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行者:阿不 深入地:拉萨 居住地:四海为家,目前在重庆 深入度:两年内四次往返 后感受: 2004年6月,我第一次到达拉萨。绝对算不得早,谁让我年纪小。之后,我数次往返,除了这里特有的人文和藏传佛教独特的魅力让我欲罢不能。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找到了亲情。 第一次,2004年6月,川藏线骑行进藏 一个月后,我拜一位喇嘛为师,住在寺庙的两个多月中,过着出家人一般的生活。 路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者:阿不
深入地:拉萨
居住地:四海为家,目前在重庆
深入度:两年内四次往返
后感受:
2004年6月,我第一次到达拉萨。绝对算不得早,谁让我年纪小。之后,我数次往返,除了这里特有的人文和藏传佛教独特的魅力让我欲罢不能。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找到了亲情。
第一次,2004年6月,川藏线骑行进藏
一个月后,我拜一位喇嘛为师,住在寺庙的两个多月中,过着出家人一般的生活。
路上走了整整一个月,沿途的自然风光在我眼里完全属于审美疲劳,对我来说已经毫无吸引力。最初计划只在拉萨停留一个礼拜。拉萨,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我只是个过客。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认识了几个藏族朋友,接着又通过他们认识了一些在拉萨经商的外地人。这样一来,我再也不是和往常一样每天局限于转转寺庙、逛逛街了。更多的是到当地朋友家里做客,和他们一起到寺庙朝拜,到拉萨河边过“林卡”。是在不断和拉萨当地人的接触和生活中,我迷上了拉萨的一切。
在到达拉萨一个月后,我甚至莫名其妙地拜了一个哲蚌寺的喇嘛为师,住在寺庙的两个多月中,过着出家人一般的生活,通过对藏传佛教的深入了解,体会了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自己对佛教也从“信”转变到了“信仰”。10月底,因事必须返回。离开拉萨的时候,朋友们都来送我,师傅甚至拉着我的手叫我有机会一定要回拉萨看他。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一种期盼。
第二次,2005年1月,搭车背包从云南丽江进藏
在内地呆了不到三个月,藏族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藏历新年就到了。加上对师傅和朋友的想念,在经过短暂的考虑后,又出发了。
冬天的滇藏线到处是积雪和冰块,到达拉萨后已经狼狈不堪。冬日的拉萨异常寒冷,大多数朋友已经回到内地。而我,只有去哲蚌寺投靠师傅了,师傅家在拉萨郊区的堆龙德庆县,春节是和师傅在他家一起度过的。藏历新年普通老百姓家里法事格外的多。而师傅总有很多法事需要去做,于是我大多数时间和师傅一起往处跑,跟随藏族家人一起过春节,对藏区的依恋就更加深了一重。
第三次和第四次,2005年的5月和8月,我又两次通过不同的交通工具再次来到拉萨
这两次,又碰到了好多以前认识的朋友。这两次到拉萨,大多数时间还是待在拉萨市区,后来和朋友们一起又到了珠峰大本营等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期间有人离开,又有新朋友不断加入。
当再一次离开拉萨后,我怀疑自己中毒了。每次听到或者看到关于藏族的任何东西,我就会想到自己几次前往拉萨的一切。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会被吸引,是藏族独特的人文气息?拉萨的佛教文化?还是拉萨特有的一种江湖纷繁杂乱的江湖气?
曾经四次到拉萨,很多没有到过拉萨的人问我,这么频繁地来来去去,拉萨有这么好吗?我回答,拉萨很好,它很吸引我,每次离开它一段时间,我就会特别想念。也有很多到过拉萨的人跟我说,拉萨他去了一次就不想再去了。当我问起他们拉萨有什么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时候,他们大多只是回答拉萨布达拉宫很雄伟,拉萨寺庙很多等。和他们聊起西藏话题时,他们总能说出哪里风景好,哪里不值得去,但说起西藏民族、民风,他们知之甚少。
其实拉萨有的远远不止这些,只是有的人没有用心去体会罢了。
编者语● 知道阿不,是从很多旅行者那儿。很多人在很多地方见到过他,尤其是西藏。某种意义上而言,时间并不能完全代表深入的程度。状态和心境,才能传达出深入的层次。
其他文献
漫画/崔泓 游子生涯几十年,身影若飘飞风筝,故乡是一缕拴牢的丝线。每逢过年,我必回湖北大冶老家过。当年,要从苏州坐火车到南京,辗转下关码头,半夜迷迷糊糊登江申号或江汉号江轮,逆长江水而上,很慢。后来是汽车,提速不少。再如今是动车和高铁,更快。我深刻感受了四十年中国交通的变化,不断缩短游子与故乡年的距离。 往返期间,我一直有个“经典形象”:嘴叼车船票。我曾在一首小诗中写道:“左手提着苏杭/右手拖
最近在看的两本书都和动物有关。第一本叫《深海之下》,作者哈格罗夫原来是一位驯鲸师,在美国的“海洋世界”中工作。多年工作让他逐渐意识到,圈养鲸鱼海豚,让他们在海洋公园里进行各种表演取悦于人类,是一件很残酷的事。他投身于环保事业,并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这本书。在这本书的第八章,哈格罗夫写虎鲸人工受精的故事,写雌性鲸的阴道构造,也写怎样给雄性虎鲸取精,这一段的确让人感叹,人类真是万物之灵,掌握了丰富的生物
作为科技界最热的概念,5G技术在2019年的试商用,宣告了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5G一马当先将引领整个行业的变革。近年来,各大汽车与通信厂商都在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投入重金研发,纷纷成为布局5G网络的一员。要想实现理想中的车联网与无人驾驶应用,5G 技术就是不可或缺的,这将是驱动传统车轮迈向一个完全不同的崭新时代的重要动力。车联网成5G技术典型应用 车联网被视为物联网体系
TNS(The Natural School) 实体为小毛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小毛驴与他的朋友们(环保参与者、户外运动专家、语言/心理学教师等)发起,旨在以自然为课堂、为师、为材,依托田野科学、户外运动,研创多元化的教育模型与课程体系。 TNS在昆明投建了西南地区最大、国内第三大攀岩场,今年5月在此举办了首届云南攀岩赛。TNS和深圳登协、红牛、央视5套、龙湖地产、香港绿地、金牛小学、深圳万科
这款设计的名字十分质朴,就叫“滑板车”。有了它,成年人同样能体验孩子那样四处随性滑行的乐趣,而不用担心小伙伴们会嘲笑你“拐啦拐啦”。这部现代感十足、大尺寸的后蹬式滑板车装置有一个电动发动机,可以提供相当长距离的推动力。不仅如此,它的前轮就是一个发电装置,在“后蹬”模式中可以为发动机提供补充能源。这款滑板车的创新功能还包括:踏板可以分开变成三轮,以提供更高的稳定性;体积小、功能多。它是炫酷、灵敏的代
左旗到吉兰泰的公路非常好走,到吉兰泰沿路问了两个人,一位农民伯伯,一位碱厂师傅,虽然他们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进沙漠,但都给我指明了进沙漠的下道点。 这个下道点就在碱厂厂区的东缘,有一条沙漠路直接插入乌兰布和,但走了五公里后,我视野里依然看不到期待中的沙山群,而在我的左手方向,也就是北方,则有一条条还算高的沙山与沙丘,于是我禁不住沙山的诱惑,掉头返回,我很担心那条沙漠路直接到乌海。 回来后进入碱厂区
创立于2006年的中国户外金犀牛奖已经完成了前一个十年,进入了第十一个年头。 攀登一直是户外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也是金犀牛奖中专业性较强的奖项。十年来,以阿尔卑斯方式自主攀登的中国顶尖攀登者们,不断创造着新的纪录。同样,本届的提名项目仍然集中在未登峰与新路线。 古奇志在本届的攀登奖中有四川幺妹峰新路线和法国马特宏峰登顶两个项目被提名,难度和价值都足够分量,导致在公众投票阶段很多人都产生了“
这是我见过的最不一样的学生,他叫杰里米。当我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我就认为他不适合做我的学生。他不但身体扭曲变形,嘴里还会不断地流口水,而且他的反应也非常迟钝。 “你们意识到了吗?杰里米,这个……可爱的孩子,他和别的孩子有些不一样!”我对他的父母说,“你们是不是可以考虑送他去特殊学校?在这里学习或许对他来说并不公平。” “是的,我们知道他有些不一样,但我们允许他和别人有些不一样,我们认为他可以在
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参加此次比赛的11位船长集体亮相,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47岁,他们无一不是国际帆船界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每个人都曾有着耀人的显赫战绩,古铜色的皮肤和健美匀称的身材以及脸上的和煦笑容,让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种来源于帆船运动的独特魅力。 简单进行了一些上船的安全培训后,主办方安排了第五人上船的顺序,当天的比赛共六轮,我很’幸运’地成为了11名第一轮上船的人之一。简单午饭后
初起的月光在身侧高大的山崖上投下了神秘的影子。 仰面躺在沙滩上, 满天星斗, 让自己融化在夜空和湖水之间。 野营和帐篷没什么必然的联系,开着自己的房车房船去国家公园,白天旅行看景,等夜幕降临,游人散尽,天地间只有你自己的时候就地扎营,大自然的环境里有着现代生活的享受,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格林峡谷(GlenCanyon National Recreation Are8)是我最爱驾驶房船去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