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a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材料】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2016年10月2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热点分析】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对于加强传统教育,增强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红军长征是初中历史学科的一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也是近几年中招考试的重点和热点内容。试题多以时政热点材料为载体,注重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突出对学生提取信息、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考查。因此,在2017年中考备考中对本专题的复习要特别关注长征精神与加强青少年爱国教育的结合点。
  【知识链接】
  红军长征
  1.直接原因(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时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3.重大事件:
  (1)1934年10月,开始长征。
  (2)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
  (3)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
  (4)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5)强渡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6)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镇。
  4.转折: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地点:贵州遵义。
  (3)内容:会议纠正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长征的意义:
  (1)历史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有利于人民武装的发展和壮大,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2)现实意义:长征途中所表现出来的不怕困难、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长征精神,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试题预测】
  1.一位美国记者曾经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轉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A.井冈山会师B.红军长征
  C.挺进大别山D.秋收起义
  2.“马嘶人叫号角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诗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
  3.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 )
  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4.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三大主力会师于( )
  A.会宁 B.吴起镇 C.腊子口 D.延安
  5.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6.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
  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
  7.“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是1935年10月毛泽东途经六盘山时所作的一首词。词中“屈指行程二万”指的是( )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D.红军的长征
  8.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叙述不准确的是( )   A.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B.解决了张国焘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C.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9.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如右图),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瀑布)。你认为贵州省这栋房子能够成为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
  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D.洗刷了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屈辱
  10.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力量之源。下列不属于长征精神的是( )
  A.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B.患难与共的团结协作精神
  C.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为人类和平正义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11.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二:如图
  (1)材料一中的诗是谁写的?诗中提到的“远征”起止时间分别是哪一年?
  (2)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大渡桥横铁索寒”与红军“远征”途中的什么事件有关?并指出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用图中地点代号作答)。
  (4)“远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并指出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理位置(用图中地点代号作答)。
  (5)诗中后两句涉及的主要史实有哪些?
  (6)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他们会师在哪一省的哪一地区?
  (7)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什么?
  (8)毛泽东说:“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的。”请你说说,长征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9)根据材料一中的诗句分析,红军“远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10)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参考答案
  1.B 2.B 3.A 4.A 5.A 6.D 7.D 8.B 9.B 10.D
  11.(1)毛泽东。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2)长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3)飞夺泸定桥。A。
  (4)遵义会议。毛泽东。C。
  (5)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
  (6)会师在甘肃省会宁地区。
  (7)四渡赤水河。
  (8)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的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支持;等等。
  (9)可从行军路线、食物、自然环境等情况来说。例如,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条件等。
  (10)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團结协作、同敌人斗争到底的集体主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其他文献
因为人手不够,2002年,刘霞和丈夫在四川仁寿县龙正镇开了一家“没有收银员、顾客自助给钱”的诚信面馆。15年来,刘霞夫妇虽然收到过假钱、残币,但这种情况很少,基本上没人不付账。  其实,类似诚信面馆这样的“顾客自助给钱”的店铺摊位,在媒体的报道中早已不鲜见。无论是報纸杂志、小商品、蔬菜摊还是早点摊,在无人守摊经营的情况下,非但没有出现有人偷拿、不给钱或少给钱现象,消费的男女老幼反而都很自觉地按标价
【题型特点】  案例分析题是中考的常见题型,着重考查考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方法】  要解答好案例分析题,需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找准法律依据。案例分析,重在分析。用什么分析?必须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法律的有关规定。  2.依法公正评判。认真阅读案例,运用所学过的相关法律知识对案例中当事人的言行进行评判。  3.指出法
2008年中国大事不断,喜事连连。如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我们也将迎来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了搞好中考历史复习,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较为重要的2008年周年纪念事件。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100多人,出使西域。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两次世界大戰”专题在中考中考查的频率很高,这个专题的主要考点有:“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慕尼黑会议、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华盛顿会议和《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下面笔者以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和期末试题为例,对本专题中易错的考点进行解读。  一、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的组成国及地理位置  例1(2016·
★3月20日起微博客服务提供者将建立辟谣机制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月2日公布《微博客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将于3月20日起施行。规定提出,微博客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辟谣机制,发现微博客服务使用者发布、传播谣言或不实信息,应当主动采取辟谣措施。  ★文化部严查恶搞《黄河大合唱》等红色经典视频 针对近期媒体曝光的恶搞《黄河大合唱》等红色经典及英雄人物视频的问题,文化部高度重视,立即部署查处工作,排查
综观2013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B卷,在题型、题量和分值等方面延续了前几年的风格,保持了稳定性、连续性。然而,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试卷坚持稳中求变,积极创新,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坚持贴近学生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对接国家生活  2013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B卷,在选材上或立足学生生活经验,挖掘学生身边素材,或联系近期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热点,紧
【热点点击】  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实现“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城乡居民两项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4.49亿人,加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计
曾宪军,黑龙江省延寿县加信镇加信村党支部书记,他是一位既普通又让人崇敬的村支书,一心扑在加信村社区建设上,也是一位即率直又甘于奉献的当家人,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家庭还重。天不言自高,地无言自厚。  加信村有5个自然屯,1861户村民,5087口人,耕地面积21222亩,其中水田面积21222亩。由于农业基础十分薄弱,集体经济底子薄,久外债2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自1988年上任以来,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博会在中国上海隆重举行,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仔细阅读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思想品德及文综试题,我们发现,许多地方在命题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关注这一时政热点,好题精彩纷呈。认真研究、分析这些试题,我们既可以从中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思路,探寻中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也可以系统地掌握课本相关知识,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2010年各地有关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及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国家为了大力发展农业,带动农民致富,近些年来逐步鼓励成立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目前,经农业部确定的家庭农场有60多万个,而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约有217万余家。不过目前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发展及对个体农户的服务效果不尽人意,各地区的发展也遇到不同程度的瓶颈,这其中在农资、农机、农技、农服等方面表现的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