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70年代末,一部香港电影红遍大陆,它名叫《生死搏斗》。电影里,一个海岸救生员拥有神奇血液,输给垂死的某亿万富翁后可以让他返回壮年,但只能保持40天效果。为了不断补充这种血液,这位亿万富翁阴谋将救生员绑为人质,终生使用,从而引发了一场生死搏斗。
电影原著由美国科幻作家冈恩创作,名字叫《长生不死》。科幻作品中有不少人写到长生题材,这部小说是其中的代表作。它的技术细节丰富,故事情节曲折;既表现了惊险阴谋,又审视了医学引发的社会问题。
本篇精彩之处是对老年人生理状态的描写,从头发、皮肤、肌肉,写到心脏、器官,细致入微。青少年读者可能会觉得离那个年纪太远,但请你在阅读本篇时想想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生不死》会帮助你理解他们面对的现实。
现在有不少小作者,一写科幻作品就感觉科技知识不足。他们应该读读这篇小说。看到小说里那么多有关医学的描写,你可能以为冈恩是学医的。其实他是学文学的!医学知识是他为了创作自学的!
读者朋友,如果你也想创作一篇科幻小说,就不应该满足于你现有的知识,而应该围绕你选择的题材学习新知识。毕竟,对于青少年作者来说,写作的目的不是成名成家,而是让自己有所提高。
长生不死(节选)
■ 冈恩(美国)
(一)
在医院的病床上,平躺着一个年轻人。他放在身边桌子上的左臂赤裸着,肌肉发达,皮肤黝黑。一旁,护士拿来一只棕色瓶子,瓶底部有一层2.5厘米厚的柠檬酸钠盐,剩下的部分是空的。
护士将针头插入献血者的静脉,深红色的血液便经过针头后面的软管,流进瓶里,柠檬酸钠盐旋即变成粉红色。片刻之后变成了葡萄汁的颜色,上面浮着气泡。
抽血完毕,护士在标签空白处填上日期和献血者的姓名:卡特赖特。
又过了一段时间,护士验出了他的血型。“你是O型阴性血。很珍贵,正是我们要买的。我们能把你列在职业献血者名单上吗?”
那年轻人摇摇头,毫不犹豫。
护士签了一张25美元的凭据(注:中国实行的是义务献血制,不允许买卖血液)。年轻人宽阔的背影从门口消失了。护士把血液放入冰箱,和其他O型血放在一起。
不过,这血很特别。它有所有其他血液所含的成分,而且另外还含其他成分,使得它异常奇特。从来没有谁有过这样的血液。
(二)
那老人已经70岁了。他还活着,仅此而已。他已用完了上帝分配给他的70年光阴。
拉塞尔·皮尔斯医生把老人一只枯瘦的手腕握在自己有力的、充满生气的右手里。老人的脸色青灰中带黄色,像死人一样。他骨瘦如柴,布满皱纹的皮肤耷拉着,活像一具骷髅。
皮尔斯在病房里见到许多老人,大多贫困交加,属于慈善医疗。这个老人的情况不同,他有人照顾,还有亿万家产。皮尔斯轻轻放下他的手臂,慢慢盖上被单。差异不大,垂死之时人与人没有什么不同。
“是肺炎吗?”伊斯特医生问道。
“贫血症,”皮尔斯回答,“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输血吗?”伊斯特问。
“会有些作用——不管怎么说,暂时还管点儿用。”
“但是他就要死了。”这几乎有多半可能。
“当然,我们都会死。”皮尔斯冷笑着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尽可能推迟死亡。”
稍后,皮尔斯来到休息厅。在那里,他遇到了老人的私人秘书杰森。
“皮尔斯医生,我只问你一个问题,威弗先生就要死了吗?”
“当然,他要死了。”皮尔斯回答,“如果你是指他在几天内会不会死的话,我告诉你,会的。”
“他怎么不好了?”杰森问话里带着怀疑。
“他活得太长了。就像一台机器,零件一个接一个坏了。”
“他的父亲活到91岁,母亲96岁。”
皮尔斯看着杰森,眼睛一眨也不眨。“他们没有挣那么多钱。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几乎战胜一切疾病的年代,但也付出了代价。现代生活的紧张和疲劳把我们撕碎了。威弗每赚100万,就得付出5年生命的代价。”
“你准备干些什么?就让他死吗?”
皮尔斯的眼神同杰森一样冷峻:“我们会尽快给他输血。他有什么亲戚,亲近的朋友吗?”
“没有比我更亲近的了。”
“我们要给威弗输血,去安排吧。”
所需的一个单位的血送到了血库。皮尔斯又来到威弗床前。老人的脸显得更像死人了,呼吸中仍带着呼噜声。护士开始操作,血液慢慢流过那根透明细长的软管,流进病人的静脉。看着输给陈旧肌体的新血,皮尔斯暗自思忖:“有钱可买到一切,买这短暂的一刻。”
皮尔斯想到了理查德·洛厄,这个17世纪的英国解剖学家进行了首次输血;他还想到了20世纪的维也纳免疫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是他发现了人类不相容的血型,使输血变得安全了。现在,这个老人正输入血液,这是洛厄和兰德斯坦纳努力的结果。
(三)
皮尔斯上午查房时,老人用暗淡的蓝眼睛看着他。皮尔斯惊愕地眨了一下眼,又一次拿起那瘦骨嶙峋的手腕,习惯地记着数:“感觉好些了,嗯?”
他又一次惊愕了,老人冲他点了点头。
“很好,威弗先生,我们让你吃点东西。不久,你就会像获得新生一样健康起来。”
他瞥了一眼手表,目光移开,又瞥了一眼手表。他轻轻把老人的手臂放下,置于那被单下瘦弱的身体边。他脸上带着不解的神情。他把血压计宽平的带子包扎在老人纤细的二头肌上,充足了气,戴上听诊器,听肘内侧的血压。他看着血压计的汞柱,“咝咝”地放着气,又听了一会儿老人的胸部。
他在床后边坐下,若有所思,毫不在意往来走动的护士。一个病情先前那么糟的老人,恢复得令人吃惊:脉搏有力而平稳,血压也升起来了。不管怎样,输的血已激起了他潜在的能量和抵抗力。
威弗正全面恢复。
皮尔斯感到一阵奇怪的、非职业的欣喜。
第二天,皮尔斯看见那双盯着他的眼睛已不那么暗淡。“感觉舒服吗?”他问。老人点点头。他的脉博几乎达到他这样的老人的正常状态。
第三天,威弗开始说话了。老人用纤细无力的声音断断续续说着不明其意的往事。皮尔斯领会地点着头,暗自想着威弗的病情。动脉硬化症造成了慢性颗粒肾、左心室损伤;一两处脑溢血造成脑功能失常。
第四天,威弗从床上坐起来,用粗哑的嗓音同护士轻快地交谈着。“是……的,”他嘴里没有牙齿。“那天我揍了……他们,给他们一顿好打。我正揍在眼睛中间……总是讨厌那些小子。你一定就是医生了?”他突然转向皮尔斯,“我喜欢你,看来你要大检查,照顾我喜欢的人,也照顾我不喜欢的人。”他发出“格格”的笑声,听起来带着孩子般的恶意。
“别操那么些心,”皮尔斯温和地说,拿起威弗的手腕,“注意恢复。”老人愉快地点点头,往嘴里伸进一根手指,擦了擦牙床。“你会得到钱的,”他咕哝着说,“你不会担心吧?”
皮尔斯低头看了看握在手里的那只手腕。手腕令人惊奇地变丰满了。“你的牙床怎么了?”
“发痒,”威弗抽出手指,“就像烧起来似的。”
第六天,他冲了个淋浴。皮尔斯进房时,他正坐在床边,两腿悬空。威弗迅速抬起头。他的眼睛机警有神,不再塌陷,皮肤泛出健康的光泽。同他的手腕和手臂一样,他脸上也丰满起来,双腿甚至看起来挺结实,双手肌肉发达。一头雪白的头发使他看起来像广告中的祖父。
第七天,他头发开始变黑。
“您有多大年龄,威弗先生?”皮尔斯陡然问道。
“70了。”威弗不无自豪地说,“上次生日满70。”
“您的头发什么颜色?”
“像乌鸦的翅膀,是全国最黑最亮的。”
他又把手指伸进嘴里,着迷地按摩起牙床来。
“还痒吗?”皮尔斯问。
“像有条怀俄明的螨。”他格格笑着,“你知道我怎么不对劲吗,伙计?第二个童年,就那么回事儿,我在长牙!”
第二周时,威弗的第一颗牙长出来了——一颗犬牙,随后其他牙也很快长出来了。他的头发明显变黑了,这一周里变得像他描述的那样漆黑发亮。他脸上胖起来,皱纹渐渐舒展抚平了,宛如泛过涟漪的湖面,变得水平如镜了。他身体有了肌肉,变得健壮起来。静脉不再暴突,呈蓝色的网状。双眼深蓝,炯炯有神。
试验室的检查也证实了皮尔斯开始的怀疑。动脉硬化没有再加厚血管或产生别的影响;纤维组织的损伤得到修复;肾功能良好,心脏泵血像以往一样强劲有力,一点儿也没有脑溢血的迹象。
周末时,威弗看上去像个30岁的壮小伙子,仿佛他的身体出生以来生长成熟不到30年。
……
(后记:接下来,医生皮尔斯最先领悟到血液的秘密。出于好意,他找到献血者卡特赖特,让后者逃走。威弗也悟出了这个秘密,因为返老还童只能保持四十天时间,他必须得到供血者,于是便强迫皮尔斯说出献血者的下落,还雇请了全美第一流侦探寻找卡特赖特,遂引出一段惊险故事。
上述故事发生60年后,世界因为“长生血液”的发现产生了惊人变化。全世界共找到100多个与卡特赖特拥有相似血液的人,他们及其后代通称“卡特赖特家族”。这些人的血液提取加工后可供4万人使用,帮他们延年益寿。于是,进入这个4万人的“长生名单”就成为一种特权。
在电影《生死搏斗》中,作恶的富翁最后老死在豪宅里。但在小说中,富翁威弗仍然活着,还成了州长。而发现这一切的医生皮尔斯看破红尘,眼睛也瞎了,成为一名隐居在贫民窟的民间神医。谁也不知道是他的发现改变了世界……)
电影原著由美国科幻作家冈恩创作,名字叫《长生不死》。科幻作品中有不少人写到长生题材,这部小说是其中的代表作。它的技术细节丰富,故事情节曲折;既表现了惊险阴谋,又审视了医学引发的社会问题。
本篇精彩之处是对老年人生理状态的描写,从头发、皮肤、肌肉,写到心脏、器官,细致入微。青少年读者可能会觉得离那个年纪太远,但请你在阅读本篇时想想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生不死》会帮助你理解他们面对的现实。
现在有不少小作者,一写科幻作品就感觉科技知识不足。他们应该读读这篇小说。看到小说里那么多有关医学的描写,你可能以为冈恩是学医的。其实他是学文学的!医学知识是他为了创作自学的!
读者朋友,如果你也想创作一篇科幻小说,就不应该满足于你现有的知识,而应该围绕你选择的题材学习新知识。毕竟,对于青少年作者来说,写作的目的不是成名成家,而是让自己有所提高。
长生不死(节选)
■ 冈恩(美国)
(一)
在医院的病床上,平躺着一个年轻人。他放在身边桌子上的左臂赤裸着,肌肉发达,皮肤黝黑。一旁,护士拿来一只棕色瓶子,瓶底部有一层2.5厘米厚的柠檬酸钠盐,剩下的部分是空的。
护士将针头插入献血者的静脉,深红色的血液便经过针头后面的软管,流进瓶里,柠檬酸钠盐旋即变成粉红色。片刻之后变成了葡萄汁的颜色,上面浮着气泡。
抽血完毕,护士在标签空白处填上日期和献血者的姓名:卡特赖特。
又过了一段时间,护士验出了他的血型。“你是O型阴性血。很珍贵,正是我们要买的。我们能把你列在职业献血者名单上吗?”
那年轻人摇摇头,毫不犹豫。
护士签了一张25美元的凭据(注:中国实行的是义务献血制,不允许买卖血液)。年轻人宽阔的背影从门口消失了。护士把血液放入冰箱,和其他O型血放在一起。
不过,这血很特别。它有所有其他血液所含的成分,而且另外还含其他成分,使得它异常奇特。从来没有谁有过这样的血液。
(二)
那老人已经70岁了。他还活着,仅此而已。他已用完了上帝分配给他的70年光阴。
拉塞尔·皮尔斯医生把老人一只枯瘦的手腕握在自己有力的、充满生气的右手里。老人的脸色青灰中带黄色,像死人一样。他骨瘦如柴,布满皱纹的皮肤耷拉着,活像一具骷髅。
皮尔斯在病房里见到许多老人,大多贫困交加,属于慈善医疗。这个老人的情况不同,他有人照顾,还有亿万家产。皮尔斯轻轻放下他的手臂,慢慢盖上被单。差异不大,垂死之时人与人没有什么不同。
“是肺炎吗?”伊斯特医生问道。
“贫血症,”皮尔斯回答,“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输血吗?”伊斯特问。
“会有些作用——不管怎么说,暂时还管点儿用。”
“但是他就要死了。”这几乎有多半可能。
“当然,我们都会死。”皮尔斯冷笑着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尽可能推迟死亡。”
稍后,皮尔斯来到休息厅。在那里,他遇到了老人的私人秘书杰森。
“皮尔斯医生,我只问你一个问题,威弗先生就要死了吗?”
“当然,他要死了。”皮尔斯回答,“如果你是指他在几天内会不会死的话,我告诉你,会的。”
“他怎么不好了?”杰森问话里带着怀疑。
“他活得太长了。就像一台机器,零件一个接一个坏了。”
“他的父亲活到91岁,母亲96岁。”
皮尔斯看着杰森,眼睛一眨也不眨。“他们没有挣那么多钱。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几乎战胜一切疾病的年代,但也付出了代价。现代生活的紧张和疲劳把我们撕碎了。威弗每赚100万,就得付出5年生命的代价。”
“你准备干些什么?就让他死吗?”
皮尔斯的眼神同杰森一样冷峻:“我们会尽快给他输血。他有什么亲戚,亲近的朋友吗?”
“没有比我更亲近的了。”
“我们要给威弗输血,去安排吧。”
所需的一个单位的血送到了血库。皮尔斯又来到威弗床前。老人的脸显得更像死人了,呼吸中仍带着呼噜声。护士开始操作,血液慢慢流过那根透明细长的软管,流进病人的静脉。看着输给陈旧肌体的新血,皮尔斯暗自思忖:“有钱可买到一切,买这短暂的一刻。”
皮尔斯想到了理查德·洛厄,这个17世纪的英国解剖学家进行了首次输血;他还想到了20世纪的维也纳免疫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是他发现了人类不相容的血型,使输血变得安全了。现在,这个老人正输入血液,这是洛厄和兰德斯坦纳努力的结果。
(三)
皮尔斯上午查房时,老人用暗淡的蓝眼睛看着他。皮尔斯惊愕地眨了一下眼,又一次拿起那瘦骨嶙峋的手腕,习惯地记着数:“感觉好些了,嗯?”
他又一次惊愕了,老人冲他点了点头。
“很好,威弗先生,我们让你吃点东西。不久,你就会像获得新生一样健康起来。”
他瞥了一眼手表,目光移开,又瞥了一眼手表。他轻轻把老人的手臂放下,置于那被单下瘦弱的身体边。他脸上带着不解的神情。他把血压计宽平的带子包扎在老人纤细的二头肌上,充足了气,戴上听诊器,听肘内侧的血压。他看着血压计的汞柱,“咝咝”地放着气,又听了一会儿老人的胸部。
他在床后边坐下,若有所思,毫不在意往来走动的护士。一个病情先前那么糟的老人,恢复得令人吃惊:脉搏有力而平稳,血压也升起来了。不管怎样,输的血已激起了他潜在的能量和抵抗力。
威弗正全面恢复。
皮尔斯感到一阵奇怪的、非职业的欣喜。
第二天,皮尔斯看见那双盯着他的眼睛已不那么暗淡。“感觉舒服吗?”他问。老人点点头。他的脉博几乎达到他这样的老人的正常状态。
第三天,威弗开始说话了。老人用纤细无力的声音断断续续说着不明其意的往事。皮尔斯领会地点着头,暗自想着威弗的病情。动脉硬化症造成了慢性颗粒肾、左心室损伤;一两处脑溢血造成脑功能失常。
第四天,威弗从床上坐起来,用粗哑的嗓音同护士轻快地交谈着。“是……的,”他嘴里没有牙齿。“那天我揍了……他们,给他们一顿好打。我正揍在眼睛中间……总是讨厌那些小子。你一定就是医生了?”他突然转向皮尔斯,“我喜欢你,看来你要大检查,照顾我喜欢的人,也照顾我不喜欢的人。”他发出“格格”的笑声,听起来带着孩子般的恶意。
“别操那么些心,”皮尔斯温和地说,拿起威弗的手腕,“注意恢复。”老人愉快地点点头,往嘴里伸进一根手指,擦了擦牙床。“你会得到钱的,”他咕哝着说,“你不会担心吧?”
皮尔斯低头看了看握在手里的那只手腕。手腕令人惊奇地变丰满了。“你的牙床怎么了?”
“发痒,”威弗抽出手指,“就像烧起来似的。”
第六天,他冲了个淋浴。皮尔斯进房时,他正坐在床边,两腿悬空。威弗迅速抬起头。他的眼睛机警有神,不再塌陷,皮肤泛出健康的光泽。同他的手腕和手臂一样,他脸上也丰满起来,双腿甚至看起来挺结实,双手肌肉发达。一头雪白的头发使他看起来像广告中的祖父。
第七天,他头发开始变黑。
“您有多大年龄,威弗先生?”皮尔斯陡然问道。
“70了。”威弗不无自豪地说,“上次生日满70。”
“您的头发什么颜色?”
“像乌鸦的翅膀,是全国最黑最亮的。”
他又把手指伸进嘴里,着迷地按摩起牙床来。
“还痒吗?”皮尔斯问。
“像有条怀俄明的螨。”他格格笑着,“你知道我怎么不对劲吗,伙计?第二个童年,就那么回事儿,我在长牙!”
第二周时,威弗的第一颗牙长出来了——一颗犬牙,随后其他牙也很快长出来了。他的头发明显变黑了,这一周里变得像他描述的那样漆黑发亮。他脸上胖起来,皱纹渐渐舒展抚平了,宛如泛过涟漪的湖面,变得水平如镜了。他身体有了肌肉,变得健壮起来。静脉不再暴突,呈蓝色的网状。双眼深蓝,炯炯有神。
试验室的检查也证实了皮尔斯开始的怀疑。动脉硬化没有再加厚血管或产生别的影响;纤维组织的损伤得到修复;肾功能良好,心脏泵血像以往一样强劲有力,一点儿也没有脑溢血的迹象。
周末时,威弗看上去像个30岁的壮小伙子,仿佛他的身体出生以来生长成熟不到30年。
……
(后记:接下来,医生皮尔斯最先领悟到血液的秘密。出于好意,他找到献血者卡特赖特,让后者逃走。威弗也悟出了这个秘密,因为返老还童只能保持四十天时间,他必须得到供血者,于是便强迫皮尔斯说出献血者的下落,还雇请了全美第一流侦探寻找卡特赖特,遂引出一段惊险故事。
上述故事发生60年后,世界因为“长生血液”的发现产生了惊人变化。全世界共找到100多个与卡特赖特拥有相似血液的人,他们及其后代通称“卡特赖特家族”。这些人的血液提取加工后可供4万人使用,帮他们延年益寿。于是,进入这个4万人的“长生名单”就成为一种特权。
在电影《生死搏斗》中,作恶的富翁最后老死在豪宅里。但在小说中,富翁威弗仍然活着,还成了州长。而发现这一切的医生皮尔斯看破红尘,眼睛也瞎了,成为一名隐居在贫民窟的民间神医。谁也不知道是他的发现改变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