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当地表现良好的20个杏种质资源果实为试材,采用比较法、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各资源果实的单果质量、可食率、果形指数、核形指数等外观性状品种间差异及相关性,以期为杏品种品质评价、品种选择及推广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0个试材在9项外观性状指标中均呈现不同程度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单果质量与核鲜质量、可食率、果实纵、横径、果核纵、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形指数与核形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20个试材在距离为5的临界点分为4类,第Ⅰ类包含9个品种,以“金太阳”“晋梅杏”“银香白”为代表,其特征为平均单果质量在60. 790 g左右,果个均匀;第Ⅱ类包含3个品种,以“赛买提”为代表,其特征为平均单果质量在34. 175 g左右,果个较小;第Ⅲ类包含4个品种,以“晚红杏”为代表,其特征为平均单果质量在82. 231 g左右,果个、果核稍大;第Ⅳ类包含4个品种,以“华县大接杏”为代表,其特征为平均单果质量在101. 226 g左右,果个、果核均大.综上,不同资源品种间各项外观性状存在差异,同时各项外观性状指标间相互影响,其中单果质量受核鲜质量、可食率、果实纵、横径、果核纵、横径等影响巨大,果形指数受核形指数影响一般,聚类分析分成4类,中等果形(常见果形)、小果型、中等稍大型、大果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