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peng1986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业是国家稳定发展的根基,在新技術、新方法不断爆发的信息时代,我国农业发展也在向着现代化方向前进,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化农业的概念包括了高科技化农业、多功能性农业、市场化农业和两型农业等许多高新技术农业形式,是农业信息技术化发展的总称。然而在目前的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制度和技术应用上的不足,本文将通过对农业经济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总结出实现现代农业的方式方法,从而实现现代化农业稳定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现代农业;发展方式
  我国长久以来的农业发展都是以粗放式农业为主体,粗放式农业虽然在过去较符合国情,但是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也有许多弊端。尤其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粗放式、分散式的农业不足以支撑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体现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向着现代农业转变,不仅是农业增长特征和自然资源所决定的,还是在新时代、新发展下,农业经济的发展目标与国民经济协调融合的客观要求。
  一、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一)传统的经营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有阻碍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与传统的粗放式农业相对应的分散式经营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小于0.1hm2,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使得小规模、分散性的经营状态更加与时代脱节,不仅不利于现代农业的改革,甚至还会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分散经营所带来的农业经济投入高、收益少现象,使得单纯靠农业经济无法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其主要的经济来源需要依靠非农业产业的发展,这就使得在农业上投入的精力减少,同时由于经济收益的不足,会导致越来越少的人参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将损失大量高素质人才。
  (二)“科教兴农”计划实践过程中的不足造成负面影响
  自我国提出“科教兴农”战略计划以来,由于经验不足和相关计划设计及投入不到位,导致农业科研队伍无法真正投入运行和研究,尤其是省级以下的农业科研单位,几乎没有真正展开农业科技研究,处于半停顿的状态,其功能性和科研能力也十分微弱,对农业生产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农业科研队伍无法展开研究的原因,除了农业发展意愿的不足,还因为国家在农业科研上的投入经费严重不足。当前发达国家的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一般占到农业生产年总值的1%~1.5%,然而我国在农业研究上的投入仅占0.28%,农业投入的实际贡献率只有45%,这些因素对农业科研发展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转变。
  (三)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不足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
  20018年8月17—19日,由于温比亚台风影响,河南省土地受灾面积有301.9hm2,造成的粮食、房屋等经济损失17.3亿元。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除了自然灾害,人类对环境的污染也影响着农业的发展。由于工业的污染扩散转移到农田和粗放式农业生产积累的负面影响等,都导致了对农业发展的严重阻碍,由于艰巨的环境问题和人们缺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
  二、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方法建议
  (一)始终坚持现代化发展理念,坚定现代农业发展信念
  首先需要坚持“大资源”的理念,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其次要有“大生态”的理念作为基础,农业的发展要与环境保护协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是要树立起“大技术”的科学理念,将科学技术真正融合到农业生产与发展上,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切实发展农业经济。
  (二)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手段进行农业发展的改造
  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生产力,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主力作用,国家需要提高在农业科研上的投入,从而使农业科研具有资金上的保障。其次国家应该重视农业科研的开展和成果转化情况,相关政府部门加强与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对接,确保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能够有序开展,加大新技术及科研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从而在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真正起到助力作用。
  (三)以物质条件作为基础装备农业发展
  通过物质条件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装备,需要综合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对劳动生产率、土地资源利用率等相关数据进行实践提升,要重视化学用品的投入量和使用范围,增强农业生产的安全性。最主要是在综合提升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同时,要开辟出一条适合新时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特色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改革的开展。
  三、结束语
  粗放式的农业发展方式,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已经深入到农民的农业发展观念中,要想实现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通过先进高新科技技术、成果转化所带来的便利入手,打破人们的小农经济思维,从而通过每一小步的发展和积累,逐渐实现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是一场攻坚战,需要足够的耐心和长远计划,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不断探索挖掘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的融合应用,并将真正实用、效益显著的新技术和成果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成金梅.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2):4.
  [2]卢岩.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济[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3):3.
  [3]艾文安.转变农机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沙洋农场农机化发展思考[J].湖北农机化,2016(05):20.
  [4].全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在成都举行汪洋: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农业建设[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5(08):8.
其他文献
新会计制度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也面临着重大改革,为了保证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需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创新.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新会计制度下农村财务
烟田施肥是烤烟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施肥是否科学合理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形成产生直接而显著的影响。根据烤烟需肥规律合理施肥,肥料利用率高,能够获得较高的产质量水
摘 要: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是区域经济结构调节的有效形式。为此,本文结合农村土地信托流转相关理论,通过政策落实、法律制度完善等方面,探究财税金融合力助推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实践对策,以达到明晰农村经济开发要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财税金融合力;农村建设;土地信托流转  土地信托管理,是当代农村资源调控的主要手段,它不仅适应了新农村资产建设的基本需要,还很好地减少了农村开发带来的地区性经营压
摘 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便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且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本文对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并总结出体现国家关注程度、为农民权益提供保障和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三项作用,希望本文在为广大农村经济管理者提供有效帮助的同时,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助力。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
本文通过借鉴其他优秀民俗村的发展经验,结合永吉县兴光村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对该村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促进本村经济的发展,推动朝鲜族文
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对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其重视程度.本文从分析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入手,提出了当前我国林业生态
摘 要:随着城市化发展到达了城市更新和升级的时代,社会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建筑企业的重视。本文则根据当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施工管理问题,针对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为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施工监督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质量的程度,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严谨的施工管理可实现工程建设资源
摘 要: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因涉及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历来都是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搞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对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当前峨山县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中,对原始凭证这一最具法律效力的会计资料的质量得不到有效规范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峨山县登云社区近年来实行的原始凭证预审工作的实践,认为这一制度的实施对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提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质量具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提出了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为了保障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我们务必需要做好农村集体管理,并解决农村集体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在农村集体管理过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大型人类活动和生产生活污染等农村城镇化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农村城镇化环境保护问题的应对措施,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垃圾排放、建立合理有序的反馈式发展流程,因而是农村城镇化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循环经济;农村城镇化;环境保护  循环经济是指在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将人与自然、科技视为同一个大系统,转变传统的资源依赖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