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鼠老师“故事课”之七月故事:在公益广告中,寻找爱与感动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uotr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公益广告,就像是一面镜子,我们总能从中窥见自己的人生,领悟生命的奥义。不知从何时起,一提起泰国的公益广告,人们就会想到“走心”二字。靠情节和情怀取胜的泰国广告,一直都是广告界的一股清流。今天,鼹鼠老师选取了四则泰国公益广告,去看看里面都有哪些故事。

豆芽引发的梦想


  广告的主角是一对朴实无华的卖菜母女,细心的女儿观察到隔壁摊位的豆芽卖得好,就跟母亲建议种豆芽来卖,母亲虽然迟疑,但还是温和地對她说了四个字:我们试试。
  第一次失败了,女儿很沮丧,妈妈心里也很难过,可面对孩子时依然一脸自信地说:“没关系,我们再试试!”只有四年级水平的母亲识字不多,但还是专门找了一本介绍豆芽种植的书来读。她们在书中寻找答案,找到了改进的种植方法,小女孩兴奋地问母亲:“我们这次能成功吗?”母亲笑着充满力量地回答:“我们试试!”
  第二次又失败了,母亲看着局促的女儿,收拾了自己难过的心情,又说出了那充满魔力的四个字:“我们试试!”
  母亲受到漏雨的房屋的启发,收集了许多废弃的塑料瓶,并在塑料瓶的一侧戳了许多小洞,做成了一个自动浇水的装置。终于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下,她们成功地种植出了豆芽,女儿看着长出的豆芽,简直乐开了花。此时,母亲问她:“我们要不要试试种点别的?”小女孩肯定地回答:“我们试试!”
  这则公益短片由真人故事改编。小女孩的原型名叫Netnapa Saelee,如今她已顺利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在瑞典从事研究工作。而只有小学学历的母亲,正是靠着天天挂在嘴边的“我们试试”给予了女儿无穷的鼓励与智慧,最终培养出优秀的女儿。
  素材运用方向:母亲的那句“我们试试”就像是一剂神奇的养料,让孩子有了一次又一次尝试的决心和信心,从而不懈努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正如广告里所说的:家庭教育才能激发学习的无限潜能,看似简单的“我们试试”,背后却蕴含着父母的无限智慧,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励和保护了孩子的无限好奇。适用于“藏在我心中的那句话”“梦想”“智慧”等文题。

因为她是我妈妈


  主人公叫巴乍,是一所小学的普通老师。他的母亲患有失忆症,为了照顾妈妈,巴乍每天去学校上课时,都带上妈妈,让妈妈坐在教室的后面。
  孩子们的好奇心总是强烈的,上课时也难免会因此而分散注意力。对此,家长们虽然同情巴乍老师的境遇,但抱怨也越来越多。当学生们帮助巴乍老师照顾老人时,家长们会认为,这是在耽误孩子的正经学业。因此,有家长萌生了带孩子转学的念头。在家长们看来,老师的本职工作是教授学生。很快,家长的不满传到了校长那里。校长将家长们的意见委婉地传达给了巴乍,并承诺会给他找专人照顾老母亲,免去他的后顾之忧,专心教学。巴乍感激校长的好意,但还是坚持要自己亲自照顾母亲。他说:“因为她是我的妈妈!”
  为了能够照顾母亲,他甚至动了辞职的念头。可还没把这个决定说出口,巴乍就发现自己的母亲不见了。那些正准备放学的学生们,从巴乍一声声急切的呼喊中,也明白了与自己一起上课的老奶奶不见了。巴乍老师一个人的担忧,瞬间变成了学生们共同的担忧。这些孩子们,主动放弃了与父母回家的打算,不约而同地帮助老师寻找母亲!
  就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校长聚集了所有学生家长,讨论关于巴乍的事情,同时讲述了他的故事:巴乍是个非常优秀的老师,有不少学校都请他去任教,可都被他拒绝了。巴乍认为,是妈妈给予了他生命,如今他只有妈妈,而妈妈也只有他,他不愿意为了高薪工作而置母亲于不顾。当镜头对准巴乍小时候与母亲合影的时候,那些埋怨过巴乍的家长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
  素材运用方向:自古以来,老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职责,是所有文明得以延续的“传道士”。可是,这则短片告诉我们,传道不仅仅是传授课业,更是如何书写一个“人”字。巴乍老师对母亲的不离不弃、悉心照料,教会了孩子们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是“感恩”,什么是“爱”!很多道理,不需要用多少语言去讲明,行动,是最好的教授方法!希望所有的老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能记住四个字:言传身教。适用于“感恩的心”“我的老师”“爱,从不会被忘记”等文题。

人类,你为什么不吃塑料袋?


  一名销售员在街头为寿司做宣传,请路人们免费品尝。男子一口将寿司塞进嘴里,前一秒还在夸赞“蛮好吃的”,后一秒表情凝重,他低着头,从嘴里拉出一条长长的塑料袋。销售员告诉试吃的顾客,这就是寿司的内馅儿。“你拿塑料袋放在食物里面,卡住喉咙怎么办?”顾客惊讶又生气地问道。销售员则表示“这不会太危险”,这一回答立刻引起了更多人的不满。这时镜头推向了每个人手里大包小包的塑料袋,他们都是塑料袋的忠实使用者。当他们数落别人的时候,画面出现了误食塑料痛苦挣扎的动物:一只海龟正在吞食塑料袋,塑料垃圾包裹着身体,已经将它折磨得面目全非;一只小海狮把塑料垃圾当成食物,它不知道这会要了它的命;一头幼年鲸鱼被发现时已经死亡,解剖人员在它的胃里发现了大量塑料制品唯独没有食物……
  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70亿人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5万亿个,其中每年会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重量加起来将超过鱼类的总重量。现在,几乎所有的海洋物种的体内都出现了塑料,甚至连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0898米下的动物也难以幸免。2018年10月22日,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科学家和奥地利环境署联合发布一项研究,首次确认,人体内发现了9种以上不同种类的微塑料。这是塑料垃圾分解后的细小颗粒物,可以进入血液、淋巴系统、肝脏,造成肠道甚至生殖系统的损害。胃肠病学家菲利普·施沃布尔分析,全球50%的人体内都有微塑料。他说,“这是第一个关于人体内微塑料的研究,这样的研究结果令人震惊。”   素材运用方向:有人说,如果动物会说话,我们早已在审判台上,被判了终生监禁。我们总觉得随手丢掉一份外卖盒,多使用一个塑料袋,又能怎样?却不知未来的某一天,这份塑料垃圾已被送上你的餐盘。你所丢弃的,正在以另一种形式还回来。刘慈欣在《三体》中写过一句话:“一个人不可能毁灭一个星球,如果这个世界毁灭了,那是所有人,包括活着的和死去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不需要眼泪的忏悔,我们需要每一个人的行动。趁一切还来得及,还地球一片纯净。适用于“如果动物会说话”“忏悔”“行动起来”等文题。

他什么也没得到


  一位年轻的男子,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一户人家房顶上的排水管正在排水,地面湿漉漉的,经过的路人很容易滑倒。男子看到马路旁边有花盆,花盆里的花儿好久没人浇水了,便把花盆放到了排水管下;走到一个路口,看到推车摆摊儿的老奶奶推不动车子,他便急忙跑过去帮忙;他每天的午饭都很简单,一碗米饭,一个鸡腿。一只饥饿的小狗朝他跑过来,他想都没想,就把鸡腿送给了小狗吃,餐馆的老板看到这一幕,连连向他摇头;回家的路上,他看到街头有一对乞讨的母女,上面写着“为了上学”,男子打开钱包,把仅有的钱都给了这对母女;回到家,他又把刚买的一串香蕉挂在了邻居家的门上,原来,邻居是位老奶奶,一个人住,日子过得清苦……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这个男子一天天重复着自己的爱心与善行,可是,他得到了什么呢?他什么也没得到。他不会因此变得富有,不会出现在电视台上,他仍然默默无闻,没有一点名气。
  可是,在广告的后半部分,我们却看到,那条天天跑到他那儿蹭吃的小狗成了他最亲密的朋友,从此,他走到哪里,小狗便跟到哪里;那位摆摊的老奶奶,在他的影响下,亦变得亲切、慷慨,把食物免费送给那些生活困难的人;邻居家的老人在收到他的香蕉后,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街头那盆干涸的植物也开出了娇艳的花朵……最让人感动的是,他日日把自己微薄的薪水送给那对乞讨的母女,终于有一天,他看到那个小女孩穿上了校服,实现了自己想上学的梦想……
  素材运用方向:这则公益广告曾被评为泰国“史上最动人的公益广告”。广告里的这位男子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有所回报,而是出于自己的真心与善意。善行不易,坚持更难,可喜的是,在他日复一日的坚持下,他终于收获了同样充满真情的回馈。这也让他再一次体会到幸福的真谛。幸福是感受到爱,这是金钱不能换来的,有了爱,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美丽。适用于“幸福是什么”“爱,让世界更美丽”“梦想”等文题。

【素材演练】


  一个公益广告,一则小故事,给予我们太多的感动与思考。其实,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感动也一样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佳作示例】


  再来一次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良师,他们如人生路上的路标,指引我们向前。  ——题记  我的语文老师正好是班主任,姓孙。与其他班主任相比,她是较年轻的,也是最能融入我们群体的。  她身材高挑,面上总是挂着微笑,头发披在肩上,十分飘逸。她讲课是很有节奏的,下课铃響起的时候,知识点刚好讲完。  这学期,我一改呆在班中写作业虚度中午四十分钟大课间的习惯,开始喜欢上了室外活动,原因还在于孙老师的“出山”。她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悄然袭来,全民抗疫,情势震撼,犹如战争。疫情之下,有人在做志愿者,有人在捐款筹集物资,有人宅在家忧心忡忡关注疫情,有人踏上征途奔赴武汉支援。请你以“疫情之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望着窗外黯淡的星光,未来就如同这无边的夜色渺茫。疫情之下,世界仿佛被摁下了暂停键,时间凝滞。我的一颗心就这样被揪住了,是恐惧、不安、恐慌,亦是无措。宅在家里,遥看一夜星斗,居然成
2019年1月14日,97岁高龄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退休了。至今,吴老已从医70余年,救治1.6万肝胆病人。在退休仪式上,吴老表示:“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早在2005年獲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就有人劝吴孟超“功成身退”,但吴孟超深知目前我国还是肝炎和肝癌发病大国,他说:“要在我有生之年,在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手术复发率上下功夫,早日找到解决肝癌问题的最佳办法。”2
★夏冰岩自述  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品书,月光在树林中疏影斑驳,银辉洒落窗棂,书中的幽幽墨香会把我的思绪牵向远方。我喜欢旅游,在不同的风景中流连,在慵懒的午后偷得浮生半日闲。而那一本本书就如同我人生旅途中的过客,匆匆一眼,便满是惊艳,在我生命的风景墙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真正的文学是细水长流,是芸芸众生,是碧海无波。于我,最美的日子不过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梦在心中,路在脚下,让文学在我心中筑起一
芗剧从来都是祖母心上的美好,那些身着柔软艳丽的天蓝色缎裙,面颊施粉、宝珠绾发、长袖一抽一挥间皆有温情流露的戏台女子,常叫祖母望得痴了眼。咿咿呀呀地,台上的人回过眸来,幕帘皆为其颤动,乐声起,乐声落,一支小曲唱罢,幕前人儿流了泪,场下祖母红了眼眶。  小时,偶随老人去赏一场芗剧,我也是很欢喜的,只因家乡是小地方,戏台是初一十五办庙会时,才会架起来。每每看戏,我都能收获到祖母额外准许小孩儿吃的一块庙会
1  少时的春天,不用看竹外桃花,也不用看关不住的红杏,因为老师一定会在春来时背诗。  只有那个时节上,老师痛彻心扉地重复着“一年之计在于春”,才特别有感染力,铺排着祝祷的气韵。分毫不差的应时与庄严,一度赶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因为后者要慢吞吞地从“青青园中葵”起,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瞬间就干净利落地定了乾坤。  在那时,我们就知道,春天伊始。  2  不管是鸭先知的,还
小时候,母亲带我去郊外游玩。雨后的田野如同个孩子,轻轻地拥抱着太阳公公,空气中弥漫着青草混着泥土的清新气息。突然我看到不远处,几朵白色雏菊绽放在广袤的原野中,显得格外醒目,宛如安琪儿一般纯洁无瑕。  我惊喜万分,央求母亲为我采来。母亲拗不过,只好答应。花采来了,可就在回来的路上,母亲只顾看花,结果一不留神跌入了泥坑,溅了一身泥。我吓坏了,内疚又害怕。谁知母亲仅是笑着将花递我,没有一句怨言。我捏着花
有意思 ◎羊白  “有意思”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松弛、真实、变幻不定,因此是敞开的、鲜活的、亲切的,清凉的水花一样让人有撩拨参与进去的冲动。  “有意思”的人和事,往往不在庙堂,而在市井,在绘声绘色的生活里。“有意思”的人和事,往往不是高人、大事,而是小市民、小趣味、小情调、小悲喜,是有血有肉的凡人故事。  张曼玉曾说过:人不一定要美,而要有意思;光有美,是没用的;美要加上滋味,加上开心,再加上别的
紧随初三生活而来的压力一下子让我无法适应,繁重的课业让人喘不过气。一次文化游,让我找回了那份对文学的热爱,发现了世界中的许多美好。  闷热的午后,阳光蒸得人喘不过气来。恰在甜爱路旁有一家咖啡厅,便如找到救命稻草一般走进。小小的门面一点也不张扬,被粉红色玫瑰包裹起来,轻柔而温暖。推开门,人便浸泡到了和缓的音乐和粉色灯光中。踏上楼梯时,脚步也不自觉放轻了。果茶被端上桌,我中止了思绪。粉色的果肉在茶里上
【作文真题】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多少人生百味。妈妈的一碗热汤,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花儿的芬芳,浩瀚书海的心香,“千里共婵娟”的情怀……带给我们许多感动。请以“_____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不少于600字。  【审题补题】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意在引导考生认真观察生活细节,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