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研究生专业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150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互联网+”环境下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人才培养多元化的重大举措及发展保障。但现阶段的研究生专业培养策略尚不完善。基于此,以“互联网+”环境背景下研究生专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分析探究影响研究生专业能力培养质量的多方面因素,阐述“互联网+”环境下培养研究生专业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望促进“互联网+”环境下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关 键 词] “互联网+”;研究生;专业能力;创新实践;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178-02
  随着我国互联网通信技术从开始的2G到现阶段的4G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努力的实现“互联网+”的转型[1]。在“互联网+”环境下社会的各领域就业环境和发展方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整体的经济结构以及生产方式都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此环境背景下,社会各领域对科技创新以及专业能力两方面的需求也在随之增加,大学外部环境的需求变化,直接导致着大学内部的需求变化,高校研究生专业能力培养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核心问题。
  一、影响研究生专业能力培养质量的基本因素
  (一)学生对专业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现阶段“互联网+”环境下对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改变传统中国研究生教学过程中一味追求培养学生知识理论,忽略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专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深层次地掌握职业技能,最终实现能够具备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大部分是应届本科毕业生,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这部分研究生学习的主要目的,通常是为了提升学历,甚至是因为未能考取学术型研究生只能求其次转读专业型研究生,这部分的研究生表现出来的轻实践、重理论现象尤为严重。这样的情况严重制约着专业型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质量,同时对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产生很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内教学师资团队不完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在当下特殊的社会时期当中显得过于单一和传统,导致我国研究生不能真正满足于社会乃至国家各方面各领域的实际需求,现代“互联网+”环境下对人才的需求更加高标准、高质量,需要培养出复合型、技能型、实践型、创新型等新时代下高质量人才[2]。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调整,其一,目前阶段的大学导师能否顺应时代发展,担负培养专业能力创新型、实践型人才重任;其二,目前阶段的各学校是否重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现阶段的研究生导师,尤其是专业型研究生导师,由于传统学校发展体制存在很多弊端,导致大部分都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学倾向,现阶段要求研究生导师由传统的对学生学术型培养模式,转变成培养实践性复合型型人才[3]。
  (三)学院内教学制度不完善
  目前学院内研究生培养制度通常是针对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制度,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互联网+”环境下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没有相应完善和相配套的制度,甚至有的学校为了顺应发展,简单地将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制度应用到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导致了研究生实践能力成为纸上谈兵。学校制度的不完善严重地制约着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4]。对此,要想在“互联网+”环境下顺应时代发展就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同时应该不断完善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研究生专业能力培养制度才能够确保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新时代下社会的全面性发展。
  二、研究生专业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我国在传统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初期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定位重点放在了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方面,尤其是重点培养从事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的高质量人才方面,符合当代人才培养需要。然而,时代在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需要社会及学校多方面的发展转型,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也要随社会的改变发生变化,不然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研究生毕业生将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5]。
  我国现阶段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应借鉴于美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在某专业领域中具有独立完成专业实践的能力同时具备专业技能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研究生在校的培养更多的是对学生职业化的培训,重点培养学生的沟通、管理、调配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然而,目前我国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相比较,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两方面没有实现有机结合,从本质上说就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根本发挥,而對“互联网+”环节背景下社会的发展正离不开对学生这两方面的培养,这也正是培养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研究生专业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具体培养策略
  (一)合理安排专业课程,明确培养目标
  “互联网+”环境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重点,是培养出具有较宽专业理论知识面,同时有较强的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让研究生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在各个领域中承担起其本专业技术或者本专业的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互联网+”环境背景下研究生的重点培养对象是面向全日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是没有专业实践经验及实践能力的,更没有符合训练专业能力的工作经历,而对毕业后要直接走向工作岗位的需求,就需要在研究生阶段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高质量的培养,能够让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成为专业学位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6]。因此,“互联网+”环境下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核心问题,对培养目标的建立既不能脱离现实更不能脱离专业课程,要在培养目标的建设上充分体现“互联网+”环境发展的科学性及实效性。   在具体的专业课程设置环节,要保证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有效的结合,将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两方面的结合作为安排教学课程内容的核心,将二者放在同等位置,培养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侧重培养学生专业操作实践能力才是专业能力的综合展现。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要重点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能够做到顺应时代发展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独立解决现代化环境下产生的实际问题[7]。
  (二)以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重视导师团队建设
  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综合质量和导师的教学指导存在极大的关联性。指导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指導教师的整体团队建设及个人能力培养也是研究生能力培养的基础环节。教育培养单位要建设一个专业技术水平高、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质量导师团队。在现阶段“互联网+”背景下,可以采取校内导师为主导,校外企业导师为辅导,互联网媒体平台导师为辅助的“多导师”制度。在“互联网+”环境下建立“多导师”制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对研究生人才的多方面需求,同时满足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各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首先,导师培养单位应该重点培养研究生导师,组织导师定期进企业进行实际调研,了解“互联网+”环境下现阶段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随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跟踪实践指导。其次,导师培养单位应该重点组织导师进行带薪培训活动,同时给导师派遣国内外企业挂职训练的机会,通过多方面的交流学习使导师的知识理论更加丰富的同时能够将自身的科研成果高效的转变成实际人才生产力。最后,导师培养单位应该重点培养高学历、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作兼职导师,同时结合各种现代化科技媒体做导师辅导工具,让学生通过多渠道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专业能力的吸收与消化。
  (三)凸显专业能力,加强实践能力建设
  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自身实践工作经验,学校在培养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要特别重视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互联网+”环境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学习标准和需求也在日益变化,学生可以通过企业实践学习或者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两方面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学校还可以为研究生提供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这样能够大大降低研究生在生产实践中的难题,同时也让研究生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能够降低研究生参加工作后的不适应,达到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双赢。整个实践过程将理论和实践二者结合,不仅能够提高整体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同时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互联网+”环境下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校方各部门共同要面临的问题和重任。对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都应做出顺应时代发展的转变和改革,一切培养目标要以实际出发,在不断的转变和改革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能够不断完善。要将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意识以及专业能力的人才作为培养终极目标,探索新时代环境下符合中国国情发展的创新性高质量人才培养新形式。
  参考文献:
  [1]蔡小春,刘英翠,熊振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式实践课程的创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4):20-25.
  [2]高静,吉宏武,刘书成.“互联网+”视域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广东化工,2017,44(22):170-171.
  [3]黄松,文晓巍.“互联网+”趋势下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1):134-138.
  [4]丛明,寇福生,王诗白.“互联网+”背景下的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7(9):44-45.
  [5]邸明伟,张大伟,刘海英.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5,42(13):286-287.
  [6]卢霞,焦明连,周立,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8(44):17-19.
  [7]张垠,石防震,张军.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分析及改善策略: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4):6-8.
  编辑 陈鲜艳
其他文献
随着医疗器械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也带来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可以有效管理医疗器械档案.通过内网与互联网管理平台相结合的途径、内部人员
信息宣传工作在新媒体时代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医院宣传建设工作,是顺应新媒体时代,医院宣传工作开展的有力途径.不仅能提升医院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还能不断的提高医院
这里是九曲黄河的入海口,也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滔滔黄河裹挟千里泥沙,在这里淤积为新陆地。1961年,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第一口油井喷出了原油。不久,共和国的石油史册
昆山,紧邻上海的一个小县城,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勇立潮头,敢闯敢试,走出了一条吸引外资,特别是吸引台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昆山之路,连续14年荣登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县之
作者简介:周蓉(1989-),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专业。  摘 要:当下,“雾霾”成为了最热的话题,正是人类盲目地向大自然索取,试图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谋取财富,忽视了环境的内在价值,严重的破坏了人类自己的生存根基,“雾霾”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关键词:雾霾;成因;危害  近期,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和地区严重的雾霾现象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知识分子是社会分工即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产物.习近平通过系列讲话系统阐述了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特点、作用和新时代知识分子工作方针,开辟了马克
现如今,在煤矿安全中“一通三防”的建设是为了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其中,“一通”指的是煤矿工作环境中的通风,一般来说,矿井作业都属于地下开采,其难度相对地面作
现阶段,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煤矿业发展的也十分迅速.而煤矿频发生的安全事故,国家和对方对煤矿业的安全开采投入了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采煤业安全管理中的“一通三防”治理措
回顾整个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通过对我国宏观形势的把控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深刻的解读,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解读,同时针对2019年提出的重点工作
在教学过程当中,笔者发现很多英语课堂成为老师一个人独自表演的舞台,展示着老师良好而娴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们却不知道该如何“配合”.一堂课下来,老师忙得汗流浃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