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应从细微之处着手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工作,每一个学校都非常重视,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品德养成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品德,能终身受益。笔者所在学校一直把做好德育工作作为进行优质教育的基础。所以,学校在德育工作中会更加注重细微之处的培养,在礼貌问好、轻声交流、衣着礼仪等日常行为细节中,能体现学生的修养,要培养学生从小拥有自己的良好品质。
  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礼貌问好
  作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以崭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做学生心灵的导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尊重学生的人格,指引学生的发展方向。同时,要有教学相长的意识,与学生同学习,同进步,共发展。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儿童,理解儿童,引领儿童,做他们的同路人。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榜样作用不容忽视,其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学生模仿的样态。我们学校通过“校长轮岗”在2015年1月调来一位新校长,他发现学生文明礼貌方面做得不够好,见到客人主动问好的不多;在班主任开会时,大家认为学生一直就是这样,辅导员也觉得经常提醒,效果不大。校长说:“这个现象怎样改变?就从我开始改变。”第二天开始,每天早上7点10分左右,他就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进校园,迎接老师上班。3年多来,天天如此,言传身教,现在从进校园开始,学生就会主动行队礼和问好。一切的“说教”,不如老师的“身教”。
  创设环境,培养学生轻声交流
  宁静可致远。当我们身边一片喧闹时,或许更多的是感觉浮躁。课间学生的大声喧哗,不仅影响了教室内的学习环境,也容易使学生静不下心来。作为小学教师,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困惑,甚至为了制止喧哗的孩子而大发雷霆,自己的声音盖过学生的声音,形成压倒性的势态,一下子教室内也许会安静下来;但过一节课,或过几天,又恢复原样。简单的操作,治标不治本,并不能持久地改善课间喧哗的现象。经常这么大声纠正,教师的咽炎、喉炎、失声等职业病也就离我们不远了。透过这些现象,我们要去分析其本质,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喜欢下课了大声讲话?可能是下课了,处于一个自由的环境,可以随心所欲地讲;可能是教室内较嘈杂,细声讲话对方听不到,所以也要提高音量。从这些角度来看,我们就更需要营造一个文明安宁的环境,以环境育人,以环境影响学生,使之形成好的习惯。
  良好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学校围绕“开展文明轻声教育”这一主题来创设园内环境,在楼梯、过道、活动室外墙等醒目处张贴文明轻声宣传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轻声细语好习惯的逐步形成。同时,针对小学生年龄小、容易受榜样影响的特点,学校多宣传文明礼貌的人或事,广大教师注重自己上课的声音,在学校多放一些轻音乐,有助于创设一种良好的情感交流氛围。制止学生大声喧哗,倡导轻声细语地谈话与其交流,而最妙的办法就是从教师开始,自己先做到轻声细语;对于大声喧哗的孩子,换以用手势及语言轻声提示孩子降低音调,小声和对方说话,如需要帮助,可以用小纸条或耳语的方式来求助。学生会有意识地去改变讲话的方式,把学校变为优美安静的校园。
  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衣着礼仪
  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吃穿不愁,但是小学生的衣着仍然存在着校服不整洁、衣服不合身、红领巾破损等现象,影响着学生的精神面貌。我们学校把学生衣着作为德育的重点工作来抓,但活动主要内容是进行家长衣着礼仪教育。学校聘请专业礼仪教师对每班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理解,我们的衣着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穿戴,这也是一门大学问,有着很多的讲究。这一门艺术是建立在穿衣人的年龄、身材及身份上的,是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阅历的呈现。出席不同的场合,应对不同的衣服进行合理的选择,选颜色,选款式。
  从少年儿童的角度来看,衣着简朴大方、美观得体即可,能够体现小学生的活力。现在好多学校,提倡学生在校时间穿校服,春夏秋冬都有,笔者觉得值得提倡。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减少学生之间盲目攀比的发生,也让整个校园看上去更和谐,活力四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周末时,可以随着自家的实际情况,遵从孩子的喜好,配一些色彩协调、简洁大方的服饰。比如,男同学要注意卫生,干净、整洁是原则,不必追求名牌和优质的布料。发式以学生头为好,不留长发,鞋袜要常换,不能有臭味。女同学的打扮不能成人化,要清新自然,打辫子或短发,不留披肩发,更不能画眉或抹粉,不穿高跟鞋,以平底鞋和运动鞋为主。通过对家长的教育,全校学生衣着有了显著的改变,学生进校展现出健康活泼的精神风貌。细微的衣着礼仪教育,可以改变整个学校学生的精神面貌。
  结束语
  小学德育工作应从细微之处着手,因为细微之处显精神,德育之重在细微处,细微之处显力量。作为小学德育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实践中,应当注重在细微之处对小学生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在愉快的教育活动中发现更加美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黄海明,解秀华.“微善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家,2017(34):64-65.
  [2]馬明辉.细节——学校德育教育中的独特魅力[J].写作(下旬刊),2016(10):81-83.
  [3]关巍.优化细节提高德育实效[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4):23.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德兴小学)
其他文献
表演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主要是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孩子们能够按自己的理解,运用声音、动作、手势、表情等非言语手段来扮演各种角色,表现故事。表演中
教育部全面推行责任督学制度,提出“让每一所学校都有督学”已近10年.开始阶段一些地方不了解督学的意义,害怕督学检查.随着人们日益重视教育,加上学校的责任事故频发,地方政
摘要:小学阶段是奠定学生语文思维及其自主性等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所以,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的构建也成了教育者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开放式”课堂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依据,然后从“教学观念、多媒体教学法以及实践教学”这三个层面阐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到以“学生为本”,真正将教育的成果落实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上来,是每个教师不断探索和追求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落实新课程观,是做好创新教育的前提;把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立足实践,是落实创新教育的重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管理的艺术,要对整个班集体进行管理,而班级整体的管理质量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因此,本文拟对如何加强乡村小学教师的管理能力进行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乡村教学;小学班主任;管理方法  身为一名乡村小学班主任,就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增强对班级的管理能力。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做到了解学生以及班级的动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合理化、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充分利用班级中的班干部资源
摘要:随文练笔依托文本,伴随阅读过程,内容简短,以“短平快”的训练方式,达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教师启动思维,因文而异,挖掘教材练笔点,拓展练笔空间,为学生广开“写”路。  关键词:随文练笔;言发有趣;言叙有法;言抒有情;言述有序  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正悄悄从语言理解向语言运用转变,有效的“随文练笔”设计成了语文优质课的重要标识,课标也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多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语言文字材料,多渠道进行
针对辽河油田天然气利用工程具体情况,提出了天然气管道工程的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系统构成及功能。对SCADA系统、调压橇、火气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计量系统、控制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