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水平对水稻生育后期地上部氨挥发的影响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527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温室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开花后地上部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开花后地上部日氨挥发量和开花至成熟期的氨挥发总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施氮水平间存在一定差异.花期和成熟期水稻地上部氨挥发量(y)与功能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x1)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功能叶片质外体NH4+浓度(x2)呈显著正相关:y=-0.37846x1+0.41821x2+0.04925(R^2=0.9471,n=16).水稻氮素收获指数(x1)和氮肥生理利用率(x2)均与地上部氨挥发总
其他文献
综述了植物硅素的营养来源、水稻吸收硅素营养的特性,系统阐述了硅素增强水稻抗重金属毒害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硅素营养在水稻抗逆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2006年5-9月,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蒸散发进行了连续观测,在分析生长季内沼泽湿地蒸散发时间动态的基础上,采用Penman-Monteith(PM)和Priest-ley-Taylor(PT)模
选用20世纪50年代的望水白(WSB)和碧玛1号(BM1)、70年代的郑引1号(ZY1)和扬麦1号(Y1)及90年代的豫麦34(Y34)和宁麦9号(N9)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
分析了2004年5-9月长江口水域中华鲟幼鱼的食物组成及摄食的月份变化.结果表明:长江口中华鲟幼鱼以底栖小型鱼类、多毛类和端足类为主要食物,兼食虾类、蟹类及瓣鳃类等小型底栖
基于多层线性模型,从田块、单户和村庄3个尺度分析了科尔沁沙地西部半干旱草原牧区村庄的农田扩张机制.结果表明:在选择优质土地用于发展农业上,各住户间没有显著差异;家庭劳动力
于2005—200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卫岗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花铃期土壤干旱及复水后棉花光合与蒸腾特性及水分利用率对氮素的响应.结果表明:与正常灌水处理(CK)相比,干旱处理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