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与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性的Meta分析

来源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吸烟对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为预防脊柱术后SSI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检索及提取数据,采用Stata13.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种族、研究类型及是否调整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44篇文献,涉及样本79 601例,其中感染组3 016例。相对于不吸烟者,吸烟者脊柱术后发生SSI的合并比值比(OR)为1.45(95%CI:1.25~1.6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黄种人群、吸烟者脊柱术后发生SSI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69倍(95%CI:1.35~2.12),白种人群中则未发现这种关联;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中吸烟者脊柱术后发生SSI的风险均高于对照组;无论是否调整效应值,吸烟者脊柱术后发生SSI的风险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本研究具有采用最新数据、纳入文献较多、首次对种族进行分析的优点。结果显示吸烟者脊柱术后发生SSI的风险更高,临床上应鼓励患者通过戒烟以降低脊柱术后发生SSI的风险,但是何时戒烟以达到最大获益仍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脂肪组织的细胞成分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细胞以及不同细胞亚类之间生物学特性具有明显差异。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在单细胞水平对转录组进行分析的新型技术。该技术在单个细胞的精度提供转录组信息,是细胞成分异质性高的组织器官生物功能探索的重要工具。在脂肪组织研究领域,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已经应用于描绘细胞图谱、鉴定关键细胞亚类、追踪细胞分化轨迹等方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中小纤维神经病变往往发生在2型糖尿病病程的早期阶段,如能早期诊断小纤维神经病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定量感觉测试作为小纤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之一,因其无创、方便等优势便于被患者接受及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2型糖尿病患者小纤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定量感觉测试的定义、操作方法、影响因素及其缺陷等方面阐述其在2型糖尿病小纤维神经病变中诊断的应用。
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是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及进展的中心环节,β细胞去分化可能是导致β细胞数量下降及功能障碍的核心机制。预防β细胞去分化和(或)促进去分化细胞再分化为β细胞是T2DM治疗的关键策略。通过诱导胚胎干细胞或多潜能干细胞分化或β细胞增殖、再分化及转分化可促进β细胞数量或体积的增加。深入理解β细胞去分化、再分化及转分化的调控过程有助于维持β细胞稳态,从而为T2DM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最常见。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肿瘤分期系统。2018年1月1日由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制定的第8版肿瘤TNM分期开始实施。精准的肿瘤分期和风险分层对DTC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比第7版分期,第8版进行了多处修改。笔者将第8版主要的更新要点进行汇总,以期对临床提供更为合理的治疗决策。
代谢灵活性是机体为适应代谢需求调控营养物质可用性变化的能力。很多人关注代谢灵活性是因为它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众多研究证实,肥胖及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代谢灵活性下降,而运动能够改善代谢灵活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明确代谢灵活性在机体糖脂代谢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将为运动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防治代谢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肠促胰素,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其制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近年来有研究发现,GLP-1类似物有改善肌肉萎缩的功能,该作用与抑制肌肉生长抑制素和肌萎缩因子表达、增强肌源性因子表达、改善骨骼肌微循环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又称COVID-19)是危害全球的流行性疾病,其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甚少。糖尿病是新冠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障碍、促炎性细胞因子环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表达降低及低血糖反应等与新冠肺炎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2(SARS-CoV-2)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加剧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低钾血症等均加重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总之,新冠肺炎加重血糖异常,血糖异常又恶化新冠肺炎的病情,新冠肺炎与糖尿病的双向作用形成了恶性循环。故需采取
期刊
目的研究高血脂人群的微小RNA-33a(microRNA-33a,miRNA-33a或miR-33a)和miR-33b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例高血脂症患者为观察组,另纳入30位健康者为对照组。抽取观察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的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糖(GLU)、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所
目的探究驱动蛋白家族成员C1(KIFC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功能和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KIFC1在TNB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RNA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间的关系。回顾性分析96例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KIFC1的表达,分析TNBC患者的KIFC1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TNBC组织中KIFC1高表达且与患者的无病生存期相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