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中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n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健康教育不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起到一定的帮助,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中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中等职业 体育 健康教育 必要性 迫切性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体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而且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课程主要是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其作为开展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能够适应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的特点开展有效的体育活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很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活动的展开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力,所以在这个形势下,如何有效的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之一,其自身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已经成为当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般来说,15岁至19岁之间的学生正是处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阶段,而如果按照发展心理学上的年龄分化,这一阶段正是属于学生青春期的时间段,而从生理上来说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次生长发育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会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充满活力,但是其自身在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大的不足之处,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就读期间是能够树立人生发展方向的重要阶段之一,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的应试教育占据整个教育的主体位置,导致在社会上,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总会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和负担,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问题,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偏激的行为或者是言语,导致学生的情绪波动幅度相对来说比较大,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和迫切的[1]。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分析
  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选择继续深造,而另外一种就是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要步入社会,成为一名劳动工作者,而步入社会的这部分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可能会由于其自身的一些职业原因,导致其自身的一些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比如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眼睛部位的疾病;而从事脑力劳动强度比较高的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神经衰弱等病症,这些都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因素。所以在这种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能够逐渐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未来就业的过程中,时刻保持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传授一些有关于卫生保健或者是体育锻炼的常识,让学生们能够加以理解和认识,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及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卫生保健内容的制定,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感受到健康体育的必要性,这样能够让学生逐渐的适应自己的未来职业卫生保健的相关内容,从而保证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及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也能够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2]。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是能够辅助学生打下良好健康教育基础的阶段,所以在这一个阶段的健康教育是非常迫切并且必要实施的,对学生的日后就业以及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和帮助。
  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常识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缺乏体育锻炼的常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一些卫生知识或者是运动常识知道的很少,包括一些运动损伤和急救等方面的知识知道的更加少,所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难免会发生一些运动损伤。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如何控制负荷和强度这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处于非常模糊的状态,甚至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另外,很多学生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扭伤的现象,虽然是比较常见的运动受伤现象,但是很多学生却不知道如何处理,有部分的学生知道理论性的知识,自己明白如何处理,但是在实践上却缺乏实践能力,处理的方法不够正确,导致伤势更加严重[3]。在这种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健康教育开展就更加的必要和迫切,在学生的思维中,并没有强烈的体育锻炼常识意识,导致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危险运动的状况,对学生的身体以及身心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也造成一定的阻碍,所以开展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整体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展开健康教育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发展不仅要适应当前社会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且要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才能够紧跟上社会时代的脚步,逐渐的将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向素质化教育的方向转变,让学生能够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逐渐的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其自身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立伟.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探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2] 吴春香,薛进生.谈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2).
  [3] 钱利安.对高校体育实施“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08).
其他文献
自1979年我国经济制度由计划体制向市场化转变,体育产业领域发展也与时俱进,多次明确提出未来体育产业将引入市场化手段、政府需简政放权,扩大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如何让国家、
摘 要 发展社会体育,是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和实现真正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现行体育体制下,举国体制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体育训练指导体系,需要我们充分把握当前开展社会体育活动面临的实际困难。本文以现行体制下社会体育训练指导体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发展社会体育事业存在的困难,重点探讨了构建社会体育训练指导体系的策略,以期为社会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现行体制 社会体育 指导  
摘 要 本文通过介绍天津体育反兴奋剂工作安全检测流程和检测标准,总结天津体育反兴奋剂工作的潜在饮食风险,针对潜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检测流程 检测标准 现实风险 措施建议  一、引言  随着人们对人类极限的不断突破,为了更快地取得更好的竞技体育成绩,运动员和教练员们不断地利用强大的科学知识来达到突破极限的目的。于是,一部分运动员开始利用一些刺激自身潜能的药物来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
特殊的粮食作物──藜米藜米(ChenopdiumJuinoa)为获科藜属一年生草本粮食作物,原产南美洲,现在北美和欧、亚各国正在积极引种,扩大栽培。由于藜米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号称“粮中宝藏”,是
摘 要 群众体育的管理体制是在社会的帮助下,通过各种机构设置、权限的分离以及在运行方式上的体系和制度的总共的和,是为了满足群众们达到锻炼的组织上的保证。对于我们国家的群众体育来说,合理的设计好各体育组织的规划,安排好各管理部门,协调好部门与指挥家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在社会上能够继续发展进步的一个好的保障。因此,本文着手分析了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的社会学,为了更加良好的促进发展,对于如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辽宁省各高职院校和我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开展情况,探究俱乐部教学模式特点,学生与教师对俱乐部教学的理解,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俱乐部教学 公共体育 高职  当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与发展,普通高职体育教学及其体制改革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公共体育课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也随之改变,如何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与
摘 要 本文从景观体育的概念、特征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演绎法,对城市景观体育赛事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开展城市景观体育赛事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从而为景观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景观体育 现状 对策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体育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新兴的景观体育已受到社会各
“盐粳4号”系江苏省盐城稻麦育种试验站杂交选育成的高产、抗病新品种。1993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在江苏、安徽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截止1994年,已在
摘 要 本文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围绕体育教学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我认为体育教学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身体方面(体育教学活动可改善学生体型、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心理方面(体育教学活动可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体育教学活动改善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等)以及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基层体育教师在为这一问题感到困惑时,希望本文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摘 要 在什么环境下和教学氛围中教得更好,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大学体育课所面临教学环境方面的问题出发,围绕体育文化教育、开展研究性教学、构建科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教师具备课程开发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教学环境 人际关系 人格精神  高校教育的对象是生理、心理上趋于成熟的20岁左右的青年。体育教学融知识、技能、身体、精神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教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了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