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语文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li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班化语文教学评价的魅力在于:我们自主地发挥,让学生有发展表现自我的空间;小班化语文教学评价的美丽在于:老师能顾及到每一个孩子,让学生表现更加出色;小班化语文教学评价的精神在于:培养孩子的自主自立自强和互帮互助的精神。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一、精心布置,营造和谐评价氛围
  教室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活动。经过多方考虑研究,我们把教室的每一面墙都变成营造文化氛围的阵地,让一面面“文化墙”使学生时时感受着高雅的艺术气息,引领学生去发现美、追求美、展示美。如每个班教室后的黑板报,就是一块传递文化的沃土,每期健康向上的内容,美观创新的版面,不断滋养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在每个班级北面墙壁上设置了“成长的足迹”、“快乐哆来咪”、“艺海拾贝”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南面墙壁上的“我们一起飞”评价栏,依据学生平日的表现评出“每周明星”,把照片张贴在评价栏里。为了让教室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全校师生自愿捐献图书,成立了“读书角”,并制定了图书阅览制度,定期开展“读书小博士”评比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同时还拓展了学习空间,使学生们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让教室成为智慧的乐园。我们还让教室成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室后左角小书柜陈列了学生们的作品,有读书宝典、优秀作文、手抄报等。同学们踊跃展示自己的才华,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浓郁的文化氛围,幽雅的读书环境,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培养了学生的优良气质,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巧妙渗透,构建人文语文生命课堂
  要营造一个温馨、民主、活泼的人文生命课堂气氛,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小班化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儿童时时处于充满爱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中,自觉主动地授受教育、获得知识、愉悦身心。这也是我们努力构建人文语文生命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以诚挚的态度对待学生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信任、鼓励、期望,而带来了孩子的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在自己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中来。
  2.以热情的语言鼓舞学生
  在“小班化教学”中,我们选用了对学生充分信任、充满感情的“谈话式”语言,采用许多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新用语,提问时可以采用征求的口吻。比如说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生字的初识部分,老师可以对学生说:“老师发现有几个词语特别难读,有哪位同学愿意告诉大家呢?”学生回答正确了,教师及时地肯定并表扬:“真棒!愿不愿意当小老师,告诉同学你是怎么学这个词的?”即使是待优生,他们可能在表达能力上不如其他同学,但只要有进步,哪怕只有一上点,老师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在课堂上,教师时时用语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们敢想敢说,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热烈。
  3.以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
  评价时,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是加倍关注。首先,着力培养他们的成功心理、自信心理。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我能行”。其次,教师热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他们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鼓励他们“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他们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哪怕是问题提得不对,也首先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这样,创设了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学生们树立了学习信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课堂的乐趣。
  三、精心设计,尽显语文评价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全面而科学的规划,是我们对学生语文学习进行评价时必须牢牢把握的依据和准绳。围绕着“三维”评价标准,我们设计了基础知识评价卡(识字与写字)、美文阅读评价卡(阅读)、进步性评价卡(写作)、特色性评价卡(写作)、群体性评价卡(写作)、口语交际评价卡(口语交际)等类型的评价卡。
  1.基础知识卡。根据新课程提出的新的培养目标及教材的特点,我们设计并应用了基础知识卡,对识字、写字方面按周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基础知识卡,对学生的课内识字、写字要求以及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的收获作出考察评价并反馈给家长,以谋求尽快夯实基础。
  2.美文阅读卡。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关注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强调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重视加强语言的积累。因此,在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中,我们设计了“美文阅读卡”。目的是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学生阅读,鼓励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并及时和学生共同讨论阅读的方式和方法,展示学生“新闻记者”的收获,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根据语文课程的开放性,我们开展了周周新古诗、周周新故事、周周读后感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些活动都要在学生自我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组内检查与教师抽查,做出评价并及时奖以“小喇叭之星”、“背诵大王”、“故事大王”、“识字小博士”、“读书笔记小能手”等奖卡。
  3.作文训练评价卡。根据《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我们采取了进步性评价卡、特色性评价卡、群体性评价卡三种形式进行评价,并将每次评价所涌现的有进步的、有特色的作文展示在墙报上,以供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同时我们邀请家长来参观,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
  4.口语交际评价卡.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答的能力,培养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口语交际的素养。因此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评价也显得很重要。我们在平时设计了朗读、复述课文、情景说话、口头作文、听说回讲、辩论比赛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同时结合课文中的口语训练内容开展活动,确保每周进行一次评价,针对评价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及时发出“最佳口才”等奖卡。
  在评价卡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逐渐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学习兴趣也浓了。主动学习的激情更高了。评价卡的实施,有效地调动了各个环节的积极因素,使得教、学、评得以很好结合,形成合力服务于教学。
其他文献
说话还用训练吗?只要不是哑巴,谁不会说话?然而真正称得上会说话的,是能用标准的普通话、丰富的词汇、流利的语句来表达明白无误的思想内容。而这一切,不经过系统的、反复的训练是难以达到的。然而现在多数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注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题的解题能力,这是无可非议。同时,学生的作业负担沉重,还要参加“基础班”、“补课班”等等。一位学生曾对我说:“老师,我们的作业负担太重了,每天都要做到很晚,
期刊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恰当的问题,让学生达到“愤悱”状态,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去尝试、去猜测、去实验、去发现,直到反思、拓展问题。本文就概念、定理、公式、例题及实际问题等不同的具体的教学材料设计成尝试、猜测、实验等探究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跳起来摘桃子”。  一、概念的探究性学习  概念的形成
期刊
情境教育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通过创设一种以美激趣的教学情境并与亲和的人际情境交融在一起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使他们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使儿童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从而促进儿童潜能的开发与良好个性的发展。  情境教学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使儿童获得探究、审美、创造的乐趣的情境,使教学真正成为得到儿童认同,获取积极情
期刊
摘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课堂教学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培养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大胆探索解题思路,勇敢地提出新解法。  关键词:智力 创新 思维 兴趣 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