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提出了施工企业要从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方面促进企业全面发展,并阐述了具体的措施,期望能给同行有所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施工企业;企业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一重要论述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指明了努力方向。如何按照“创新”精神的要求,促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改进中求效、在拓展中搞活,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对施工企业如何从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方面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作如下思考:
一、把准脉搏,突出根本,着力在观念上创新
观念转变天地宽。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各级组织要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引导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思维、新观点、新观念,从实际出发要重点强化以下“四种观念”:
一是“理论先导”观念。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是落实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现代企业制度下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加强理论武装工作。
二是“效益优先”的观念。现代企业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效益优先原则贯穿企业全部工作之中。因此,在思想上要自觉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效益第一的轨道,在行动上立足于“人”这个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第一要素,着眼如何为施工企业培养造就高知识、高素质、高能力的“科学人”、“社会人”,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游离于经营活动之外,而是渗透到整个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三是“服务中心”的观念。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也是企业的中心任务。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务和服从于这个中心,坚持与企业发展目标同向,与企业中心工作同步,解决工作对象的思想问题,又解决与思想问题相联系的各种具体问题。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帮职工所需,尽心竭力地把涉及职工根本利益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参与和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积极性,实现企强工富的小康目标。
四是“以德治企”的观念。现代企业制度下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不懈的加强法制建设,在坚持“依法治企”的同时,也要坚持不懈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实施“以德治企”的战略。一要着眼于构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企业服务宗旨为核心,以职业道德为主线的道德规范体系,把“以德治企”与“依法治企”有机结合起来。二要立足于建设一支具有崇高的职业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的职业纪律、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四有”职工队伍。三要致力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围绕目标,发挥优势,着力在内容上创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在企业全面发展中准确定位,努力找准切入点,抓住结合点,强化薄弱点,改进工作方式,充实活动内容,构建大显身手的大舞台。
以“文明创建”为龙头,展示施工企业精神风貌。要紧扣“安全、质量、工期、效益、文明”的主题,在“文明创建”上下功夫,在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上求实效。要深入开展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加大投入,强化“硬件”,提升“软件”,做到宿舍公寓化、食堂餐厅化、场容场貌优美化、文体活动多样化、料库堆放标准化、施工措施便民化。要深入开展以“文明职工、文明家庭”为主要内容的“评选”活动,将精神文明建设的触角,从职工延伸到家属,从企业延伸到社会,从八小时内延伸到八小时以外,提高职工和家属的文明意识。要深入开展“文明作业”、“文明用语”、“文明着装”为主要内容的“塑形”活动,广为辐射、以点带面,把形象展示于人、责任落实到岗、压力传递到人,强化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良好风气。
以“科技兴企”为重点,提升职工队伍素质。一方面要把建设学习型企业、促进科技进步纳入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确立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导思想,明确主攻方向。另一方面要采取脱产轮训、岗前培训,在职学习、个人进修等方式,组织开展新技术开发、新技术运用、新技术攻关和新技术培训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培训积累人力、物力资源,推进传统施工技术的升级,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积极早就思想好、技术精、纪律严、作风硬的专业施工队伍,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实力。
以贯彻ISO9002系列标准为载体,完善工程质量创优体系。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在施工企业内部全面掀起贯彻ISO9002质量标准体系高潮,深入施工现场广泛宣传贯彻的意义、方法、步骤等,积极营造贯标氛围;大力倡导贯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经营理念,组织各相关部门,对照《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严格“实施运作”,强调施工从开始至结束实行“过程控制”,形成一条完整的、环环相扣的互相制约的控制链,对影响质量的全部因素实施全过程控制,确保推出更多优质产品,实现企业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的同时,产生更大轰动效应,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知名度,增加在市场竞争中的“筹码”。
三、着眼长远,规范运作,着力在机制上创新
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运行机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动参与和全面渗入生产经营过程中,创建与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同步运行的新机制。
1.适应市场需求,创建“同轴运转”的“两个纳入”机制,即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纳入干部的政绩考核。一是主体定位。确立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一把手对企业发展共同负责,做到“五同步、五到位、五落实”,共同担负起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责任。二是一体运作。完善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三是刚性约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和运行要有明确的考核机制进行约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都要实施认真考核,考核要与生产经营和管理结果挂钩,与个人经济挂钩,与单位和个人评先挂钩,与干部任用、提职晋级挂钩。
2.积极探索,创建“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机制。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核心,把每个职工视为有价值的人,以全面发挥人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人在企业中的位置、作用问题。因此,现代企业制度下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坚持以重视、关心、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力为原则,把企业的兴旺、生活的改善、人格的尊严、文化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营造职工对企业向心力的基本落脚点和出发点。用信任代替监督,用引导代替强制,用启发、疏导、示范、影响的方法,鼓励职工在实现企业目标过程中同时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结合,打开职工心灵,构建和谐安全的人际环境,激发职工“操主人心、想主人事、干主人活、尽主人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优化资源配置,创建“充满活力”的“竞争择优”机制。施工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离不开竞争,同样,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也需要在竞争中择优配强。通过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从源头上打破传统的用人格局,按照“公开、公平、公认”的原则,不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真正建立一套政工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竞争选拔机制。在培养、选拔、任用等关键环节上,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以实绩论英雄,坚持从政治思想素质、业务工作能力、现代工作能力、現代管理意识等方面综合考核选拔,确保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世纪要求、职工群众拥护的优秀政工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施工企业;企业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一重要论述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指明了努力方向。如何按照“创新”精神的要求,促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改进中求效、在拓展中搞活,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对施工企业如何从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方面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作如下思考:
一、把准脉搏,突出根本,着力在观念上创新
观念转变天地宽。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各级组织要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引导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思维、新观点、新观念,从实际出发要重点强化以下“四种观念”:
一是“理论先导”观念。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是落实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现代企业制度下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加强理论武装工作。
二是“效益优先”的观念。现代企业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效益优先原则贯穿企业全部工作之中。因此,在思想上要自觉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效益第一的轨道,在行动上立足于“人”这个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第一要素,着眼如何为施工企业培养造就高知识、高素质、高能力的“科学人”、“社会人”,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游离于经营活动之外,而是渗透到整个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三是“服务中心”的观念。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也是企业的中心任务。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务和服从于这个中心,坚持与企业发展目标同向,与企业中心工作同步,解决工作对象的思想问题,又解决与思想问题相联系的各种具体问题。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帮职工所需,尽心竭力地把涉及职工根本利益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参与和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积极性,实现企强工富的小康目标。
四是“以德治企”的观念。现代企业制度下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不懈的加强法制建设,在坚持“依法治企”的同时,也要坚持不懈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实施“以德治企”的战略。一要着眼于构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企业服务宗旨为核心,以职业道德为主线的道德规范体系,把“以德治企”与“依法治企”有机结合起来。二要立足于建设一支具有崇高的职业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的职业纪律、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四有”职工队伍。三要致力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围绕目标,发挥优势,着力在内容上创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在企业全面发展中准确定位,努力找准切入点,抓住结合点,强化薄弱点,改进工作方式,充实活动内容,构建大显身手的大舞台。
以“文明创建”为龙头,展示施工企业精神风貌。要紧扣“安全、质量、工期、效益、文明”的主题,在“文明创建”上下功夫,在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上求实效。要深入开展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加大投入,强化“硬件”,提升“软件”,做到宿舍公寓化、食堂餐厅化、场容场貌优美化、文体活动多样化、料库堆放标准化、施工措施便民化。要深入开展以“文明职工、文明家庭”为主要内容的“评选”活动,将精神文明建设的触角,从职工延伸到家属,从企业延伸到社会,从八小时内延伸到八小时以外,提高职工和家属的文明意识。要深入开展“文明作业”、“文明用语”、“文明着装”为主要内容的“塑形”活动,广为辐射、以点带面,把形象展示于人、责任落实到岗、压力传递到人,强化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良好风气。
以“科技兴企”为重点,提升职工队伍素质。一方面要把建设学习型企业、促进科技进步纳入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确立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导思想,明确主攻方向。另一方面要采取脱产轮训、岗前培训,在职学习、个人进修等方式,组织开展新技术开发、新技术运用、新技术攻关和新技术培训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培训积累人力、物力资源,推进传统施工技术的升级,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积极早就思想好、技术精、纪律严、作风硬的专业施工队伍,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实力。
以贯彻ISO9002系列标准为载体,完善工程质量创优体系。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在施工企业内部全面掀起贯彻ISO9002质量标准体系高潮,深入施工现场广泛宣传贯彻的意义、方法、步骤等,积极营造贯标氛围;大力倡导贯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经营理念,组织各相关部门,对照《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严格“实施运作”,强调施工从开始至结束实行“过程控制”,形成一条完整的、环环相扣的互相制约的控制链,对影响质量的全部因素实施全过程控制,确保推出更多优质产品,实现企业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的同时,产生更大轰动效应,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知名度,增加在市场竞争中的“筹码”。
三、着眼长远,规范运作,着力在机制上创新
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运行机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动参与和全面渗入生产经营过程中,创建与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同步运行的新机制。
1.适应市场需求,创建“同轴运转”的“两个纳入”机制,即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纳入干部的政绩考核。一是主体定位。确立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一把手对企业发展共同负责,做到“五同步、五到位、五落实”,共同担负起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责任。二是一体运作。完善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三是刚性约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和运行要有明确的考核机制进行约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都要实施认真考核,考核要与生产经营和管理结果挂钩,与个人经济挂钩,与单位和个人评先挂钩,与干部任用、提职晋级挂钩。
2.积极探索,创建“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机制。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核心,把每个职工视为有价值的人,以全面发挥人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人在企业中的位置、作用问题。因此,现代企业制度下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坚持以重视、关心、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力为原则,把企业的兴旺、生活的改善、人格的尊严、文化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营造职工对企业向心力的基本落脚点和出发点。用信任代替监督,用引导代替强制,用启发、疏导、示范、影响的方法,鼓励职工在实现企业目标过程中同时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结合,打开职工心灵,构建和谐安全的人际环境,激发职工“操主人心、想主人事、干主人活、尽主人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优化资源配置,创建“充满活力”的“竞争择优”机制。施工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离不开竞争,同样,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也需要在竞争中择优配强。通过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从源头上打破传统的用人格局,按照“公开、公平、公认”的原则,不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真正建立一套政工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竞争选拔机制。在培养、选拔、任用等关键环节上,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以实绩论英雄,坚持从政治思想素质、业务工作能力、现代工作能力、現代管理意识等方面综合考核选拔,确保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世纪要求、职工群众拥护的优秀政工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