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艺术系31123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03-02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任务为:"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教育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学及教学管理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长期接受的是传统普通高校或中专学校的管理模式,很难从旧的办学模式中摆脱出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在校生数量的急剧扩大对以往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教学体制不够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教学管理理念不够先进等特别是从事在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人员素质不齐,基本上都没有任何管理经验或者专业背景,工作角色定位不准以及分工不明,导致教学管理队伍不稳定,最终使教学管理受到阻碍或者流于形式。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止2011年5月,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已经有1128 所,超过了本科院校的1021 所。高等职业院校成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因此树立规范、合理的教学管理理念,努力创新教学管理工作,探索出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管理新模式势在必行。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入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计划管理
1.1为了便于组织教学,必须保证教学计划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应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人才的要求,及时做出调整和优化。
1.2 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应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1.3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确保一定的实践教学课时。
1.4 坚持贯彻产学研结合的观念,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突出专业特色。
2 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决策、计划、实施、监控、检查和效果评价等过程管理,由始至终实施严密的监控与管理, 它包括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 培养方案的制订、培养计划的落实、理论授课和实践环节( 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等。
2.1 课堂教学监控。
为保证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按课堂教学规律, 科学地安排课堂教学, 从教材选用、教师备课、教师课堂教学等环节层层把关。
2.2 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是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2.3 课程设计环节的过程管理。
课程设计是将一门或几门课程中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加深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使学生掌握基本设计方法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2.4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环节的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环节是将大学三年学习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最重要实践环节, 这一环节对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3 教学质量管理
3.1 教学过程的监督。可以通过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资料进行抽样检查、完善听课机制、阶段性质量评比等形式。
3.2 教学目标的监督。按照一定的阶段性目标,恰当选择若干质量监控的项目,把统计量作为质量监控指标,实施目标管理。
3.3 教学反馈的监督。教学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该实行定期质量反馈,把反馈的信息与教学目标或者具体的质量目标进行比较,做到适时监控、及时调整。
4 教学管理理论的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起步教晚,与之适应的理论研究也相对比较少,然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迅猛,市场需求变化快,这就势必要求适时、深入地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实践需要大量的教育理论作为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大量的研究并探索经验教训,总结整理适应高等职业发展的教育理论、现代先进的管理理论,找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规律并加以提升,才能推进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不断发展。因此,教学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中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它具有导向教学、评价教学和服务教学的功能,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而管理的生命在于创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也需要创新的教学管理以获得持续发展。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及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与方法,才能使学院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夏云慧.浅析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作用及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
[3] 曹志平."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
[4] 戴勇.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关注三个层面的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7.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03-02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任务为:"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教育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学及教学管理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长期接受的是传统普通高校或中专学校的管理模式,很难从旧的办学模式中摆脱出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在校生数量的急剧扩大对以往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教学体制不够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教学管理理念不够先进等特别是从事在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人员素质不齐,基本上都没有任何管理经验或者专业背景,工作角色定位不准以及分工不明,导致教学管理队伍不稳定,最终使教学管理受到阻碍或者流于形式。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止2011年5月,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已经有1128 所,超过了本科院校的1021 所。高等职业院校成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因此树立规范、合理的教学管理理念,努力创新教学管理工作,探索出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管理新模式势在必行。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入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计划管理
1.1为了便于组织教学,必须保证教学计划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应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人才的要求,及时做出调整和优化。
1.2 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应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1.3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确保一定的实践教学课时。
1.4 坚持贯彻产学研结合的观念,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突出专业特色。
2 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决策、计划、实施、监控、检查和效果评价等过程管理,由始至终实施严密的监控与管理, 它包括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 培养方案的制订、培养计划的落实、理论授课和实践环节( 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等。
2.1 课堂教学监控。
为保证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按课堂教学规律, 科学地安排课堂教学, 从教材选用、教师备课、教师课堂教学等环节层层把关。
2.2 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是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2.3 课程设计环节的过程管理。
课程设计是将一门或几门课程中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加深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使学生掌握基本设计方法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2.4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环节的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环节是将大学三年学习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最重要实践环节, 这一环节对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3 教学质量管理
3.1 教学过程的监督。可以通过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资料进行抽样检查、完善听课机制、阶段性质量评比等形式。
3.2 教学目标的监督。按照一定的阶段性目标,恰当选择若干质量监控的项目,把统计量作为质量监控指标,实施目标管理。
3.3 教学反馈的监督。教学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该实行定期质量反馈,把反馈的信息与教学目标或者具体的质量目标进行比较,做到适时监控、及时调整。
4 教学管理理论的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起步教晚,与之适应的理论研究也相对比较少,然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迅猛,市场需求变化快,这就势必要求适时、深入地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实践需要大量的教育理论作为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大量的研究并探索经验教训,总结整理适应高等职业发展的教育理论、现代先进的管理理论,找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规律并加以提升,才能推进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不断发展。因此,教学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中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它具有导向教学、评价教学和服务教学的功能,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而管理的生命在于创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也需要创新的教学管理以获得持续发展。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及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与方法,才能使学院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夏云慧.浅析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作用及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
[3] 曹志平."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
[4] 戴勇.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关注三个层面的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