手书的人民政府重修袁祠经过。
  1955年,北京在佘家馆建五十九中学,征用了佘家仅存的几间住宅。但为了守墓,佘幼芝并没有去住政府安排的宽敞楼房,而是搬入了家中从前的羊圈,继续留守在墓园生活。1964年,佘幼芝就在这间由羊圈改造成的20平米的房子里,与焦立江结了婚。
  在焦立江的记忆中,当时那间低矮的房子破旧不堪。而学校附近的一户人家正巧在这里做小生意,就主动提出,两家人换一换住房,面积差距用钱贴。焦立江赶紧将这一“喜讯”告诉妻子。佘幼芝却斩钉截铁地说:“不行,给座金山都不能换。我家无男丁,作为袁墓的第17代守墓人,我得遵守祖训,寸步不离佘家馆。”丈夫气愤不已,骂她傻。
  举目无援的时候,佘幼芝写过一首诗自勉:“督师舍死保北京,英雄事迹传美名,独守陵园思哀情,代代相传元素(袁崇焕字)情,苦守陵园三百载,谁知佘氏心中情。”看到妻子含泪而作的这首诗,焦立江将离婚协议书撕个粉碎:“我想通了,既然这份忠义延续了300多年了,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了,以后我支持你!”
  佘家后人,永伴英烈
  1966年文革开始后,有人说袁墓里有黄金,因此袁墓被挖开,墓碑被推倒,墓园后被中学辟为操场。面对这一切,1978年起,佘幼芝到处奔走呼吁,以期修复袁崇焕之墓。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1990年,袁崇焕的墓碑重新立了起来。两年后的清明节,修葺一新的袁崇焕墓迎来了文革以来第一批祭奠的人们。那天,佘幼芝剪去留了十几年的发辫。当初她曾发誓:一天未修复袁墓,一天不剪头发。
  2002年初,因实施袁墓修缮工程,佘家被迫搬迁,离开了世世代代相守的袁将军墓,佘幼芝泪洒坟冢。喜的是为之奔走24年的事——袁崇焕祠、墓对外开放,即将梦想成真;悲的是这一去,很可能意味着佘家为袁崇焕守墓长达373年的历史,就此划上了句号。
  2003年,东莞修建袁崇焕纪念馆,当地政府邀请佘家派人为袁崇焕守衣冠冢。佘幼芝28岁的儿子焦平,将名字改为“佘焦平”,奔赴东莞为袁将军守墓。
  不料,焦平却在南下途中遭遇车祸,不幸离世,佘家夫妇老年丧子,悲痛欲绝,却仍坚持将儿子的骨灰千里迢迢送到袁崇焕纪念馆,安葬在袁将军的衣冠冢旁。374年以后,又有一名佘家的后人,永远地陪伴着将军。
  考虑到有着“活文物”之称的佘幼芝,作为袁崇焕第17代守墓人,已经与袁墓袁祠密不可分,成了历史的一部分,管理方聘请她为顾问,并为佘幼芝设立了办公室。老人喜不自禁:“别说办公室,只要能为袁将军守墓,让我住防空洞都可以!”
其他文献
李磊老师执教的《Healthy food(健康饮食)》是一节语篇教学课,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其中任务型教学法让
语法填空分有提示词和无提示词两类。近两年的新课标Ⅰ卷和Ⅱ卷的语法填空题的设空都是有提示词的7个,无提示词的3个。因此,有提示词类是高考语法填空测试的重点。  语法填空给出的提示词都是实词,要求用括号里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所给词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和代词四类,同学们需要根据语境写出正确的词形。考点包括动词的时态、语态、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形式;形容词和副词及其比较等级;名词的单复数;代词的性、数
走近耄耋吴炯,就似走近一座法学高峰,她的贡献填补了国内关于经济法的理论和立法制度的空白  她是当代中国仲裁制度改革倡导者,也是我国竞争法立法的倡导者与主要起草人之一,她的贡献填补了国内关于经济法的理论和立法制度的空白。她赫然的学术功底,甚至掩盖了自己作为国家行政部门官员的角色背景。  与象牙塔内的学院派法学家不同,长期在政策研究和经济管理部门任职的她的法学课题来自实践,进行法学研究的动力也来自对国
在北京中关村大街15号,这个被现代高耸建筑包裹的繁华地段中,慧聪书院四合院就这样静静地坐落其中。慧聪网董事局主席郭凡生早在1992年起,就已经开始在这里见证着中关村的变迁。那时,刚刚下海的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越大街小巷,将中关村的商品报价收集起来印成小册子,分发给前来买电脑的客人。凭着对商情的敏锐捕捉,这本简陋的小册子帮助郭凡生顺利起家,并带着以7万元创业成立的慧聪逐步发展成为了资产超越10
鼠目谁言一寸光,聚焦明察四周方。家屯大米万千担,何足垂涎那小糠?吃饱草来多挤奶,辛勤一世无怨言,日耕夜作寻常事,孺子名垂宇宙间!长啸一声百兽惊!松涛阵阵沟壑鸣。敢将日月
“巍巍泰山,不仅孕育了奇石,还孕育了美玉。‘石之美者为玉’,泰山石是神石,泰山玉则是泰山石的精华,两者一脉相承,同在五岳之首泰山脚下,同是泰山文明的精神象征。”2016年9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男色时代,俊美的脸庞成了吸粉的利器,男星们活在脂粉堆里,打造着比女性还阴柔的面具,到哪里,都能引起一浪接一浪的尖叫声。  如果再有八块腹肌和倒三角的体形,似乎已经是逆天的存在,只要往那里一站,哪怕是一座雕塑,都会被膜拜成神。  翩翩少年,美如冠玉的彭于晏,只需要活成一个美丽的花瓶,摆在摄像机前,美美的就好了。可彭于晏不想做明星,他想做的是一名真正的演员。  我是一个演员  真正的演员,脸帅不帅不重
薛中锐简介河北省景县人,1937年生,中国著名话剧、影视、朗诵表演艺术家。1955年从事表演艺术,历任山东省话剧院演员、副院长、党总支书记;曾任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青年联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