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污染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是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事关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局。“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实施国家总量控制,统一要求、统一考核。为更好的做好我市减排工作,确保完成我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局组织相关科室对我市“十二五”减排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十二五”减排以2010年污普数据为基数,省下达我市“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为: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10年削减8.1%(其中工业+生活削减5.6%),氨氮排放总量比2010年削减11.5%(其中工业+生活削减13.6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不增长。我市2010年污普数据为:化学需氧量61997.65吨(其中工业+生活26578.56吨),氨氮7799.9吨(其中工业+生活3256.37吨),二氧化硫8409吨,氮氧化物5978吨。
经计算,完成省下达“十二五”目标任务需净削减化学需氧量5022吨,氨氮897吨。按我市GDP年均增长15%测算,工业化学需氧量新增850吨,氨氮新增80吨;按2015年我市城镇化率达到45%目标测算,2015年城镇人口增长36万人,新增化学需氧量9329吨,新增氨氮1143吨。“十二五”期间我市共需削减化学需氧量15201吨,氨氮2120吨。环保部认定我市2011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048吨,氨氮72吨,二氧化硫削减208吨,氮氧化物增长2419吨。根据计算和测算数据,我市“十二五”后四年需削减化学需氧量14153吨,氨氮2048吨,氮氧化物2419吨。
二、主要做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资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始终把污染减排作为改善民生、优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安排部署减排工作,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定了“十二五”及年度主要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 将减排责任落实到各县(市、区)政府。8月15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通知》(资府办函〔2012〕150号),明确了各相关部门职责,强化了减排机制。
2.落实责任,完善机制
资阳市将四项污染物减排列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把减排指标逐级分解到了各地、各部门和重点企事业单位,把减排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把减排进度落实到具体时间,把减排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模式,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联动为基础的“横到边、众到底”减排综合管理体系。加强了对重点减排项目的运行调度,对重点减排工程、全口径行业每月、每季调度工程进度、产品产量、排污情况的变化,并根据调度情况,开展重点督查。根据《四川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转移支付管理办法》要求,将污染减排核算结果作为重要评分依据,对完成减排目标任务较好的,加大污染治理和环保能力建设支持力度。
3.突出重点,落实措施
3.1强化源头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
按照“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的要求,严格控制新增排污量。凡需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设项目,必须削减一定比例的同类污染物排放量,实行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替代,对无总量指标和总量来源的项目一律不批。尽量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项目,对“两高一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对省以上审批项目的总量,由各县(市、区)提出总量来源,经市环保局审核后上报;对市上审批的项目,由各县(市、区)提出总量来源,经市环保局核定后方可审批;各县(市、区)审批的项目,由各县(市、区)提出总量来源并进行总量核定后方可审批,总量核定情况报市环保局备案。对未达到环评审批要求的建设项目,特别是总量指标达不到控制要求的,坚决不予验收。
3.2大力推进工程减排,狠抓重点污染治理
一是加大减排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市政府目标办和市减排办加强督查,各县(市、区)政府和企业加快“十二五”及年度目标责任书的重点减排项目建设,特别是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能发挥减排效益。去年列入“十二五”省目标责任书5 个项目,4个建成并完成验收,1个已关停;今年列入“十二五”省目标责任书的9个项目,其中4个已经完成验收,3个正进行调试,1个正进行设备安装, 1个已关停。其他减排项目正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业废气治理项目四川海大轮胎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的锅炉烟气脱硫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进入工程实施阶段,预计可于今年11月底通过验收;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简阳市贾家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已全面完成厂区建设及设备安装,原定于2013年完成的简阳市武庙乡污水处理厂已全面完工,现正等待验收。安岳鸳大、天马、龙台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多次督促唯鼎水泥建设脱氮设施。二是切实搞好环保民生工程,助力减排工作。去年5个工业治理项目,4个畜禽养殖治理项目全部建成并完成验收;今年5个工业治理项目,4个畜禽养殖治理项目进展顺利。三是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以及经济效益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落后产能予以关闭,发挥减排作用。关闭了25个结构减排项目。
3.3大力推进管理减排,不断提高监管水平
全市认真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组织开展了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专项检查,加大监察执法力度,重点检查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违法排污情况、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等。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强化原有减排设施,尤其是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的运行监管,确保排污企业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运维和管理,切实提高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市政府督查室专门对各县(市、区)减排情况和原有减排设施的运行情况开展了专项督查,有力推动了全市减排工作。在今年5月通报的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2011年污水处理工作考核结果中,资阳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在全省21个市(州)城镇污水处理考核中荣获全省第一名,在全省32个设市城市污水处理考核中荣获全省第一名。 3.4深化三大体系建设,提高减排数据质量
在十一五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减排体系建设的成果上,今年根据新的形势进一步深化三大体系建设,一是按照新的统计要求全面调整了统计范围,建立起了涵盖多部门参与的环境统计数据审核体系,实现了环境统计数据与相关部门数据的衔接。二是继续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持续加大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投入,优先保障环境监测经费,加大对重点减排项目、全口径项目的监测力度。三是落实考核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减排目标。严格按照《四川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综合考核办法(暂行)》要求,对各县(市、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对未完成减排任务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地区,实施行政问责和“一票否决”
三、困难和问题
1.新增量大,减排空间小
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高速成长、城市化率大幅提高。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产生很大新增量,而我市工业项目基本已无减排空间,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由于资金和运行费用原因建设较为困难,减排难度大。
2.水泥行业氮氧化物减排难度大
资阳市2009年建成的国家鼓励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四川唯鼎水泥有限公司,该公司2010年生产水泥熟料51万吨,排放氮氧化物890吨,该项目因未验收未纳入污普,其氮氧化物排放量未计入基数,造成我市氮氧化物新增排放量很大,即便将我市其他所有水泥厂全部关停也不足以完成减排任务。
3.机动车减排工作尚未开展,由于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产生的氮氧化物新增量远大于淘汰机动车形成的氮氧化物减量,机动车氮氧化物新增量大。
4.一部分企业在统计时虚报产值、产量、煤耗,在全口径算账中虚增不少排放量,给减排工作带来不小压力。
四、意见和建议
1.大力挖掘减排支撑项目,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1.1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监管
一是对纳入“十二五”目标责任书的项目,尤其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沱江流域沿江乡镇和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同时做好管网配套建设,确保发挥减排效益。重点是2013年前建成资阳市城南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乐至县污水处理厂(Ⅱ期),2014年前建成雁江区沱东新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简阳城南污水处理厂(Ⅱ期)、四川安岳经济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及综合利用工程。二是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监管,每月跟踪分析数据变化,认真分析数据异常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办法,确保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为减排做出贡献。
1.2大力实施工程治理,强化清洁生产审核,严格项目准入制度,严禁新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强力推进“十二五”减排目标责任书中的重点减排项目,四川唯鼎水泥有限公司脱氮设施须2013年底前建成。强力推进我市环保“十二五”规划建设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认真实施全市重点减排项目和重点监管企业月调度制度。
1.3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新增量,提高养殖废水处理率
大力开展已有规模化养殖业的污染治理,“十二五”期间全部完成规模化养殖业的治理工作。引导养殖户逐步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节水养殖、循环利用”、推行“畜禽养殖—沼气供热—田园种植”的农业循环经济,力争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新建项目必须完成“三同时”,配套治污设施。
1.4全面实施机动车总量减排,实现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全面推行环保标志管理,淘汰黄标车
1.5调整产业结构
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重点淘汰全市建材行业、轻工业、纺织行业的落后产能,依法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物耗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实施关停。鼓励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及产品升级换代,不断降低单位产值的排污量。
2.精心包装项目,打造示范工程
对每一个上报的减排项目,我们都要精心包装,力求得到国家认可。重点打造一批减排示范项目,带动全市各领域的污染减排工作。今年,我们将重点包装上报武庙乡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项目(无动力设施),该项目一旦得到国家认可,将在全市乡镇范围广泛推广,以解决乡镇生活污染问题。
3.提升环境管理能力
认真落实市政府相关部门减排工作联动机制,落实好总量减排措施季度调度工作。加强执法监管力度,督促纳入减排计划的工业企业按照有关环境保护要求,加大污染治理投入。提高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量。
以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环境管理能力。严格落实新的考核办法,敦促各级各部门加强监管狠抓落实,进一步规范环境统计体系,加强环境统计培训,打造一支专业稳定的统计队伍,确保统计工作扎实有效,同时推进监测体系硬件建设,落实监测用房,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组织做好减排监测工作,组建监测网络和监控网络,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日常监管,强化污染源监测、监控,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加大对减排工作电热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加强减排形势分析,准确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对于可能无法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企业、项目,要及时启动预警调控方案,在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条件下,采取相应应急措施,控制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对完成减排目标难度大、重点减排工程建设进度滞后、被通报或挂牌督办的县(市、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实施约见谈话、通报批评、公开曝光,直至区域限批、集团限批等措施,以倒逼方式确保完成减排目标任务。
4.加强减排考核,落实减排责任
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污染减排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开展年度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按照《四川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综合考核办法(暂行)》要求,对各县(市、区)严格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地区,加大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和污染治理、环保能力建设支持力度,降低该地区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的替代系数。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实施问责和“一票否决”,提高该地区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的替代系数;连续二年未通过考核的,暂停该地区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考核不合格的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对未通过考核且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监察部门按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监察部、环保总局令第10号),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一、基本情况
“十二五”减排以2010年污普数据为基数,省下达我市“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为: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10年削减8.1%(其中工业+生活削减5.6%),氨氮排放总量比2010年削减11.5%(其中工业+生活削减13.6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不增长。我市2010年污普数据为:化学需氧量61997.65吨(其中工业+生活26578.56吨),氨氮7799.9吨(其中工业+生活3256.37吨),二氧化硫8409吨,氮氧化物5978吨。
经计算,完成省下达“十二五”目标任务需净削减化学需氧量5022吨,氨氮897吨。按我市GDP年均增长15%测算,工业化学需氧量新增850吨,氨氮新增80吨;按2015年我市城镇化率达到45%目标测算,2015年城镇人口增长36万人,新增化学需氧量9329吨,新增氨氮1143吨。“十二五”期间我市共需削减化学需氧量15201吨,氨氮2120吨。环保部认定我市2011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048吨,氨氮72吨,二氧化硫削减208吨,氮氧化物增长2419吨。根据计算和测算数据,我市“十二五”后四年需削减化学需氧量14153吨,氨氮2048吨,氮氧化物2419吨。
二、主要做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资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始终把污染减排作为改善民生、优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安排部署减排工作,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定了“十二五”及年度主要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 将减排责任落实到各县(市、区)政府。8月15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通知》(资府办函〔2012〕150号),明确了各相关部门职责,强化了减排机制。
2.落实责任,完善机制
资阳市将四项污染物减排列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把减排指标逐级分解到了各地、各部门和重点企事业单位,把减排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把减排进度落实到具体时间,把减排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模式,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联动为基础的“横到边、众到底”减排综合管理体系。加强了对重点减排项目的运行调度,对重点减排工程、全口径行业每月、每季调度工程进度、产品产量、排污情况的变化,并根据调度情况,开展重点督查。根据《四川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转移支付管理办法》要求,将污染减排核算结果作为重要评分依据,对完成减排目标任务较好的,加大污染治理和环保能力建设支持力度。
3.突出重点,落实措施
3.1强化源头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
按照“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的要求,严格控制新增排污量。凡需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设项目,必须削减一定比例的同类污染物排放量,实行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替代,对无总量指标和总量来源的项目一律不批。尽量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项目,对“两高一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对省以上审批项目的总量,由各县(市、区)提出总量来源,经市环保局审核后上报;对市上审批的项目,由各县(市、区)提出总量来源,经市环保局核定后方可审批;各县(市、区)审批的项目,由各县(市、区)提出总量来源并进行总量核定后方可审批,总量核定情况报市环保局备案。对未达到环评审批要求的建设项目,特别是总量指标达不到控制要求的,坚决不予验收。
3.2大力推进工程减排,狠抓重点污染治理
一是加大减排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市政府目标办和市减排办加强督查,各县(市、区)政府和企业加快“十二五”及年度目标责任书的重点减排项目建设,特别是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能发挥减排效益。去年列入“十二五”省目标责任书5 个项目,4个建成并完成验收,1个已关停;今年列入“十二五”省目标责任书的9个项目,其中4个已经完成验收,3个正进行调试,1个正进行设备安装, 1个已关停。其他减排项目正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业废气治理项目四川海大轮胎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的锅炉烟气脱硫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进入工程实施阶段,预计可于今年11月底通过验收;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简阳市贾家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已全面完成厂区建设及设备安装,原定于2013年完成的简阳市武庙乡污水处理厂已全面完工,现正等待验收。安岳鸳大、天马、龙台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多次督促唯鼎水泥建设脱氮设施。二是切实搞好环保民生工程,助力减排工作。去年5个工业治理项目,4个畜禽养殖治理项目全部建成并完成验收;今年5个工业治理项目,4个畜禽养殖治理项目进展顺利。三是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以及经济效益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落后产能予以关闭,发挥减排作用。关闭了25个结构减排项目。
3.3大力推进管理减排,不断提高监管水平
全市认真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组织开展了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专项检查,加大监察执法力度,重点检查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违法排污情况、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等。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强化原有减排设施,尤其是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的运行监管,确保排污企业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运维和管理,切实提高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市政府督查室专门对各县(市、区)减排情况和原有减排设施的运行情况开展了专项督查,有力推动了全市减排工作。在今年5月通报的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2011年污水处理工作考核结果中,资阳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在全省21个市(州)城镇污水处理考核中荣获全省第一名,在全省32个设市城市污水处理考核中荣获全省第一名。 3.4深化三大体系建设,提高减排数据质量
在十一五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减排体系建设的成果上,今年根据新的形势进一步深化三大体系建设,一是按照新的统计要求全面调整了统计范围,建立起了涵盖多部门参与的环境统计数据审核体系,实现了环境统计数据与相关部门数据的衔接。二是继续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持续加大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投入,优先保障环境监测经费,加大对重点减排项目、全口径项目的监测力度。三是落实考核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减排目标。严格按照《四川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综合考核办法(暂行)》要求,对各县(市、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对未完成减排任务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地区,实施行政问责和“一票否决”
三、困难和问题
1.新增量大,减排空间小
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高速成长、城市化率大幅提高。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产生很大新增量,而我市工业项目基本已无减排空间,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由于资金和运行费用原因建设较为困难,减排难度大。
2.水泥行业氮氧化物减排难度大
资阳市2009年建成的国家鼓励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四川唯鼎水泥有限公司,该公司2010年生产水泥熟料51万吨,排放氮氧化物890吨,该项目因未验收未纳入污普,其氮氧化物排放量未计入基数,造成我市氮氧化物新增排放量很大,即便将我市其他所有水泥厂全部关停也不足以完成减排任务。
3.机动车减排工作尚未开展,由于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产生的氮氧化物新增量远大于淘汰机动车形成的氮氧化物减量,机动车氮氧化物新增量大。
4.一部分企业在统计时虚报产值、产量、煤耗,在全口径算账中虚增不少排放量,给减排工作带来不小压力。
四、意见和建议
1.大力挖掘减排支撑项目,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1.1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监管
一是对纳入“十二五”目标责任书的项目,尤其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沱江流域沿江乡镇和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同时做好管网配套建设,确保发挥减排效益。重点是2013年前建成资阳市城南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乐至县污水处理厂(Ⅱ期),2014年前建成雁江区沱东新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简阳城南污水处理厂(Ⅱ期)、四川安岳经济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及综合利用工程。二是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监管,每月跟踪分析数据变化,认真分析数据异常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办法,确保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为减排做出贡献。
1.2大力实施工程治理,强化清洁生产审核,严格项目准入制度,严禁新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强力推进“十二五”减排目标责任书中的重点减排项目,四川唯鼎水泥有限公司脱氮设施须2013年底前建成。强力推进我市环保“十二五”规划建设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认真实施全市重点减排项目和重点监管企业月调度制度。
1.3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新增量,提高养殖废水处理率
大力开展已有规模化养殖业的污染治理,“十二五”期间全部完成规模化养殖业的治理工作。引导养殖户逐步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节水养殖、循环利用”、推行“畜禽养殖—沼气供热—田园种植”的农业循环经济,力争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新建项目必须完成“三同时”,配套治污设施。
1.4全面实施机动车总量减排,实现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全面推行环保标志管理,淘汰黄标车
1.5调整产业结构
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重点淘汰全市建材行业、轻工业、纺织行业的落后产能,依法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物耗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实施关停。鼓励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及产品升级换代,不断降低单位产值的排污量。
2.精心包装项目,打造示范工程
对每一个上报的减排项目,我们都要精心包装,力求得到国家认可。重点打造一批减排示范项目,带动全市各领域的污染减排工作。今年,我们将重点包装上报武庙乡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项目(无动力设施),该项目一旦得到国家认可,将在全市乡镇范围广泛推广,以解决乡镇生活污染问题。
3.提升环境管理能力
认真落实市政府相关部门减排工作联动机制,落实好总量减排措施季度调度工作。加强执法监管力度,督促纳入减排计划的工业企业按照有关环境保护要求,加大污染治理投入。提高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量。
以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环境管理能力。严格落实新的考核办法,敦促各级各部门加强监管狠抓落实,进一步规范环境统计体系,加强环境统计培训,打造一支专业稳定的统计队伍,确保统计工作扎实有效,同时推进监测体系硬件建设,落实监测用房,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组织做好减排监测工作,组建监测网络和监控网络,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日常监管,强化污染源监测、监控,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加大对减排工作电热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加强减排形势分析,准确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对于可能无法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企业、项目,要及时启动预警调控方案,在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条件下,采取相应应急措施,控制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对完成减排目标难度大、重点减排工程建设进度滞后、被通报或挂牌督办的县(市、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实施约见谈话、通报批评、公开曝光,直至区域限批、集团限批等措施,以倒逼方式确保完成减排目标任务。
4.加强减排考核,落实减排责任
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污染减排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开展年度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按照《四川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综合考核办法(暂行)》要求,对各县(市、区)严格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地区,加大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和污染治理、环保能力建设支持力度,降低该地区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的替代系数。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实施问责和“一票否决”,提高该地区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的替代系数;连续二年未通过考核的,暂停该地区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考核不合格的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对未通过考核且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监察部门按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监察部、环保总局令第10号),追究有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