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儿童走向数学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nd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走向数学是突出儿童学习主体的需要,也是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的理性追求。本文在阐释儿童走向数学的意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重构教学要素、重构学习过程、重构学习评价等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走向数学;教学实践;数学教学
  引领儿童带着愉快的心情步入数学的世界去主动学习数学,在快乐的体验活动中理解数学、初步养成数学思维的习惯,是现代小学数学教育核心问题。然而,目前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不少儿童对数学学习望而生畏,学习缺乏主动性,这是因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没有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引领儿童走向数学,将引领儿童走向数学作为现代数学教育的理性追求,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才能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儿童走向数学的意蕴阐释
  儿童走向数学是指在数学教学中突出儿童学习主体地位,引领儿童自觉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儿童走向数学体现了教学思维的转变,从传统的教师教学转变为儿童主动地进行知识构建,折射出教师从注重“教”向注重儿童“学”的转变。在传统教学视域下,教师往往从自身的高度教数学,包括从教师的视角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等。这种数学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儿童学习主体,束缚了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儿童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缺乏主动性;儿童走向数学则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思维,突出儿童学习主体,从儿童的视角引导儿童学数学,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以及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从儿童出发,立足于儿童数学素质的发展,从儿童的思维高度进行重构,使儿童真正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儿童走向数学的课堂实践
  儿童走向数学需要教师对传统数学课堂进行重构,包括重构教学要素、重构学习过程、重构教学评价等。
  (一)重构教学要素
  儿童走向数学首先需要从教的层面进行教学要素重构,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的重构,使教学目标实践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活动体验化。
  1. 教学目标实践化
  教学目标实践化是指基于儿童实践的视角设计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传统视域的教学目标设计,往往立足于教师的高度,脱离儿童实际,缺乏实际操作性,缺乏可控性。教学目标实践化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将教学目标渗透到具体的数学学习实践中,通过实践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教学“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这节课,传统视角的目标设计为:
  (1)初步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
  (2)学会用小数进行表达。
  教学目标实践化视角下的目标设计: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引导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目标的重构突出了教学目标实现的途径,借助现实情境,构建起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这样的目标设计有助于实现儿童走向数学,儿童借助学习实践自主获取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使教学目标得到真正的达成。
  2. 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架构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使儿童能够调动生活积累与生活经验,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这节课的目标设计决定了本课教学内容设计要“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小数意义,引导学生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从儿童的生活经历与阅历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例如从儿童超市购物经历、活动环境、自身的身高、行程、生活用品的长度等,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生活化设计,促进儿童自主性学习,提升教学效率。
  3. 教学活动体验化
  数学活动是实现儿童走向数学的关键,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要立足于儿童视角进行教学设计,重在通过活动激发儿童体验意识。
  首先,活动设计要根据儿童数学思维发展的现状与数学学习思维的特点进行设计,使教学活动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儿童能够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这节课,教师课前不妨引导儿童到生活中找一找小数,课堂导入可以通过儿童的体验展开设计:说说你在哪些地方看见小数,有没有想过小数代表什么意思呢?这样调动儿童既有的生活经验,使儿童初步自主地构建起对小数的认识。
  其次,要做好课堂教学活动预设。课堂预设是指教师根据自己对教学的理解以及学情实际,对课堂进行假设,提升课堂教学有序、有效进行的一种教学设计。教师既要做好课堂预设,又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过程中的自然生成,以更好地驾驭课堂。
  (二)重构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重构是基于儿童学习层面的再思考,改变传统课堂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改变儿童作为课堂“被奴役者”的身份,使儿童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的学习者。
  1. 唤醒体验情感
  情感是影响儿童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儿童情感因素对学习的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唤醒儿童参与数学学习的情感,调动儿童体验数学学习的积极情绪。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这节课导入情境形成后,教师要趁热打铁,进一步调动儿童的体验情感。在儿童交流过程中,大多数儿童列举的都是小数在超市里的运用实例,对于小数的理解局限性比较大,需要教师引导儿童进一步拓展思维:“除了超市里运用小数表示元、角之外,其他地方有没有运用小数的呢?各小组开动智慧,赛一赛,再晒一晒!”
  教师通过富有“挑逗性”的语言,有效激发儿童参与数学学习体验的情感,使儿童从活动环境、自身的身高、行程、生活用品的长度等角度,全面建立起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主动寻找生活中小数运用的实例,在生活化体验中增强对小数意义及运用的理解。   2. 推动课堂对话
  儿童体验情感被激活后,思维变得活跃起来。教师要善于抓住儿童思维的特点,积极推动儿童的课堂对话,使儿童的对话与数学的相对封闭性形成冲击。在儿童尚未体验数学之初,数学对于儿童而言,大门是紧闭的。儿童体验情感被激活后,课堂对话愿望强烈,有效的课堂对话将有助于儿童用思维撞开数学之门。
  在儿童对小数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强化儿童对小数的认识以及运用,教师可以借助问题为载体,进一步推动课堂对话:
  (1)如果1角用小数表示是0.1元,它是1元的十分之一,那么2角用小数来表示是多少?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
  (2)各小组之间,互相出五道题目考一考。
  通过推动课堂对话,儿童学习过程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儿童学习体验变得丰富起来,自然会在体验中收获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重构教学评价
  儿童走向数学视域后,需要重构教学评价,构建基于儿童走向数学的评价方式,促进儿童自主学习数学意识的形成与儿童素质的发展。
  1. 突出主导性
  儿童走向数学教学评价,重点要突出教师“主导性”发挥效能评价。评价时要看教师的教学是否真正起到“主导性”作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看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激发儿童走向数学的兴趣,这是儿童走向数学的关键;其次,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效提升了儿童走向数学的自觉性,使儿童能够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第三,要看教师的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儿童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这是评价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最关键因素,也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2. 突出主体性
  儿童学习评价的重点是看学习过程中儿童的“主体性”是否突出。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儿童主动学习意识,主体性突出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是儿童能够自觉地参与数学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挖掘自身学习潜能;儿童学习情感,学习情感能够直接体现儿童学习的效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参与学习,学习思维必然是活跃的,学习效率也最高。反之,如果儿童学习情绪低落,学习效率也必然是低效的。
  3.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能够突出儿童思维运用质态,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儿童积极的数学思维。结果则反映出儿童思维发展情况,检视儿童走向数学的实际效果以及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结果,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能够反映出儿童是否真正做到乐学、会学、善学。
  总之,儿童走向数学是突出儿童学习主体的需要,也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理性追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转变教学理念,紧紧围绕儿童学情特点,致力于儿童思维发展,促进“教学”向“学习”的转变,促进儿童走向数学意识的提升。数学课堂要真正成为儿童的乐园,儿童能够在数学乐园中寻找到数学之趣,成为数学乐园的掘金者。
其他文献
多元宗教、编织脏辫,加之殖民时代的遗风,混合出独特的牙买加人文气质,在这里没有过多現代科学文明的喧嚣,有的只是独有的宁静与传统。
珍贵的白垩土壤、传承百年的全铜蒸馏器、古老的橡木桶、名贵的水晶酒樽……很多人印象中的干邑等于距离感。它真的只可远观吗?其实不然,与其他酒一样,它也年轻过,运行逻辑只要愿意了解也并不复杂。纯饮之外,还可以被搭配成鸡尾酒。它还有一批年轻活泼的“近亲们”。所以,你完全不用忐忑,珍贵的液体黄金也可以被解构。  岁月礼物 以老为美  如果这世上有什么事儿以老为美,以稀为贵,那可能干邑能算一份儿。  一开始因
Tommy Hilfiger曾经说过,洗牛仔裤基本是谋杀了牛仔裤。当然,Hilfiger先生说他本人从来不洗牛仔裤。也确实,大部分的专家都说我们不应该清洗牛仔裤,因为这样会破坏它的形状和颜色。那当我们跟着这些专家的建议,试着让自己的牛仔裤有型有款的同时,我们又如何让自己不成为臭味熏天的时装达人呢?
摘 要:要想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在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开始。文章以四下《运算律的整理与复习》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复习课中建立模型,如何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灵活应用数学模型,从此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模型;参与探究;灵活应用  数学模型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定义,大多数学专家偏向于狭义角度。张奠宙教授认为:广义的数学模型是数学的各种基本概
摘 要:游戏化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小学生阶段性学习特点,对提升数学教学趣味、学生数学学習动机有积极影响。这节课的教学以游戏贯穿始终,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整体来看,课堂效果较好。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学习动机;玩中学;学中玩  【课前思考】  通过对文献的收集、整理,以及在教学中的观察、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发现
摘 要:概念是进行判断和推理等思维活动的基础。帮助学生深刻、清晰地理解概念,能够提升学生的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然而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不能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觉得数学概念是从天而降的“怪物”,必须要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经历过程、充分感悟,让概念自然地生成,让儿童自然地生长。  关键词:经历过程;感觉样子;感悟意义;深化理解;丰富内涵  【教学回顾】  ■
你是把白衬衣送到洗衣店的人吗?现代人有这个习惯很正常,但如果你有时间与你的白衬衣好好相处,水洗白衬衣是对它最好的方法。如果学会了以下的秘诀,一个晚上就能把白衬衣洗好,第二天已经可以穿上。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变成洗白衬衣达人,还会省下不少洗衣服的钱呢!  什么时候需要洗?  最好是每次穿了之后检查一下领子跟袖子有没有污垢,可接受的便再穿一次;污垢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变得难清洗。白衬衣通常只可以穿一到两次,其
外套无疑是秋冬换季的时尚关键——现代绅士应时刻准备一件奢华与实用兼备的外套以应对不可预知的天气变化。2015秋冬新款外套将实用性的防护功能与优雅品味融为一体,同时兼具时尚潮流。这件奢华的经典飞行员夹克衣身由防水羊毛精制而成,袖子的材质则选用天然小牛皮,并以独特的手工艺压制形成自然纹理。一系列优质精美的细节也让人赞叹不已:菱纹的袖口和襟边,扣子表面与口袋的翻折之处皆以真皮包裹,隐藏式双向拉链和缝的棉
如果我们以文化个体来定义二战之后的社会发展,美国是“猫王”和肯尼迪,英国是披头士,拉丁世界是切·格瓦拉和毕加索,荷兰一克鲁伊夫。  他去世的年龄才68岁,绝不算高寿,然而克鲁伊夫淡出大众视线,已经近20年。但这20年时间,他的名字不仅在足球世界里日夜响彻,克鲁伊夫的影响,早就超出足球。他早就已经是—种文化象征的存在,他代表了二战之后的一代人。  克圣魂归道山,消息传来,我得坦白,并没有多少悲痛之意
作为一个阿尔法人类,除了生前,还不得不想想身后的事。苏东坡先生:  您好啊!  一直想给您写封信,但是一直没有提笔。不是没的说,是想聊的太多。万事总要有个开头,最近有些事儿想问您,所以先写这第一封,以后再想聊,再写。  朋友引荐我去湖畔大学讲讲课。湖畔大学由马云先生于2015年3月在杭州创建,曾鸣先生任教育长,愿景是“再过二十年,中国五百强中的CEO,两百个跟湖畔大学有关”。有统计数字表明,湖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