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企合作对毕业生实习的重要性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l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对餐饮业日益提高的要求与传统餐饮业员工工资报酬普遍偏低,且流动性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容易出现心理不适应等问题。本文针对在实习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提出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以校企合作与订单式培养为依托实行规模化实习,对实习学生实行返校制度等,初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
  关键词:实习 职业观 规模化 校企合作 返校制度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培养的学生既要有较高动手实践能力,又要有较强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学生在毕业时还要有较强职业应岗能力,“进企业实习”成为烹饪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块。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众多餐饮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还没能达到理想水平,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餐饮企业技术员工流动性较高;二是许多餐饮企业用工目的只是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对于培养后备技术力量重视不足。
  社会的大环境和学生对职业较高的期望值使得学生容易在实习过程中产生不适的失落感,进而影响实习期间的表现,严重的还会有逃岗、怠工等职业倦怠现象。
  针对上述困境,本人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几点浅薄看法。
  一、努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
  为了避免学生到了高三实习时出现心理不适应等情况,学校应该在学生进校初期就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深刻认识“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更好的明天”的理念。
  1.从小事做起,制订个人实习计划
  本行业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尚不健全,很难通过法律手段对属于秘方级的技术、技能、特色菜点的制作工艺等实行有效保护。因此,很多酒店都有不成文规定:学生在该店服务达不到一定年限,不能独立操作如炉灶、特色菜的制作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技能。由此教育学生安心学习,指导学生在实习前期立足自身理论与操作,制订一份利于职业发展的个人实习计划。
  2.踏实学好技术,奠定坚实技能基础
  除在校学习外,学生须在企业中经过一定时日的磨炼实践。实习中,班主任、任课教师常对所在班级实习学生进行跟踪管理与服务,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不间断了解实习学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安全防范等方面情况,对学生进行不间断教育和严格管理,提高学生对实习目的认识。
  二、以校企合作与订单式培养为依托实行规模化实习
  所谓规模化实习,是指学校定期向用人单位输送多名实习生,使实习生达到一定规模和数量。以校企合作与订单式培养为依托的规模化实习,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实习生集中管理
  学校通过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集中管理,便于学校随时随地了解学生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学校被迫采取“被动式”管理,产生许多弊端:绝大部分学生技术技能参差不齐,技术技能不够全面,适应能力不强;缺乏与企业沟通,而只能被视为廉价劳动力等。学校通过跟企业沟通,便于掌控学生情况,避免以上不良情况出现。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
  (1)学生容易找到学习的榜样。对于青年来说,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实习生往往会在实践中慢慢找到技能全面、技能超群的厨师作为榜样而激励自己刻苦钻研技艺,全面掌握各项技能。在企业实践中,在“真刀实勺”的操作过程中,学生易开阔视野,培养兴趣。
  (2)学生有机会掌握各种岗位技能。烹饪操作是由粗加工、切配、打荷、蒸灶、炉台、中点、西点、西餐等几个岗位组成。学校和企业可对实习生进行岗位调整轮换,使学生在各工种中熟悉操作技能,达到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目标。学校在各工种实习完毕后,根据学生意愿及专长,进行岗位专门化培训,可使学生在一个工种中突现出来。
  (3)能给学生创设交流和提高的环境。由于规模化实习,学生人数较多,相互交流、切磋的机会增多。交流中,学生之间坦诚谈话,可以解决他们很多疑问,逐渐成长。如2015年度中职三年级烹饪班学生实习中,吴某因操作习惯很难改变而一直掌握不好,师傅传授了多遍的实用技巧性切配技术也没掌握,苦恼多日后偶然一次与同学交流中受启发,有意识地改变了切配改刀的视觉参照就好了。而另一位在点心房实习的学生,令她苦恼的是所制作的虾仁烧卖虽口味达标,但每次的成品烧卖上的虾仁总是会掉落在笼架边。当她在与同学探讨时有了新发现,改变原先虾仁放置的角度即解决了问题。
  3.有利于促进专业建设发展
  规模化实习利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餐饮业日新月异,一线教师在规模化安排学生实习时,专业老师须常下实习点考查学生实习情况和加强与企业联系。而在考查学生实习情况时,一方面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老师在考察时也可以了解专业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技术。
  4.校企实现双方共赢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规模化实习,订单模式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能有效促进学校和企业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双方都能共赢。校企合作中,学校为企业填补了员工缺口;企业为学校增添了实习基地。订单模式针对目前企业文化的渗透难和企业人才招纳与吸收难的现状,有利于改变餐饮企业目前人力资源储备难的问题,也是学校学生对口就业率提升的重要举措。在餐饮企业工作的优秀学生就像是学校烹饪专业的“金字招牌”。
  学校在名师、名店的基础上,选择多家大型餐饮企业作为实习基地,辅之以专业老师挂职蹲点及企业名厨进课堂、现场职业人对话等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专业教学的生动性与时效性。
  三、学校对实习学生实行“返校制度”
  在为期一年的实习时间里,学生处于长期离校的状态不利于学校了解学生的思想,也不利于学校对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管理。因此需要对实习学生实行“返校制度”。
  1.国外烹饪名校借鉴——对实习学生采用定期返校的方式
  国外的烹饪学校如法国著名烹饪学校葛雷高-费朗迪(Ecole Gregoire-Ferrandi)中正规的学生,有的从接触专业到成为烹饪大师,在学校要经历长达12年的时间。经过12年的反复和筛选留下来的都是该专业的精英,从理论到实践都达到了国家烹饪大师或国际烹饪大师的水平。为此笔者认为国内学校也可制定实习生召回制度,建立配套的措施,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企业共同参与,培养烹饪界的精英。
  2.实行“返校制度”的优势
  首先,利于学校教学管理。“返校日”的举行为学校了解学生校外情况提供有效平台,可以了解学生在实习中有关出勤、服从分配、岗位能力、学习态度、师徒关系、同事关系、岗位素养、行为习惯、心智体能、作出贡献等具体情况。其次,定期组织学生在“返校日”进行经验交流,便于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再次,及时地将学生提出的有关困难和交流信息在整理后反馈给实习企业并进行商讨,齐力解决,可以促进实习质量稳步提升。最后,返校制度可以激励和鞭策在校学生,实习生所取得的实习成果及心得对在读低年级学生的职业观教育等有正面效果。
  参考文献:
  [1]鲍加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手册[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2]金晓阳.高职烹饪专业PBL校外实习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
  [3]邱光华.试论优化职校的校外实习管理[J].中等职业教育,2004(10).
  [4]刘思奇.烹饪专业学生实习心理问题浅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作者单位:嘉兴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德育工作是技工学校教育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德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可以给学生以亲近感与信任感,使学生对教师慢慢产生信任和仰慕的心理,从而逐渐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本文通过作者在班主任工作中用“爱心”去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阐述了德育工作中“爱心”的作用,展现了教育的艺术与创造。  关键词:德育工作 爱心 案例  如果把学校比喻为一个雅致优美的精神家园,把教育工作比作一个浩瀚的
摘 要:本文从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行业人才需求现状谈起,分析了美容美发专业英语学习的教育现状,阐述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和对教学活动设计的指导意义,结合作者多年专业英语教学经验,列举了六种做学一体的教学活动形式,并对“做中学”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专业英语 做中学 教学设计  目前国际化大都市对于高素质服务性人才迫切需要,现有的美发美容专业服务人员的英语应用能力无法满足日常国际化客户的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微课的涵义与优势,然后从目前商科教学的现状出发,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针对如何在职校市场营销教学中开展微课设计以及需把握的原则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微课 职校教学 市场营销  一、何为微课  微课是通过视频等方式,把某个问题或知识点,简单、直观、生动地呈献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此外,与它主题有关的教案、课件、练习和学生反馈、教师评价等辅助
摘 要:本文阐述了基于校企合作模块包的精密测量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实施步骤,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学习任务、教学过程和制定评估方式,以期为同类院校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块包 精密测量一体化课程 开发  一、课程背景及设计思路  精密测量一体化是面向笔者学院数控加工、模具制造、机械设备维修等专业高技/技师层次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依据机械设计、加工、装配、维修等
近日,台湾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专家刘敏亮等一行四人到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进行访问交流。  院长童华强主持召开了欢迎会并做讲话,他说:“欢迎台湾世赛数控团队来学院进行访问交流,台湾在世界技能大赛参赛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作为世界技能大赛传统强队,希望台湾选手和大陆选手深入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也希望建立两岸技术交流的长效机制
近日,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家具制作和木工项目全国选拔赛开幕仪式在邢台技师学院隆重举行。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巡视员王焕强、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竞赛处处长贾伟一、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主任李延军、邢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孙登壮等出席会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赵增印主持会议。  孙登壮副局长代表邢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前来参赛人员表示热
摘 要: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独家观点,即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障碍的认知,以及对中职学生自信、自控、协作、学习、就业创业的认知,通过社团活动和技能比武大赛,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以及碎片式的交流沟通,在必要的时候引入心理专家进行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自信、自控、协作、学习、就业创业的教育,并以此延伸,直至学生的终生学习教育。  关键词:中职学生管理 认知 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
基础教育领域小班模式的教育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中职学校小班模式的教育研究还相对较少,各专业的不同之处使得可借鉴的经验也少。多年来我们通过对比职业学校教学与基础教育领域教学的差异,对比分析并不断实践和探索中职小班化教育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发现中职学校具有教学注重于学生的技能掌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自律性较差等特点。  综合以上特点,我们的小班化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领域小班化教育,也不同
摘 要:本文提出了应用型院校如何确立应用型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并针对目前地方院校应用型办学定位的问题及十三五时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中全民素质提升与高校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和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新建外语类院校 应用型人才 综合素质 实践能力  最近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依据国家
摘 要:技工学校德育课日益边缘化,学生对德育课也越来越不感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为德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教育形式,探讨了导致学生德育课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德育课 学习动力 激发  由于技工学校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加之德育课又不是专业课,久而久之德育课成了技工学校里面的“鸡肋”,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笔者在此结合教学实践,浅析了技校学生德育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