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中央银行在金融宏观调控及稳定中的主导核心作用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ruiqiang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形式的金融宏观调控必然落实为货币调控;一切形式的金融不稳定必然落实为货币不稳定。基于以上两个基本因素,本文认为自1991年开始至2003年完成的证券、保险与银行监管与中央银行的渐进式分离符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其根本目的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中央银行在金融宏观调控与稳定中的主导核心作用。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渐进改革中货币调控的特殊地位逐步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宏观调控和稳定中的主导核心作用;第二,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最后贷款人角色和信息优势是确保中央银行调控与稳定金融的工具保障;第三,为保证更有效地实施对货币金融的调控与稳定,中央银行需要在科学制定货币政策、监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完善金融服务上多管齐下。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湖北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面临的若干矛盾,剖析了产生这些矛盾的政策、市场环境以及经济金融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政策建议。
近年来,由于缺乏有效资产的担保抵押,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十分普遍,政府及监管当局的强力推动仍未收到实质性效果。山东滨州市李庄自助担保模式表明,对分散的中小企业担保资源进行符合信贷制度的整合,有助于实现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对接,可以形成推动信用水平提高的有效激励,并造就信用担保合作的适度范围。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在更大范围内整合担保资源、实现充分金融支持的约束条件和进取方向的政策建议。
本文描述了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差距的动态变化,并在分析市场、金融调控(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对区域差距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结构性的区域金融调控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对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的中部地区更是如此。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公共金融正是研究如何为应对全球化挑战而融资的一种新理论。本文通过追溯该理论的起源,基本分析框架的勾勒,以及对其贡献和局限的评价,展现新公共金融理论的全貌,以期对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经济研究有所裨益。
期刊
欠发达地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是金融支撑基础薄弱。科学的金融发展观要求经济、金融和外部监管的联动和协调。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与金融运行为个案,研究三者的协调发展问题。文章认为,经济发展、金融深化和监管优化是科学的金融发展观不可或缺的三个基本层面,金融深化是突破发展中的金融瓶颈的关键环节,监管优化是确保金融深化进程平稳有序的外部保障。在金融深化和监管优化进程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应得以建立在稳健、健康、可持续的坚实基础上。
目前,人民币汇率必须保持基本稳定,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依然存在。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来看,汇率的变动越来越不确定,这就需要以务实的态度,深入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本文从政府行为、市场调节、金融运作等几个角度探讨了对冲人民币升值的机制和机理,以期能以灵活适度的政策措施配合汇率政策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资本项目开放的成功需要制度的保障,政府在这一领域能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得到根本改变之前,区域性的货币合作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有效地抵御和防范开放后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近年我国商业银行维持着较高的存差,且有发展之势。经对黑河市商业银行及城乡信用社存差去向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商业银行上存资金、联行占用、历年亏损、固定资产、待处理抵贷资产等是主要占用形态,金融结构、信用制度和经济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是造成高存差的主要原因。据此,本文从存贷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在银行贷款层面,必须建立有效的信贷激励和完备的社会信用制度,促进金融中介效率提高;二是在存款层面,必须拓宽金融投资渠道分流储蓄,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降低公众的边际储蓄倾向。这样,信贷效率的提升和存款过快增长的缓和,
加拿大是国际公认的金融业相对稳健的国家,研究加拿大金融监管体制及其特点,对我国金融监管工作必定有其积极意义。1999年加拿大通过了新的《金融监管框架》,其主体思想就是建立以风险为核心的金融监管。在新的监管框架中,对金融风险的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始终贯穿于监管工作的始末,并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和评级体系。新的监管框架不仅可以实现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监管目标,而且也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所承担的监管成本,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