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音体系内的和声基础比较r——以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与《勋伯格和声学》为例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波索宾的和声教学中,大小调体系和功能逻辑的连接贯穿始终,对后世和声学的研究无疑有举足轻重的贡献和意义.而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作为他的理论成果被后世称为最重要的现代音乐理论之一,这与他深厚的传统和声底蕴也是密不可分.笔者以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和勋伯格的《勋伯格和声学》(以下简称《和声学》)两本书为依据,对斯波索宾的和声思维与勋伯格的和声理念进行比较.力图逐本溯源,剖析斯波索宾与勋伯格在传统和声教学领域上的不同特色与理论结果.
其他文献
本文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为音乐学科教学的理论指导,将新的时代科技因素——音乐科技媒体软件作为施教工具,并加以具体的音乐教学案例分析,探究音乐科技媒体帮
欧洲启蒙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18至19世纪,随着此时启蒙思想不断深入人心,也开始日渐盛行客观、科学、理性、尚美之风气,改革与创新在此时成为主流.古典主义音乐在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