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uqiu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探究式教学能改变低效教学的现状,让学生在亲历数学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着重从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原则以及模式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探究;讨论;交流
  在我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捷报频传的背后,隐藏着创造能力不足的危机. 正如杨振宁教授指出的那样:中学学生的数学双基扎实,但创新能力却相对不足. 数学教学要摆脱机械记忆和题海战术的现状,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引领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探究、交流等活动,在丰富多彩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教材和生活为基本探究内容,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释疑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1. 有利于激发兴趣,增加学习自信心
  在接受式教学中,学生只能机械套用公式、被动接受所学知识,毫无乐趣可言,久而久之会丧失学习兴趣. 而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勤于探索,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深信自己的智慧,从而克服厌学心理,提高学习兴趣. 2. 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教师在讲解重难点内容时,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极为厌烦. 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发现、想象、探究、验证,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突破了重点,化解了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挖掘学生潜能
  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从网络、报刊上收集文字、图案等信息,致力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如在学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从网上收集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字母、文字和图案,有学生收集了车标,有学生下载了企业logo,还有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班报设计报头. 他们在收集、整理、应用的过程中,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结构.
  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通过探究式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已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创新的观点.
  二、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1. 主体性
  探究式教学根植于“以生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交流、讨论、反思、发现等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教师只是起到协调、组织、引导的作用,对学生的活动合理控制,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
  2. 层次性
  由于初中数学具有系统性,教师要遵循认知规律,采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要具低起点、小坡度、多层次,让学生沿着问题“拾级而上”,逐个突破.
  3. 价值性
  部分教师不论问题是否有价值,难度是否合适,是否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应用能力,而一味采用探究式学习,白白花费了大量课堂时间. 探究式材料应具有普及性、发展性、多样性和挑战性,应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模式
  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
  (1)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中创设情境. 教师以数学史实、名人轶事、数学故事等创设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如下:“唐朝杨埙让两个资格相同、职位相当的候选人解答如下问题,谁先答对提拔谁. ‘有人无意中听到强盗在商量如何分配抢来的布匹,若每人分6匹,就余5匹;若每人分7匹,就差8匹,问强盗共有几人?布匹有多少?’”
  (2)从生活中创设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师要从生活中挖掘资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跃跃欲试,产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如“五星电器销售某种电视,每台进价2500元. 据市场调研显示,当售价为2900元时,平均每天能销售8台;而当销售价每降价50元时,平均每天能多售出4台,五星电器想使这种电视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时,每台电视的定价是多少?”
  2. 交流讨论,生生合作探究
  (1)在重难点处开展讨论. 传统教学中满足于“师讲生听”的模式,生生之间缺乏交流讨论,难以发挥群体的优势. 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过程,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交换意见、分享成功经验. 如后进生往往错误地认为(a - b)2与a2 - b2、(a b)2与a2 b2之间存在相等关系. 通过自己的推导、小组的讨论,使他们释疑解惑,了解其中的区别与联系.
  (2)在开放题处开展讨论. 开放题相对于封闭题而言,具有条件不确定、结论不唯一的特点,它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习个体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出来,获得问题的个性化解答方案.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能从不同的视野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3. 回顾知识,强化反思探究
  通过对所学问题的回顾反思,使学生的思路逐渐清晰,所学知识更为系统. 但学生在解题成功后,往往疏于反思,以致不能达到“解一个题会一类题”的效果.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有什么好的解题方法、存在不足之处、有哪些有价值的发现,这些有益的经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 变式拓展,逐步深入探究
  通过变式,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掌握性质,能激发学生的再创造热情,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总之,探究式教学能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其他文献
良好的适应能力是高职生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目前,高职新生面对新的环境存在诸多不适应,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辅导员,应该在全面了解新生现状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
【摘要】 自信心是建立在对自我形象进行高度知觉、评价基础上的一种自己信任自己的心理体验,是人们顺利成长和有所作为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 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效果势必难以达到最佳. 为此,本文将就高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信心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自信心;教学目标;强化训练  在数学上的自信心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当中对他们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网络的普及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要探讨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想的正负面影响并提出相
某供电公司信息机房电源系统2005年运行至今,不具备设备用电双电源自动切换冗余功能,且UPS电池使用年限较长,为提高机房电源系统可靠性,现提出方案对机房电源系统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