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河南 开封 475001)
【摘要】:随着我国音乐事业的不断发展,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作为一门西方艺术正在被大众所熟知,被大众所接受,它有着其他乐器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钢琴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触键问题就是其中一项重要问题。时已至今,钢琴家和钢琴教学人员都在探究触键的技法,触键的力度,以及触键的部位等问题来完善钢琴教学体系,钢琴演奏者应了解钢琴触键对钢琴音色的不同影响,掌握其中的技巧,更好地表达音乐,本文阐述了钢琴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触键的意义以及如何触键问题,对钢琴教学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字:触键;钢琴教学
前言
音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是通过声音传递给观众,动听的声音是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对演奏者的基本要求,它是想象的艺术,不是文字和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每一位演奏者都能把声音弹出来,但并不一定能把触键这个基本问题做好,因此,触键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它与弹奏着的音量,音色,音质,乐曲的层次划分,音乐线条的起伏以及整体音乐情感的表达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因此,钢琴演奏者应掌握基本的弹奏技术,不同的触键手法,以便能完成作品的要求,弹奏出动听的乐曲,使观众有兴趣继续听下去,所以,采用正确的触键方法在钢琴教学中成为一项不容掉以轻心的重要内容。
一、钢琴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在钢琴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弹奏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先天条件和思想认识的不同,因此,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1、触键问题
触键问题,顾名思义,就是手指接触琴键,在触键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两手向外倾斜,左手最低音和右手最高音无力,使手掌伏在琴键上,弹奏起来没有音色、不流动;有的手指过于向手掌中心靠攏,导致触键发力不均匀;有的手指弱小,力量小,手掌支撑不起手指,使弹奏无力;有的触键角度不好,使手指弹奏不清晰;有的触键力度不够,对于一些曲子,如果使手指关节发力,音量则较小,如果使用全臂发力,音量又会太大;有的触键速度跟不上,会使作品情绪表达不出来,音色不够明亮;有的触键深度不够,即不能使琴键弹到底,发出的声音不够响亮,这些都是触键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音乐修养问题
音乐修养,它体现了一位演奏者的综合音乐素质,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它包含有视唱,听音,节奏,和声等多方面的音乐基础知识。
在钢琴教学中,很多学生弹奏钢琴没有感觉,只是单纯的把每一个音符弹奏出来,听众会觉得味同嚼蜡,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弹奏着对谱面力度符号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作品的背景认识的不够全面;这说明要提高演奏者的趣味性很重要,要让他们多听,多感受,这样会使他们有更高的音乐修养。
3、力度、速度问题
钢琴的力度也就是我们弹奏时作用于琴键上的力量强度,出来音响的强度。有的对力度变化的理解不夠准确,对于力度符号f,mf往往会用大臂力量,使劲敲钢琴,使手指臂膀处于紧张的状态,这样演奏出来的音色就是坚硬不柔和的;同理,有些演奏者对力度符号p,ppp,mp,往往会把大臂架起来,使大臂首先僵硬起来,这样就会使力量脱节,弹奏出来的声音是空虚的没有核心的,而我们要求弹奏着从起手到落手的动作应该是连贯的、无痕的。这就是力度速度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触键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触键是钢琴演奏的基础,在钢琴演奏中起着关键作用,它直接反映了演奏者的审美情趣和品位修养。作为钢琴演奏技巧中最为基础的触键,它掌握的是否娴熟直接决定着声音的强弱,音色变化等演奏技术,而且直接关系到音乐情感的表达,我们的触键技巧越娴熟,我们的钢琴弹奏技巧就越好,它的熟练程度直接作用于演奏效果上,技术越好,作品的表现就越完整,作品张力越强,越有感染力。
三、钢琴教学中触键的学习
触键作为钢琴演奏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在钢琴教学中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每一种不同的方式都会演奏出不同的声音效果。因此可见,触键速度、触键力度对所发出的声音大小有直接的影响,这两者之间不是单独存在的,二者相得益彰,互相辅助的。然而,在钢琴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把握触键力度,触键速度呢?接下来我们做一个细致分析。
(一)触键力度
触键力度,望文生义,就是我们在弹琴时,身体作用于琴键上的力量。从小到大可以分为:指力触键、手力触键、臂落触键、全臂触键。
1、指力触键
指力触键,顾名思义,就是手指发力,产生的力量一般较小,能够发出纤细、清脆的声音,比较适合巴洛克风格的曲子,要求演奏者在弹奏时,多轻巧的用指尖发力,有时在作品中会遇到不少的连线音符,我们应根据谱面的要求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弹奏过程中无痕迹的过渡进行,在弹奏每一个音符时,都要是指尖清晰地提起,依靠它自身的力量迅速下落到琴键上。
2、全臂触键
全臂触键,它要用到手指,手腕,前臂,大臂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是协调一致,有机统一的整体。
全臂触键是力量最大的触键方式,能够产生强烈的效果。快速地全臂触键多适用于气势恢宏,勇往直前的如狂风暴雨般的作品,它能够调动全臂的力量乃至全身的力量,把力量逐步传递下去,最终由指尖作用到琴键上,产生巨大的爆发力,此时声音非常集中,果断,干脆,非常适合如奏鸣曲、交响曲风格的作品,也适应于浪漫乐派中情绪变化较大,线条起伏较明显的作品。因此可见,不同的触键力度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准确的调控力度变化。
(二)触键速度
触键速度,也就是我们弹奏钢琴时的快慢,它与触键的力度、强弱相得益彰,相辅相成。速度的变化影响着声音的明亮,暗淡,柔和,根据手指接触琴键到琴键落到底的时间,我们把触键速度分为快速触键和慢速触键。
1、快速触键
快速触键,就是从手接触琴键到琴键落到底的时间非常短,产生非常明亮,清脆的声音,不同的力度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快速触键的垂直触键方式应用在很多作品中,可以说各个钢琴曲中都有所涉及,它在表现轻巧的音符或者音符较密的快速跑动的音时,会表现的非常好,并且在表现猛烈的情感,比较连贯的音程时,也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2、慢速触键
慢速触键相对于快速触键来说,不需要很多的触键方式,慢速触键本身的力量就较弱,因此这样的力度适应于指尖触键,手力触键,一般不怎么用到全臂触键,垂直触键在慢速触键中适应于力度不强的断音,弱而不虚,特别是在弹奏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时其优美典雅的风格特点,’就要在慢速触键中运用指尖触键等触键方法来表现其悠远柔和的音色。因此,不同速度的触键方法,会弹奏出不同的声音效果,进而表达不同的作品风格。
结语:触键在钢琴教学中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要点,对一首作品的完美呈现,需要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而精湛的演奏技巧中,触键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钢琴演奏的整个过程中,触键的手法直接影响到声音的音质,可见,正确的触键非常重要,只有对触键技术不断地钻研,学习,才能掌握其精髓,最终我们还是要为音乐服务,结合乐谱,准确的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达到完美的声音效果,更好地诠释作品,表达音乐。
参考文献:
[1]于静.浅析钢琴的音色与触键技巧[J].辽宁师专学报,2010,4.
[2]郑妍.浅论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9.
[3]汪丽萍.钢琴演奏中如何获得理想的音色[J].咸宁师专学报,2002,2
[4]林捷.钢琴音色与触键方法及演奏的关系[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1
[5]余方,林丽萍.论钢琴演奏的声音技巧[J].南昌高专学报,2003,9(3).
【摘要】:随着我国音乐事业的不断发展,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作为一门西方艺术正在被大众所熟知,被大众所接受,它有着其他乐器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钢琴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触键问题就是其中一项重要问题。时已至今,钢琴家和钢琴教学人员都在探究触键的技法,触键的力度,以及触键的部位等问题来完善钢琴教学体系,钢琴演奏者应了解钢琴触键对钢琴音色的不同影响,掌握其中的技巧,更好地表达音乐,本文阐述了钢琴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触键的意义以及如何触键问题,对钢琴教学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字:触键;钢琴教学
前言
音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是通过声音传递给观众,动听的声音是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对演奏者的基本要求,它是想象的艺术,不是文字和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每一位演奏者都能把声音弹出来,但并不一定能把触键这个基本问题做好,因此,触键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它与弹奏着的音量,音色,音质,乐曲的层次划分,音乐线条的起伏以及整体音乐情感的表达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因此,钢琴演奏者应掌握基本的弹奏技术,不同的触键手法,以便能完成作品的要求,弹奏出动听的乐曲,使观众有兴趣继续听下去,所以,采用正确的触键方法在钢琴教学中成为一项不容掉以轻心的重要内容。
一、钢琴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在钢琴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弹奏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先天条件和思想认识的不同,因此,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1、触键问题
触键问题,顾名思义,就是手指接触琴键,在触键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两手向外倾斜,左手最低音和右手最高音无力,使手掌伏在琴键上,弹奏起来没有音色、不流动;有的手指过于向手掌中心靠攏,导致触键发力不均匀;有的手指弱小,力量小,手掌支撑不起手指,使弹奏无力;有的触键角度不好,使手指弹奏不清晰;有的触键力度不够,对于一些曲子,如果使手指关节发力,音量则较小,如果使用全臂发力,音量又会太大;有的触键速度跟不上,会使作品情绪表达不出来,音色不够明亮;有的触键深度不够,即不能使琴键弹到底,发出的声音不够响亮,这些都是触键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音乐修养问题
音乐修养,它体现了一位演奏者的综合音乐素质,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它包含有视唱,听音,节奏,和声等多方面的音乐基础知识。
在钢琴教学中,很多学生弹奏钢琴没有感觉,只是单纯的把每一个音符弹奏出来,听众会觉得味同嚼蜡,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弹奏着对谱面力度符号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作品的背景认识的不够全面;这说明要提高演奏者的趣味性很重要,要让他们多听,多感受,这样会使他们有更高的音乐修养。
3、力度、速度问题
钢琴的力度也就是我们弹奏时作用于琴键上的力量强度,出来音响的强度。有的对力度变化的理解不夠准确,对于力度符号f,mf往往会用大臂力量,使劲敲钢琴,使手指臂膀处于紧张的状态,这样演奏出来的音色就是坚硬不柔和的;同理,有些演奏者对力度符号p,ppp,mp,往往会把大臂架起来,使大臂首先僵硬起来,这样就会使力量脱节,弹奏出来的声音是空虚的没有核心的,而我们要求弹奏着从起手到落手的动作应该是连贯的、无痕的。这就是力度速度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触键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触键是钢琴演奏的基础,在钢琴演奏中起着关键作用,它直接反映了演奏者的审美情趣和品位修养。作为钢琴演奏技巧中最为基础的触键,它掌握的是否娴熟直接决定着声音的强弱,音色变化等演奏技术,而且直接关系到音乐情感的表达,我们的触键技巧越娴熟,我们的钢琴弹奏技巧就越好,它的熟练程度直接作用于演奏效果上,技术越好,作品的表现就越完整,作品张力越强,越有感染力。
三、钢琴教学中触键的学习
触键作为钢琴演奏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在钢琴教学中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每一种不同的方式都会演奏出不同的声音效果。因此可见,触键速度、触键力度对所发出的声音大小有直接的影响,这两者之间不是单独存在的,二者相得益彰,互相辅助的。然而,在钢琴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把握触键力度,触键速度呢?接下来我们做一个细致分析。
(一)触键力度
触键力度,望文生义,就是我们在弹琴时,身体作用于琴键上的力量。从小到大可以分为:指力触键、手力触键、臂落触键、全臂触键。
1、指力触键
指力触键,顾名思义,就是手指发力,产生的力量一般较小,能够发出纤细、清脆的声音,比较适合巴洛克风格的曲子,要求演奏者在弹奏时,多轻巧的用指尖发力,有时在作品中会遇到不少的连线音符,我们应根据谱面的要求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弹奏过程中无痕迹的过渡进行,在弹奏每一个音符时,都要是指尖清晰地提起,依靠它自身的力量迅速下落到琴键上。
2、全臂触键
全臂触键,它要用到手指,手腕,前臂,大臂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是协调一致,有机统一的整体。
全臂触键是力量最大的触键方式,能够产生强烈的效果。快速地全臂触键多适用于气势恢宏,勇往直前的如狂风暴雨般的作品,它能够调动全臂的力量乃至全身的力量,把力量逐步传递下去,最终由指尖作用到琴键上,产生巨大的爆发力,此时声音非常集中,果断,干脆,非常适合如奏鸣曲、交响曲风格的作品,也适应于浪漫乐派中情绪变化较大,线条起伏较明显的作品。因此可见,不同的触键力度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准确的调控力度变化。
(二)触键速度
触键速度,也就是我们弹奏钢琴时的快慢,它与触键的力度、强弱相得益彰,相辅相成。速度的变化影响着声音的明亮,暗淡,柔和,根据手指接触琴键到琴键落到底的时间,我们把触键速度分为快速触键和慢速触键。
1、快速触键
快速触键,就是从手接触琴键到琴键落到底的时间非常短,产生非常明亮,清脆的声音,不同的力度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快速触键的垂直触键方式应用在很多作品中,可以说各个钢琴曲中都有所涉及,它在表现轻巧的音符或者音符较密的快速跑动的音时,会表现的非常好,并且在表现猛烈的情感,比较连贯的音程时,也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2、慢速触键
慢速触键相对于快速触键来说,不需要很多的触键方式,慢速触键本身的力量就较弱,因此这样的力度适应于指尖触键,手力触键,一般不怎么用到全臂触键,垂直触键在慢速触键中适应于力度不强的断音,弱而不虚,特别是在弹奏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时其优美典雅的风格特点,’就要在慢速触键中运用指尖触键等触键方法来表现其悠远柔和的音色。因此,不同速度的触键方法,会弹奏出不同的声音效果,进而表达不同的作品风格。
结语:触键在钢琴教学中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要点,对一首作品的完美呈现,需要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而精湛的演奏技巧中,触键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钢琴演奏的整个过程中,触键的手法直接影响到声音的音质,可见,正确的触键非常重要,只有对触键技术不断地钻研,学习,才能掌握其精髓,最终我们还是要为音乐服务,结合乐谱,准确的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达到完美的声音效果,更好地诠释作品,表达音乐。
参考文献:
[1]于静.浅析钢琴的音色与触键技巧[J].辽宁师专学报,2010,4.
[2]郑妍.浅论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9.
[3]汪丽萍.钢琴演奏中如何获得理想的音色[J].咸宁师专学报,2002,2
[4]林捷.钢琴音色与触键方法及演奏的关系[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1
[5]余方,林丽萍.论钢琴演奏的声音技巧[J].南昌高专学报,20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