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保障性房屋建设资金短缺问题进行缓解的过程中,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该方案已开始了正式的试点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住房公积金的资金安全以及对它的风险进行控制就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规定和办法来对住房公积金的资金安全进行防范,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还存在风险,本文主要对这些风险以及相应的应对办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保障房建设;风险;应对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保障性住房其实是和商品住房相对的概念,它主要是由政府部门为低收入家庭或者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的限定价格或者租金以及限定标准的住房,保障性住房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以及政策性租赁房。在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控制房价、落实房价调控政策、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性住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过程中虽然经过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建设中依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资金问题就是一个主要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问题,国家采用住房公积金来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会导致风险的产生,所以有必要对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风险和应对措施进行研究。
一、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风险
(一)政策方面存在的风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我国开始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引入的住房公积金制度,通过向房地产开发商提供对公贷款来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但是因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缺乏工作经验,运作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比如说出现挪用、假账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贷款,也就是现在的对私贷款。在试点进行的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的对象并不是公积金的缴纳者,而建设好的保障性住房也并不全部是住房公积金的缴纳者在享受,所以它的用途其实是违反相关规定的,这样如果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缴纳者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利益损失。
(二)抵押物方面存在的风险。虽然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业务规范》中明确的规定了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可以利用房产、土地使用权以及在建项目进行抵押,但是因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抵押物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房地产开发商用在建项目进行抵押,就可能会存在抵押登记风险以及抵押不实或者不足的估价风险;而如果采用空地作为抵押,房地产开发商没有按时开发,就会被征收土地闲置税甚至被国家收回,这样也就加大了抵押的风险。
(三)贷款违约的风险。在房地产开发商选定了项目以及项目正式实施之后,很多开发商可能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而出现一些欺骗的行为,这样也就可能会对项目贷款的资金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主要就是自有资金不足的风险以及资金被挪用的风险。
二、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风险的应对办法
(一)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现在我国住房公积金缴纳的金额比较大,而且涉及到的面也比较广,如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虽然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开始了试点实施,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却不是很完善,这样资金安全就会存在比较大的政策风险。我国现在很多住房保障制度都是规范化的文件,虽然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却没有能够上升到法律的层面,这样约束力就比较欠缺。所以就需要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下来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政策风险就能够得到降低。
(二)对贷款的程序进行严格的执行,选择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来进行项目建设。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在介入到房地产开发贷款过程中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执行贷款程序,选择信誉良好、资金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的房地产开发商,同时在申请贷款时相关的资料要准备完善,要严格和仔细的进行贷前审查。
(三)对贷款资金的回收应该要加快速度,让资金流动性风险得到有效降低。首先在建设项目实施前相关部门应该对建设单位和建立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同时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让施工建设的质量得到保证。其次在选择项目地址时要考虑到住房选址的问题,避免出现因为环境不好而影响住房销售和出租,从而降低项目贷款的回收风险。最后在签订项目贷款协议的时候可以对不同情况下偿还贷款的比率做出相应的要求,让贷款资金的回收速度得到加快。
(四)对担保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保障性住房的盈利有限、受到政策的影响比较大,投资的回收期也很长,所以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转移制度。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项目贷款中可以采用第三方贷款的担保机制,这样能够让项目贷款的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存在的一些不足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弥补;另外在采用了第三方贷款的担保机制后,能够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能够有效的进行风险转移,因为在贷款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担保机构就会承担违约的责任,并由担保机构来对违约人进行追缴的工作。这样不仅能够让违约的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同时还能够让贷款资金的清偿时间缩短,让资金的回流速度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束语
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能够有效的缓解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但是因为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也导致了很多风险的存在,对这些存在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应对的办法,这样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工作才能够顺利和正常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秋芳.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3.
[2]栾世红,马妍,王正勇.我国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问题研究[J].辽宁经济,2012,12:33-35.
[3]王书.住房公积金投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风险及其防范[D].辽宁大学,2012.
[4]徐婧.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的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
[5]彭瑞雪.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保障房建设;风险;应对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保障性住房其实是和商品住房相对的概念,它主要是由政府部门为低收入家庭或者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的限定价格或者租金以及限定标准的住房,保障性住房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以及政策性租赁房。在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控制房价、落实房价调控政策、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性住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过程中虽然经过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建设中依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资金问题就是一个主要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问题,国家采用住房公积金来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会导致风险的产生,所以有必要对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风险和应对措施进行研究。
一、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风险
(一)政策方面存在的风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我国开始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引入的住房公积金制度,通过向房地产开发商提供对公贷款来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但是因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缺乏工作经验,运作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比如说出现挪用、假账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贷款,也就是现在的对私贷款。在试点进行的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的对象并不是公积金的缴纳者,而建设好的保障性住房也并不全部是住房公积金的缴纳者在享受,所以它的用途其实是违反相关规定的,这样如果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缴纳者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利益损失。
(二)抵押物方面存在的风险。虽然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业务规范》中明确的规定了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可以利用房产、土地使用权以及在建项目进行抵押,但是因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抵押物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房地产开发商用在建项目进行抵押,就可能会存在抵押登记风险以及抵押不实或者不足的估价风险;而如果采用空地作为抵押,房地产开发商没有按时开发,就会被征收土地闲置税甚至被国家收回,这样也就加大了抵押的风险。
(三)贷款违约的风险。在房地产开发商选定了项目以及项目正式实施之后,很多开发商可能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而出现一些欺骗的行为,这样也就可能会对项目贷款的资金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主要就是自有资金不足的风险以及资金被挪用的风险。
二、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风险的应对办法
(一)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现在我国住房公积金缴纳的金额比较大,而且涉及到的面也比较广,如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虽然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开始了试点实施,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却不是很完善,这样资金安全就会存在比较大的政策风险。我国现在很多住房保障制度都是规范化的文件,虽然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却没有能够上升到法律的层面,这样约束力就比较欠缺。所以就需要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下来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政策风险就能够得到降低。
(二)对贷款的程序进行严格的执行,选择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来进行项目建设。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在介入到房地产开发贷款过程中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执行贷款程序,选择信誉良好、资金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的房地产开发商,同时在申请贷款时相关的资料要准备完善,要严格和仔细的进行贷前审查。
(三)对贷款资金的回收应该要加快速度,让资金流动性风险得到有效降低。首先在建设项目实施前相关部门应该对建设单位和建立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同时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让施工建设的质量得到保证。其次在选择项目地址时要考虑到住房选址的问题,避免出现因为环境不好而影响住房销售和出租,从而降低项目贷款的回收风险。最后在签订项目贷款协议的时候可以对不同情况下偿还贷款的比率做出相应的要求,让贷款资金的回收速度得到加快。
(四)对担保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保障性住房的盈利有限、受到政策的影响比较大,投资的回收期也很长,所以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转移制度。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项目贷款中可以采用第三方贷款的担保机制,这样能够让项目贷款的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存在的一些不足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弥补;另外在采用了第三方贷款的担保机制后,能够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能够有效的进行风险转移,因为在贷款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担保机构就会承担违约的责任,并由担保机构来对违约人进行追缴的工作。这样不仅能够让违约的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同时还能够让贷款资金的清偿时间缩短,让资金的回流速度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束语
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能够有效的缓解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但是因为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也导致了很多风险的存在,对这些存在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应对的办法,这样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工作才能够顺利和正常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秋芳.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3.
[2]栾世红,马妍,王正勇.我国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问题研究[J].辽宁经济,2012,12:33-35.
[3]王书.住房公积金投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风险及其防范[D].辽宁大学,2012.
[4]徐婧.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的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
[5]彭瑞雪.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