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自学能力培养一席谈

来源 :华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9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化学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是“厌学”“不会学”。究其原因,除了文化基础知识差,思想品德差等原因外,自学能力差是主要原因。不少学生因为“不会学”才“厌学”,因为“厌学”才“不会学”。从目前情况看,他们陷入了“不会学一厌学,厌学一不会学”这种恶性循环的误区。因为没有自学的习惯和自学能力,所以课前不预习,抓不住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听课被动,效果差;由于学生缺乏自学勇和,教材以读懂,作业难以独立完成,对各章节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更谈不上。为了改善学生这些学习状况,帮助他们走出误区,必须改革传统式的老师课,学生听,滿堂灌的旧的教学模式。
  现代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去探索,独立获得知识,要把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这个渠道上来,让他们想学、会学,让良性循环代潜恶性循环。
  自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在化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化学是基础课,为了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的专业课和其它课打下基础,仅就这一点谈谈我肤浅的体会。
  
  一、指导学生在预习中阅读教科书
  
  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因为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智力活动,它包括感觉、思维、认识、记忆活言等。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如果没有阅读能力,就不能正确理解化学用语和化学概念的含义,更抓不住课文的中心。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就是把“读”作为这个方法的基础,把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例如在指导学生“共价键”这一节时,由于共价键的概念是微观的,抽象,理论性强,单凭讲课,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可以结合指导学生预习教材来完成。
  布置学生预习时,提出以下思考题:
  (一)氢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怎样达到稳定结构?
  (二)当两个氢原子接近时,它们怎样达到稳定状态?
  (三)两个氢原子之间存在着共价键,共价键是否把两个氢原子无限度地靠拢,直到两个原子核紧挨在一起,为什么?
  (四)氯气、氯气分子的形成是否与氢原子相似?
  这些问题紧密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富有思考性,难度又不大,可以把学生置于一种似会非会,似懂非懂的情景中,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趣味盎然地进行自学。
  讲课时,结合这几个问题,边解答问题,边把学生引入共价键的概念,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避免了讲课枯燥乏味的毛病,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在讲授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
  
  我在讲第四章“硫”这一节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硫”的兴趣,我首先从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讲起,讲到我国古代硫磺制作烟花爆竹,今天人们制造原子弹,乃至火箭的原理,最后划燃一根火柴,说明火柴也是用硫磺制成的,然后提问:“硫”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具的什么样的性质?接着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为了提高阅读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急于要求解决问题的愿望来阅读教材。我提出问题后便把印好的《硫性质表》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边阅读教材边填写此表,让他们掌握硫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插入了“硫”在空气中燃烧和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的实验,以提高学生直观的认识,通过配合实验让学生自学动手进行归纳、小结。如有不完善的地方,再由教师补充。这样学生自学目的明确,很多地方可以在书上寻求答案,因此整个课堂气氛活跃,由始至终学生处于欢乐愉快的自学境地。
  
  三、结合演示实验指导阅读教材
  
  化学演示实验容易变成学生看热闹。看“马戏”的闹剧。如果配合指导阅读,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自学,会更加明确实验的目的、步骤和方法,要观察哪些现象作哪些记录,以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演示铜片与浓硫酸加热反应之前思考的问题是:
  (一)这个实验用到哪些药品和仪器?
  (二)实验步骤怎样?
  (三)要观察哪些现象,作哪些记录?
  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通过观察,既使学生猎取了知识,又提高了实验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在归纳复习中阅读教科书
  
  记笔记的过程是和聚精会神地听讲,专心致志地观察和积极思维紧紧联系地一起。因此,指导学生记课堂笔记,除使学生明白记笔记的目的外,还要使学生懂得记化学课堂笔记不是“有言必记”,不是当速记员,而是要把视、听的信息通过大脑处理后抓住要点和纲要系统,运用化学词汇,化学用语或图表,简明扼要的记下来,这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之一。
  总起来讲,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法很多,但是目的是一致的。不但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让他们从会学、学会,进而达到“想学”的境界,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教学课改的东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吹到了我们学校。在我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全体老师到了綦江隆盛中学去参观学习,看见他们的学生个个生龙活虎,使我受益非浅,觉得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深深的认识到:教学改革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兴趣浓,积极性才高。要改变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模式,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
期刊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和对《考纲》的研读来看,地理高考命题仍立足于学科的主干知识,充分利用地图语言,强调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运用,追求人文精神,反映时代要求。以“能力立意”的高考指导思想始终贯穿在高考试题的命制过程中,在“体现时代性,注重实用性,凸现前沿性和渗透探究性”等方面会显得更加突出。本着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思想,地理命题仍会通过新材料;新情景和新图表,加强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期刊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中下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我认为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可以尝试以下措施。    一、启发性课堂教学    (一)指导学生预习新课。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
期刊
多媒体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好帮手。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关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在同一屏幕上时显示相关的文本,图像或活动画面,并伴有音乐,声响,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多媒体进入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根据内容呈现教学情境,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内容进行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可以动用视听等多种
期刊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七年级的学生兴高采烈的来到学校,而八年级的学生由于成绩的原因,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
期刊
[摘要]:有效提问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言语表达的能力,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化学课堂 有效提问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效提问无疑是激发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的关键,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边学边思”,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提高
期刊
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的主战场,它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相互关联的最基本要素构成。其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生命个体和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直接决定教学目标实现范围和水平的关键性因素。过去我们对教材和教师这两部分课程资源的利用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但当我们考察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现状时,却发现学生这个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被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对此,我们有必要从课堂教学的视角,对利用学生这一课程资
期刊
[摘要]: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物理的质量与学生的“情商”有着密切的关系。适时的幽默使学生保持愉·阮的m情,必要的实验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恰当的关注,使学生心态积极;适当引导,能挖掘出学生的创造性;适度的宽容给学生以自信。  [关键词]:兴趣 动力 引导 宽容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学习物理是否有兴趣与学习物理的效率密切相关。“情商”是影响
期刊
[摘要]:多媒体软件具有人机交互的优越性,以及存贮信息量大、画面丰富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学生自己控制的发现式教学环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解放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比较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他们的被动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在素质教学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合理、科学地选择媒体辅助教学。对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化学原理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期刊
在初中教材中,对二次函数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由于初中學生基础薄弱,又受其接受能力的限制,这部份内容的学习多是机械的,很难从本质上加以理解。进入高中以后,尤其是高三复习阶段,要对他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灵活应用,对二次函数还需再深入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