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IRREL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实现小麦产量结构协调的超高产目标,总结了苏中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扩行精播、高效施肥、田间管理、冻害补救、及时收获等内容。
  关键词 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苏中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049-01
  通过早播、扩行精播、高效施肥、延衰为关键的小麦超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建立高光效群体,实现小麦产量结构协调的超高产目标。目标产量为8 250~9 000 kg/hm2,群体动态指标为:基本苗150万~180万根/hm2,冬前苗(12月25日)450万~525万根/hm2,越冬苗(1月20日)600万~675万根/hm2,高峰苗825万~900万根/hm2。产量结构指标为:穗数450万~480万穗/hm2,每穗粒数42~44粒,千粒重42~45 g。现将苏中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播前准备
  品种选择扬辐麦4号、扬麦16。播前进行种子处理,每500 g麦种用1 g矮苗壮拌种,拌种水量以麦种量的4%~5%为宜[1]。田块选择地力水平中等偏上的稻茬田。选地后开沟整地,外三沟在前作收获前进行人工清理开挖,沟系配套,逐级加深,隔水沟深100 cm以上,导渗沟深120 cm以上,排水沟深150 cm以上,确保灌得进、排得出、降得下,排水通畅,雨止田干。内三沟于播种后进行机械开沟或人工开挖(指地头沟和腰沟),每2~3 m开挖1条竖沟,沟深20~30 cm。距田两端横埂2~3 m,各挖1条横沟,沟深30~40 cm,田块长超过100 m的应加挖腰沟,沟深30~40 cm,内外沟应配套相通。
  2 扩行精播
  播种期为10月25—31日,播种量按以下公式计算:播种量(kg/hm2)=,基本苗为150万~180万根/hm2。播种方式采用板茬少免耕机条播(6改4),行距30 cm,播深2~3 cm。播种质量要求:播深适宜、深浅一致、出苗均匀、苗量合理[2]。
  3 高效施肥
  肥料施用量为纯氮255~270 kg/hm2、五氧化二磷45~75 kg/hm2、氧化钾45~90 kg/hm2。氮肥的施肥比例以基肥∶壮蘖肥(或平衡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1∶2∶2;壮蘖肥于四至五叶期施用,拔节肥施用期为叶龄余数2.5左右,孕穗肥施用期为叶龄余数0.8~1.2。
  基肥施35%复合肥(20-8-7)600~750 kg/hm2。壮蘖肥施尿素52.5~60.0 kg/hm2。拔节肥的施用应在群体叶色褪淡、分蘖数已经下降、第1节间已接近定长时施用。具体用量和施用时期根据田间苗情确定,一般在小麦基部第1节间接近定长、叶龄余数2.5时,用36%专用穗肥(30-0-6)150 kg/hm2。孕穗期看苗施用保花肥,施尿素120~180 kg/hm2。
  4 田间管理
  4.1 冬前及冬季管理
  一是查苗补种。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对缺苗断垄的地方,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后开沟撒种,墒情差的开沟浇水补种。二是查草化除,适期化控。立足冬前,抓住适期、适墒,根据不同草相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使用除草剂进行化除。有旺长趋势的麦田需及时采取化控措施,控旺促壮,喷施矮苗壮600~900 g/hm2,确保小麦安全越冬[3]。三是查沟补沟。充分抓住冬前天气晴暖的有利時机,开展清沟理墒、疏浚三沟工作。四是防治麦蜘蛛。冬前及越冬期,可用50%稻丰散乳油750~1 125 g/hm2,或48%毒死蜱乳油1.125~1.500 kg/hm2,或10%氯氰菊酯乳油600 g/hm2,对水450~600 kg均匀喷雾。在小麦的拔节期,用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750~1 125 g/hm2,或0.5%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300~450 g/hm2,对水600~900 kg均匀喷雾。
  4.2 春季管理
  一是适时搞好春季化除、化控。麦田春季化除一般掌握在小麦拔节前、日均温稳定在5 ℃以上时进行,掌握在冷尾暖头,避免寒流来临前用药,以防药害和加重冻害。若田间群体较大,则在拔节前用矮苗壮900 g/hm2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25~600 g/hm2进行叶面喷雾。二是清沟理墒,防渍害。渍害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障碍因子,经过冬季雪后冻融交替,田内外沟易产生淤堵现象,要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清理、疏通,加深田内三沟,及时排水降渍。三是搞好纹枯病防治。在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水剂4.5 kg/hm2,对水750 kg喷雾。5~7 d后,再用药1次。
  4.3 后期管理
  一是病虫害防治。防治赤霉病,在小麦齐穗至扬花期,用50%多菌灵可湿粉1.5 kg/hm2,对水450~600 kg对准穗部均匀喷雾。防治白粉病、叶锈病,在发病期,用15%三唑酮可湿粉900~1 200 g/hm2,对水750~1 125 kg对准全株均匀喷雾。防治穗期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600 g/hm2,对水600~750 kg对准植株中上部均匀喷雾。二是药肥混喷。结合穗期防病治虫应用穗粒饱或磷酸二氢钾进行药肥混喷,既防病虫害又增粒增重。
  5 冻害补救
  小麦受冻后应根据冻害严重程度增施恢复肥。小麦拔节前受冻,可施用壮蘖肥,促使其恢复生长;拔节后发生冻害应及时补施恢复肥,减轻冻害损失。恢复肥追施数量应根
  据小麦主茎幼穗冻死率而定:主茎幼穗冻死率90%~100%的田块宜施尿素150 kg/hm2;主茎幼穗冻死率70%左右的田块宜施尿素120 kg/hm2;主茎幼穗冻死率50%以下的田块宜施尿素75 kg/hm2;主茎幼穗冻死率在10%以下的田块,不需增施恢复肥[4]。
  6 及时收获
  于蜡熟末期及时收割,收获后需及时晒干扬净,籽粒含水量要求低于12.5%,贮藏于通风干燥处。
  7 参考文献
  [1] 牛本永,周玉琴,朱衣成,等.高产稳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开麦18及其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6(2):41-42.
  [2] 王学峰,王俊兴,杨富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9(9):21-22.
  [3] 赵慧芳,潘一展.优质专用小麦配套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2(8):99.
  [4] 叶新宇,陈官印.春小麦新品种新春17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96,98.
其他文献
针对湖南某混合型锑矿的特点,试验采用浮选—重选联合工艺流程,即原矿经浮选,浮选尾矿再重选回收锑矿物,综合指标为:锑精矿产率7.41%,锑品位30.76%,锑回收率92.53%的选矿指标,为选矿厂设计
剧中语言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是对环境和剧情发展的交代。而语言的性格化和动作化是话剧语言的主要要求,也是《茶馆》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在《茶馆》里,凡是性格鲜明生动的人物,必
阐述了超甜玉米新品种蜜脆68的育种目标、选育经过及特征特性等,并从播种施肥、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针对某冶炼厂原3.0 m2炼锑鼓风炉存在的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将鼓风炉扩容至4.5 m2,并采用富氧鼓风、回收利用烟气余热、高硅低铁渣型等技术措施,降低了炼锑鼓风炉
某难浸金矿石金品位3.18 g/t,采用常规氰化工艺金浸出率仅为65%左右,属于较难浸金矿石.试验研究查明了金浸出率不高的原因是矿石中存在斜方砷铁矿、毒砂所致,通过添加助浸剂对
价格发现功能是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本文选取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现2015年4月16日至2017年5月10日的1分钟高频数据,运用MIS模型分析了我国第二批上市股指期货价格发现
摘要 研究微生物液肥浸种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液肥浸种可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增大叶面积,增加根系的根长、根数、干重率,提高光合速率,以50倍液浸种最佳。  关键词 微生物液肥;浸种;生长发育;玉米;产量  中图分类号 $513;S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042-02  微生物肥料作为一种新型肥料,施入土壤后,通过其特定菌株的快速繁殖,能
钱塘江是连接浙江、安徽两省的水上交通干线,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通江通海的经济大动脉。新安江水电站建设阻断了下游到安徽的航道,富春江水电站建设使水运的时间、运力受限,水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