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样态、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题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拥有明确的理论议题回应、理论知识架构和理论构建逻辑的系统性政策话语和理论话语体系."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和"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这三部最权威文献,从"为什么、什么样和如何做"三个层面体系化阐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重大意义、理论意涵、未来愿景与重大战略部署以及任务总要求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贯穿这三个体系样态的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十个核心概念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八个基本命题,而正是这些核心概念与基本命题清晰地展示了这一思想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或架构.
其他文献
发展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往往会受到不同经济学流派的影响.通过考察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可以揭示新古典发展经济学、政府主导发展经济学、新制度发展经济学和不完全信息发展经济学之间的异同点.由于现有新古典传统下的经济发展理论都没有涉及信息处理不完美或心理维度问题,因此有必要重点探讨行为经济学对发展经济学的心理或行为的作用机制.因心理账户、默认规则和认知偏差等非理性行为系统性偏离经济人模型,从而对当代经济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综合研究表明,行为失灵与市场失灵、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等经济理论形成的互补认识
"同案同判"立足具体的个案审理与评价,致力于在复杂案件场合对司法裁量权予以限制和规范.就理由-规则的内容联系来看,从"同案"到"同判"的推论正当性必然立基于一个作为前提的一般规则.可普遍化规则为"同案同判"命题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其在普遍实践论辩中的固有地位使之成为支持"同案同判"的一般根据.司法的公共判断属性使法官应以"同案同判"为必不可少的裁判准则,由此保障司法结论的形成不能基于个人偏好,也不能是缺乏正当理由的任意决定."同案同判"也是司法之所以为司法的组织要素或结构依据,已
口述史在社会学中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通过口述记忆研究个人在大叙事中的生命沉浮,更在于它提供了深挖人的精神世界的社会性的方法.其主要研究对象,可称之为记忆社区的问题.记忆社区至少包括三个维度:地点、时间和人物.它以个人的口述为起点,基于人的生命实践,富含主体性和情感性特征,但其勾勒出的是一个囫囵的整体,有极强的社会性特征,蕴含丰富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口述记忆中的文化是一种经由个体化实践而感悟出的文化感,家庭中的"义务感"是它的一个典型形式,其表现为社会力的方式,成为黏合社区的重要机制.记忆社区本质上是人和
记忆研究自开创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920年代的奠基时期,1980年代左右出现的第二波"记忆潮"时期和当代更多元的第三波记忆研究时期.其中,记忆潮时期涌现的"传统的发明""记忆之场"等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了记忆研究的"民族国家框架";而当代的"旅行记忆""世界记忆"等理论则试图超越民族国家而转向"世界主义框架".基于对"民族国家框架"和"世界主义框架"下记忆研究的梳理和对比,发现这两个框架的争论遗憾地混淆了"地域国家"和"政体国家"的概念,而"国家在场"
白洋淀诗歌群落成员、朦胧诗人林莽创作于特定复杂时代语境的早期诗歌,沉郁凄婉、温厚中 和、节制内敛而又不乏现代派色彩与思想锋芒,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然而在新时期诗歌史乃至 新时期文学史上却一度被边缘化而处于"失踪"的境地.考察林莽早期诗歌创作及其"失踪"的成因,有助 于较为全面地认识1970年代至新时期初诗歌创作的丰富性,更好地理解把握林莽早期诗歌创作与新时期文 学话语范式之间的复杂关系,为重新审视新时期文学主流话语提供一个参照.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的一年。教育理论进一步丰富发展,教育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高质量成果不断涌现,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延安文艺体制融合了19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左联和苏区文艺运动的经验.它承继了左联曾用烈士的鲜血书写的"文艺大众化"传统,又将苏区和红军筚路蓝缕开创的"苏维埃文艺传统"发扬光大.左联和苏区尝试的文艺运动组织体制及其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的成功经验,共同为延安文艺体制的形成做好了铺垫.
新世纪以来,70后、80后为主力军的"失败青年"书写现象接续了文学史"乡下人进城"的叙述模式,但又有了明显不同的精神气质.其不仅塑造了一类"个人奋斗"下的城市"新穷人",还提供了一类贴合当下社会阶层固化越来越明显的时代新人物-"不思进取型"青年,显示了从"个人奋斗型"到"不思进取"青年形象的转变轨迹.这一青年书写试图挖掘失败青年灵魂的痛楚,直击他们在"个人奋斗"无望下的精神焦虑、身份认同危机和精神空虚等"时代病".然而,新世纪青年形象书写过多地沉溺于生活的表象,叙事上的
殖民地文物归还事件引发的争议揭示了去殖民化进程的困境."归还"被期待生成新的关系伦理,但其认知与行动都基于以所有权为核心的物权伦理,未能关照殖民主义文物占有的神话学经验,遮蔽了物伦理的政治性与异质性;而将物权伦理作为"普世伦理"正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结果.维护物权伦理的物的知识巩固了对文物的祛魅与分裂,使文物即便归还,也仍需"神圣"博物馆赋能,有悖于"恢复原状"的假设.以物为主体/物质化的伦理考察有助于突破物权伦理的普世意识,建立起对普遍困境的反身性思考.作为争议性文化遗产的殖民地文物及其
汇聚张旭东30年学术研究成果,包括文学理论译介与文化批判实践,对文化政治与中国道路、全球化、现代性与后现代等问题的探究,在持续变动的文化语境中对西学问题与中国文化进行总体性把握与批判性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