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肥胖、孕期过度增重对子代代谢特征的影响及机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孕前肥胖、孕期过度增重对子代代谢特征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和嘉兴市秀洲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孕妇及分娩的单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经筛选后共有2 000例孕妇及其新生儿进入该次的研究中。按照孕妇的孕前、孕期体质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 576例孕妇均为孕前、孕期体质量正常的孕妇,观察组424例为孕前、孕期体质量超重的孕妇。比较两组新生儿瘦素、血脂、血糖(FBG)、胰岛素水平(FINS)及下丘脑瘦素受体(OB-Rb)、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基因表达、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

结果

研究组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和孕期体质量[(30.91±1.86)kg/m2和(21.25±2.61)kg]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26.87±1.05)kg/m2,(14.57±1.36)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72,P=0.013;t=9.786,P=0.001)。研究组新生儿瘦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1.23±0.29)ng/mL,(0.65±0.16)mmol/L,(1.40±0.24)mmol/L,(0.76±0.13)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63±0.11)ng/mL,(0.38±0.16)mmol/L,(1.13±0.32)mmol/L,(0.56±0.09)mmol/L],且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1.26±0.17)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26)mmol/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01,P=0.010;t=7.329,P=0.019;t=5.734,P=0.030;t=9.387,P=0.001;t=8.072,P=0.008)。研究组新生儿SOCS3mRNA、OB-RbmRNA表达[(1.44±0.29),(1.33±0.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33±0.19),(0.50±0.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87,P<0.001;t=11.037,P<0.001)。研究组的FBG、FINS水平[(22.06±3.94)mmol/L,(20.02±4.61)mU/L]明显高于对照组[(11.73±2.92)mmol/L,(13.31±3.43)mU/L],IRI(19.79±6.29)明显高于对照组(6.96±2.52),而ISI(-6.07±0.32)明显低于对照组(-4.98±0.3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33,P=0.001;t=4.498,P=0.027;t=7.352,P=0.002;t=8.244,P<0.001)。

结论

孕前肥胖与孕期过度增重会提高SOCS3基因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影响子代STAT3-SOCS3-瘦素/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收集中耳毛状息肉临床病例,总结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中耳毛状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3例、男1例,左耳2例、右耳2例,年龄1~59岁。分析患者的CT、MRI影像学资料和对应的临床表现。结果中耳毛状息肉蒂部位于鼓室1例,位于咽鼓管骨部2例,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患耳反复流脓;蒂部位于咽鼓管咽口1例,突入鼻咽腔,表现为
目的初步探讨3D打印模板辅助插植近距离治疗在髂血管旁孤立转移淋巴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8—2020年间就诊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的12例患者,应用3D打印模板辅助插植近距离治疗,处方剂量20~30 Gy 1次。疗后前3个月每个月复查CT,3个月后每3个月复查CT,评价治疗局控率、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和随访,1、3、6个月淋巴结达完全缓
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服务模式的持续改进,传统的医疗服务供给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且存在人力资源短缺、财力物力资源投入不足、信息技术能力不强等问题.“互联网+”远程团队式医疗服务模式能有效整合县域医疗机构的人才资源,助推双向转诊;提升信息化整体水平方便群众就医;使医患沟通对称,增加医患沟通时间,节约医疗资源.本项目通过定性研究方法构建理论模式,并依托微信平台在恭城县展开模式运行试验,设立预约就诊功能、双向转诊功能、健康体检功能和在线咨询功能,极大提高了县域居民的医疗
目的分析心脏搏动对射波刀肺部动态追踪肿瘤位置不确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肿瘤位置距离心脏位置较近的患者,导出其肺部动态追踪系统采集的治疗过程中的肿瘤运动位置曲线。对导出的肿瘤运动位置曲线进行滤波分析,将<1 Hz的呼吸运动波形和>1 Hz的心脏搏动波形进行分离。依据患者的滤波结果,按是否存在>1 Hz的心脏搏动波形,将患者治疗追踪数据分为两组。依据治疗时追踪系统采集的X线影像数据,比较两组治疗分
MRI技术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因此MR引导下的放疗现已成为放疗领域的热点研究工作。放疗中精确勾画靶区是非常关键的,目前多为手动分割,耗时、主观且缺乏一致性,自动图像分割可以在不降低分割质量前提下提高效率和可重复性。本文综述了在放疗中MRI的自动分割方法,对不同放疗部位包括前列腺、鼻咽癌、脑部肿瘤以及其他器官,就自动分割目标、挑战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