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的调查报告

来源 :新医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8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10-0088-01
  【关键词】手足口病;幼儿;调查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可导致死亡。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1981年由国外传入国内沿海地区。近几年在我国多个地方暴发流行,2009年8月即墨市某幼儿园发生一起手足口病暴发,调查报告如下。
  1 流行特征
  1.1 该幼儿园共有大中小8个班,共415名幼儿,幼师员工34名无一人发病,幼儿发病24人,幼儿发病率5.78%。男孩211名,发病13名,发病率6.16%;女孩204名,发病11人,发病率5.39%。
  1.2 病例分布 发病年龄在3岁半至6岁之间,除中二班、大三班没有发病例外,其余6个班均有发病,每班发病从1名至8名不等,其余小二班52人,发病8例,占15.38%;中一班53人发病6例,占11.32%;小一班54人,发病5例,占9.26%。
  这次手足口病暴发始于8月1日,止于8月16日,历时16天,整个暴发流行约在二个潜伏期内。8月6日~10日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占总数的66.67%(16/24)。
  1.3 2009年7月31日首发病例张某为该幼儿园小二班4岁女孩,该幼儿居住地为幼儿园附近的一个村庄,张某7月29 日到幼儿园上的学之前在她的姥姥家住了20多天张某8月1日入院接受治疗。从8月6日开始,张某女孩同班相继发病8名。小一、小二、中一三个班相邻,接触较多,导致三个班集中发病,共发病17例占发病数的70.83%。由此推测首例患者在入学前感染处在潜伏期内,返园后发病,并将病原传播给同班幼儿,疫情扩散至同园其他班幼儿,造成本次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
  2 临床表现
  HFMD皮损主要发生在掌侧或指(趾)侧,开始较小,成小米颗粒状的红斑,过后出现一基底红润,大米粒或绿豆大小的水疱疱液,也很快由清亮变混浊。体表疹型多数患者以丘疹、疱疹同时出现,同时伴有出血点,红斑者为少见。口包疹或疱疹破溃后,患儿痛感明显,有流涎,少食或拒食等现象。21例HFMD患儿发生咽部病变,均膛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或扁桃体肿大。7病患出现较度的发烧、精神差、纳差等症状。
  3 防治措施
  3.1 隔离治疗,发病患儿以抗病毒、对症及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VitB2、VitB3、ABOB及中药清热解毒方剂,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加强病例监测,一旦发现立即离园分散在各自家庭,一般隔离7~10天就能恢复正常。
  3.2 消毒、幼儿的衣服、被褥、玩具等可以清洗或消毒;餐具可以煮沸;消毒剂万福金胺、84消毒液效果理想。地面、桌面、玩具、手均可喷洒、擦拭或清洗。
  3.3 对发病班级的其他幼儿可以注射丙种球蛋白作被动免疫。实践证明,经用丙球后可以起到降低发病、减轻个别发病患儿症状、缩短病程的作用。对该幼儿园所有尚未收到感染或发病的幼儿、教师员工服用中药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甘草煎济,起到了预防和治疗作用。
  4 讨论
  自从1981年HFMD由国外传入中国以来,流行病资料数据显示该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特点,经病原学调查证实,此次幼儿园HFMD暴发流行可能由COXA16引起发病。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医疗机构的预防措施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医院应专辟诊室或诊台接诊,防止交叉感染;诊疗、护理每一位患儿后,认真洗手或手消毒;诊疗过程中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要擦拭消毒;医务人员如有疑似肠道病毒感染时,应暂停接触患者;专室收治;
  患儿使用过的物品消毒。
  总之,对于手足口病,最重要的就是要严密观察其临床表现,熟练掌握其诊疗方法。在初期(1~3天),手足口出现症状时采用一般治疗。在脑炎期(2~5天),即出现易惊、肢体抖动、抽搐或无力时,要对症脱水、重症可用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及应用球蛋白。在呼吸循环衰竭期(3~5天):ICU对症处理。影响病情愈后的关键取决于脑炎的轻重、是否累及脑干以及病情进展速度。当出现中枢性循环衰竭(心率明显加快、末梢循环差等),极难救治成功。因此,只有早期治療才有可能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帮助患者进入恢复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10-0079-02  【摘 要】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法律知识的普及,公众的法律意识的增强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人们的法制意识逐渐提高,应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是必然的,医疗护理工作的风险越来越大,护理人员的行为随时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中。护理安全是实现优质护理质量的关键,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10-0077-01    术后1~2周以内所发生的出血称为继发性出血。其主要原因是:伤口严重感染,血管壁坏死溃烂,或因血管结扎缝线脱落所致。由于伤员在外伤后和术中大量的失血以及伤口的严重感染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谈一谈骨科患者伤口继发性出血的护理体会。  1 对出血的观察  外伤所致的严重肢体性毁伤,由于伤口污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10-0072-02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意义    糖尿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以代谢紊乱、血糖增高为主的慢性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長,病情的发展,糖尿病最终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行助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10-0078-02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自發性气胸; 临床观察 ;护理    自发性气胸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患者多伴有肺气肿等肺部基础疾病,掩盖了气胸的症状和体征,极易漏诊误诊,且发病急,症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10-008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精神文化的进步,护理模式的转变,如何提高护士们的业务水平,已成为护理管理者面临的新挑战。我们通过组织护理查房,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使患者真正得到系统的、整体的、高质量的护理。现介绍3中护理查房形式:  1 查房形式  1.1 个案护理查房法 由护士长选择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10-0083-01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力衰竭;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合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09年以来,我们收治了两例妊高征合并心衰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10-0085-02  【摘 要】目的 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48例小儿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抢救、治疗和护理措施,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治愈小儿肺炎的关键。  【关键词】肺炎;观察;护理;体会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10-0087-01  【关键词】即墨市;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监测    为了解我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提高广大农民生活饮用水卫生水平,保障其身体健康,为下一步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09年7月11日至8月10日对即墨市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10-0081-02  【摘 要】目的 掌握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流涎发生的概率、发生时间、严重程度,提出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并在护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在716例病例中,流涎发生率为30.6%,流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10-0093-02    【摘 要】通过讨论分析中心摆药室药品管理的现状,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如培训工作人员、改善工作环境、改进工作流程、防止微生物污染、单剂量配发药品、加强药品的核对制度、减少浪费等,使药品管理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中心摆药室;药品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当前,社会经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