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整体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e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免疫应答作为主线,进行整体免疫学教学设计,其内容包括:用现代化的教学设计理念建立学生为本位的教学观,促学为本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选择并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条件、经验、情景、资源,注重学生的心理反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适时打开师生交流通道,进一步完善免疫学整体教学设计.如此,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记忆能力,并将为免疫学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经巩膜给药因其创伤性小,吸收面积大,靶向传递性好等特点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治疗眼后段疾病的给药方式.但在治疗眼后段疾病时,其临床有效性不及玻璃体腔给药,其原因在于药物经
目的 应用共焦显微镜(CMTF)观察超声乳化手术(Phaco)后角膜内皮层的形态学改变特征.设计前瞻性、非对照干预研究.研究对象 19例(22眼)老年性白内障行Phaco术后患者.方法 应用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分布情况以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预防性用药和术后眼内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5年2—8月于沈阳市第四人民眼科住院拟行内眼手术的非感染性眼病患者,在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处理前进行结膜囊标本采集并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观察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和菌种分布情况。采用全自动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系统对培养阳性的需氧菌进行眼科常用抗菌
本文介绍了对高职高专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的整体改革,突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岗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出了"突出技能、加强人文、强化口语、体现特色"的高等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护理英语口语能力,体现鲜明的护理学专业和中医药院校特色,使培养的护理人才符合整体护理的要求,满足21世纪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承担了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的推荐工作.2006年,48所院校申报了72门课程,经过学会组织专家评审,推荐了16所院校的20门课程参加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本文分析了申报课程的总体情况和不同学科门类的课程情况,比较了获得推荐课程和未获推荐课程的差别所在,针对申报课程和推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目前,在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与教师脱离实际工作、用人单位人员授课效果不令人满意、教材理论性太强、学生主动性不够有关.建议通过鼓励教师直接参与实际工作、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设立社区实践基地等方式来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实用性人才。
打造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正确的建设思想指导下,动态的科学管理保证课程建设良性发展,健全的发展性评价机制监控课程建设质量,结合校情制定正确的精品课程建设方略,有效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效益的提高。
自2000年8月至2003年4月我们对168例(174眼)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经观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为新升格的医学专科学校,在认真分析新形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人才需求的社会调查,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招生宣传与咨询,拓宽生源渠道;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开设符合社会需求的新专业,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在教学中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突出技能和能力培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三段四点式"教学模式改革,建立与完善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坚持以就业促招生,建立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