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丢了吗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日,春暖花开,几位老朋友相邀到郊外踏青。大自然真令人莫名其妙。不久前,几乎还是一片萧瑟,而今却已柳绿桃红。难怪古人说,“二月春风似剪刀”。在城里闷的时日太多,山野里走走,心情格外舒畅。心情好,话就多,话题也扯得远,古往今来、天上地下、五湖四海。众人谈兴正浓时,一位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诸位,在这世上,什么东西是不会丢的呢?”
  心思正随春风飘舞,冷不防冒出这个问题,众人一时间语塞。不一会儿,大家七嘴八舌答开了:“家不会丢。”“老婆不会丢。”“魂儿不会丢”……那提问的朋友脑袋像拨浪鼓,摇个不停。有人急了:“你说啥不会丢?”提问的朋友慢条斯理地道:“我,也就是自己,不会丢。有谁听说过丢了自己呢?”吾觉得似乎有理。神经正常的成年人,丢了啥也不会把自己丢了呀!按一般人的理解,“丢失”,意味着某物、某人与一个主体分离,主体寻而不得。我就是主体本身,我当然不会寻不得自己,自然也谈不到“丢失”了。
  不料,一位被大家称为“夫子”的朋友,不认同这个答案:“谬哉斯言!失者,不知其所在矣。今天不知自己所在的人还少吗?”吾闻言甚诧:“夫子,请赐教,愿闻其详。”夫子说出一大番话来。
  且不说得意忘形者一类。生活中,也不乏失了自我者。有一位女士,当姑娘时,里里外外替父母分劳,挑水、买菜、缝缝补补、照顾弟妹。待到出嫁后,不但把丈夫的吃喝穿戴想得周周到到,从祖父母到公公婆婆的生活起居,也安排得井井有条。煎药端汤,从不言累;洗涮倒便,从不嫌脏。有了孩子,更添数不清的事情,她一人全担了起来。遇上大事小情,听公婆的,听丈夫的,听孩子的,似乎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纵有委屈,也不声不响,总是默默承受。可是换来的,却是许多的“不公平”。渐渐老了,雪染双鬓,便不时露出几分茫然。夫子最后曰:“在日常生活中,忘我,当然不失高尚;可我是全忘得了的么?平日忘我,待偶然想到自己时,便不知所在了!这岂不是丢失自我了么?”
  众人若有所思,但未置可否。吾看看远处绵延的青山,抬头望望晴空中的一轮艳阳,似乎感觉到一点什么。可这点感觉,像水中的点点波光,闪闪烁烁,时有时无;又像春风中的丝丝柳絮,飘飘扬扬,很难抓住。
  春游已经过去了好些日子,可夫子的一番话,仍在吾心中挥之不去。想来想去,剪不断,理还乱。
  有时觉得,夫子的话颇具深意。吾一生中,特别是中年时,生活里曾偶感“失落”。当然,不是事业,也不是工作,而是日常生活。吾深觉欠父母多矣:父母是手艺人,为养家糊口,一年四季夜以继日地劳累奔波,将吾培养成人,真可谓茹苦含辛,耗尽心血;欠弟弟妹妹多矣:儿时,特别在那几年自然灾害时期,姊妹相濡以沫,手足情深。为吾安心在外求学、工作,他们在双亲膝下尽孝。而今双亲仙逝,吾理当“长兄为父”,尽到责任;欠妻子多矣:结婚时,吾一人漂泊塞外,一无所有,除了清贫和劳苦,吾没有给妻子添别的什么,有了一双儿子,吾在外工作、求学,里里外外、老老小小,全扔给了她;欠岳父母一家多矣:是他们接纳了吾这片天边飘来的落叶,帮着垒起一个小窝,什么时候有难处,他们就会在那时出现;欠儿子的多矣:他们幼时,因吾手中拮据,很少穿上像样的衣服,跟大人一样粗茶淡饭。吾长年在外,与他们离多聚少,别说教育,就连亲情也难得享到;欠朋友多矣……吾像一个永远还不清欠债的人。
  吾之身心,分一块孝敬长辈,分一块报答亲友,分一块补偿妻儿……吾在哪里?心情好时,尚觉得没有什么,似乎一切本来就是这样的,本来就应该这样的。可偶遇心烦之时,便感到吾谁都欠,可谁欠吾呢?谁都应该从吾身上分走一块,吾何存?这岂不是“失”了自我吗?吾曾经痛苦过。
  的确,工作时无我,生活中又无时无处不在将自己一份一份地用去报答、偿还,没了“我”。这大概也是一种忘我吧。可“我”是不可能总忘、全忘的。当有时想到我时,我却都被分掉了。不知我在哪里,寻而不得,确有失我的惆怅迷惘。
  看来,夫子之言是有道理的,“我”会丢。
  但是,翻来覆去细细想想,又觉得吾似乎没有丢,至少没有全丢。何谓我?“我”,一曰肉体,二曰精神。肉体、精神不可分,二者一体方成为人。但显然,吾辈议论的是否丢失自我,非指肉体而谓精神矣。谈到人的精神,那就太复杂了。古今中外,谈论精神的书,可谓汗牛充栋,绝非一篇小文章,也非吾之力能说出一个子无卯有的。窃以为,吾等的议论,当不以生理意义而言,因为从生理上讲,精神伴肉体而生、而存,一个人只要活着,就不存在丢失精神自我的问题。吾等的议论,似乎乃主要就一个人生活的价值而言。
  一个人生活的价值,关系到为什么活着的大问题。不客气地说一句无遮掩的大白话:从根本上说,人是为自己活着的。但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是孤岛上的鲁滨逊,不能一个人自己活着。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才能实现。故,人活着就包含了复杂交叉却又有所不同的两个方面:为自己活着和为他人活着。这里,暂且不论信仰、理想之类高层次的话题,仅谈谈日常生活。
  人首先是为自己活着的。吾拥护“忘我”,赞成“无私”。在事关民族大义、国家安危、信仰理想、救死扶伤等大是大非面前,理当舍生取义、无私无畏。但吾同时以为,在日常生活中,事事委曲求全,时时委屈违心,处处只有他人,那就不必。如果一个人活着,完全没有了自己独立的意志、人格、欲望,完全没有个人的趣味、欢乐、享受,那还有什么意思呢?一个人不能屈了他人,也不能太屈了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不要丢失了自我。
  人又是为他人活着的。人是社会性动物。吾想,如果人人都只顾自己活,那谁也活不了。人活于世,谁也离不了谁。有人说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人,即使是为了自己活着,也须为他人着想、做事。进一步而言,人不是为活着而活着的,要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窃以为,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服务,报答亲友的恩情,看上去是失了自我,其实正是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自我不仅存在于为社会、为他人的奉献之中,而且在奉献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吾虽经年累月忙忙碌碌,但从长辈欣慰的笑容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从晚辈健康成长的欢乐中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从亲友、他人摆脱危难的激动里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这时,吾不仅未失自我,而且踏踏实实地感到了自己的存在。
  如今生活中,只顾自己不管他人者,实在太多了。也许,吾议论“勿失自我”有点大不适时宜。不过,的确也有失了自我的人在,如夫子所言的那位女士。
  呜呼,知难,行也不易矣!有些道理,吾并非全然不知,可仍有时为丢失自我而苦恼,有时又会为找回自我而欣慰。大概,吾为凡夫,本性如此,无可奈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GE-Voluson 730筛查早中孕胎儿畸形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80例早中孕期妊娠孕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行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进行畸形胎儿筛查。结果:三维彩超筛
合理定位乡镇政府职能,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面临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目前各乡镇政府存在着职能“缺位”与职能“越位”的问题,与“越位”问题相比,“缺位”问题更加突出。    制约职能转变的四大因素    1.与事权不相称的财力  从襄樊市的情况看,目前乡镇的财力主要用于发放人头经费,干事的钱非常紧缺。在谷城县的10个乡镇中,仅有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系统回答了一
压力容器的破裂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要防止压力容器发生这类事故,必须了解它的破坏机理。根据压力容器的破裂特点,可将压力容器的破裂形式分为韧性破裂、脆性破裂、疲劳
陕南地区是指陕西南部地区,北靠秦岭、南倚大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由于地形陡、降水量大,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秦巴山区的经济发展,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
基于西方文论中的接受美学理论对古代文学研究的热潮在学界引人注目,特别是对《诗经》接受史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其所涉问题也千端万绪,因此也格外值得关注。较为常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