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温带地区动物的免疫功能常表现出季节性变化.本研究以捕获于2014年秋季、冬季和2015年春季、夏季的雌性黑线仓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后足垫的肿胀程度反
【机 构】
: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曲阜273165;山东省泰安第十四中学,泰安27103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带地区动物的免疫功能常表现出季节性变化.本研究以捕获于2014年秋季、冬季和2015年春季、夏季的雌性黑线仓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后足垫的肿胀程度反映细胞免疫能力;注射抗原匙孔血蓝蛋白(KLH)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HSA)方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IgM的浓度,反映体液免疫功能;检验冬季免疫功能增强假说.体重、肥满度、体脂总重和血糖水平夏季最高,体重、体脂总重秋季最低.白细胞总数冬、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反映细胞免疫能力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反应夏季显著低于其他季节.胸腺和脾脏鲜重无季节性变化.注射匙孔血蓝蛋白(KLH)后5天,秋季IgG浓度最高,但IgM浓度降至最低.体脂总重和血糖水平与PHA反应负相关,但与IgG和IgM浓度均不相关,表明能量贮存影响细胞免疫但对体液免疫作用很小.瘦素水平春季最高,与IgM显著正相关,但与细胞免疫不存在相关性,暗示瘦素可能对体液免疫具有增强作用,但对细胞免疫没有作用.皮质酮水平冬、春季最高而秋季最低,与IgG或IgM浓度显著正相关,但与细胞免疫不相关,说明皮质酮可能对体液免疫具有促进作用,但对细胞免疫无影响.总之,黑线仓鼠免疫系统的不同成分表现出不同的季节性变化模式,白细胞总数、细胞免疫和IgG水平季节变化支持冬季免疫能力增强假说,而免疫器官、白细胞总数、IgM浓度的季节变化不支持该假说.
其他文献
食肉动物是生态系统中关键的功能类群,探究顶级捕食者和次级捕食者的种间作用和共存机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生态系统变化和物种种群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是目前全球大型兽类种
控煤是实现碳排放达峰的重要举措之一.以现价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为起点,分析了东京都及其周边区域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制造业用煤与发电用煤的历史沿革,总结相关经验,为上海市
为探讨噪音刺激对中缅树鼩行为、学习记忆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将中缅树鼩在噪音0 dB、40 dB和80 dB条件下持续刺激8h,连续28 d,测定其体重、摄食量、Y型迷宫正确反应率和行为变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幼仔快速生长发育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种群长期保存的生存策略(胡锦矗,2001).大熊猫幼仔的体重是衡量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
中国是鼩鼱科物种十分丰富的国家,已知有12属61个物种在中国分布,并演化出多种生态适应型.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纹背鼩鼱、云南长尾鼩鼱和蹼足鼩3个物种的心和肺组织
为探究冷驯化条件下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白色脂肪组织(WAT)和褐色脂肪组织(BAT)的差异代谢物变化,本研究采集对照组和冷驯化28天组中缅树鼩的WAT和BAT,采用非靶向代谢
肿瘤微环境已经成为抗肿瘤研究的重点,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点在于"整体性"、"平衡性"、"多系统、多靶点",其与肿瘤微环境的基本特点相似,因此在理论方面从阴阳学说、气机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