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十明文化传世经典丛书——宁玛系列》概述

来源 :中国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i25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十明文化传世经典丛书》是青海民族出版社策划、整理和编辑出版的’藏文大型古籍经典系列丛书,分噶举、宁玛、格鲁、萨迦四大系列,每个系列有20卷,约1600万字,共80卷,约6400万字。作者分别为莲花生大师、宗喀巴大师、松赞干布、吞米·桑布札、宇妥·云丹贡布、居·米旁、隆钦饶绛巴等60多位著名学者。他们都是具有很高文化造诣的学者或高僧大德,为藏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其他文献
<正>~~
司空图的"辨味论诗"既是对前人相关经验的总结和深化,更是对后人在此方面的开启和引领,客观上使得"味"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范畴。农耕文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原因使得然
<正> “臊皮”一词习见于近代口语著作中,《中文大辞典》(台湾)释云:“[臊皮]颜面可羞也。[红楼梦]平日尽说人家长短,今日也落了不是,这才臊皮哪。”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
达旺寺系奉五世达赖喇嘛之命于1680年创设,而《达旺甘丹朗杰寺寺规》系以第司桑杰嘉措所撰《寺规》为范本而编成的。两者均反映了达旺地区历来由中国西藏地方政府直接管辖的事实。
甘肃省图书馆藏敦煌藏文写经351件,其中T0001—T0032为卷式藏文写经《大乘无量寿宗要经》,T0033—T0351为梵夹式藏文写经《十万颂般若经》。目前敦煌藏文文献研究较汉文文献研究薄弱,但敦煌藏文文献在藏学和敦煌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学术史料价值,有鉴于此,笔者在刊发32件卷式藏文写经的基础上,又整理研究了另外的319件梵夹式藏文写经。从写经的流传、问世年代到每件写经的题名、首题尾题、外观、杂写等都作了详细的考录,希望对学术界有所裨益。
<正> 张一翔,本名张恩娜,济南市平阴县人。1939年农历腊月十一日生于抗日炮火烽烟之中,1956年毕业于济南师范,分配至济南十一中任教。1958年在山东教师进修学院语文班结业后,
本文运用敦煌、吐鲁番等地所发现的汉藏文献和汉藏传世史籍的有关记载,对吐蕃统治河陇时期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吐蕃统治河陇时期的司法制度既继承和发展了本民族法律传统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20年来,培养了一批学术骨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中央对西藏和其他藏区工作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科研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基础设施也初具规模。进入
清末,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趁入京觐见的机会向中央政府提出直接向皇帝奏事权的请求,清朝政府依照惯例未予同意。本文据所掌握的历史档案史料,对这一问题的处理过程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清朝前期,由于盛京旗仓仓务繁重及仓弊的出现,所以清廷委派了盛京户部侍郎和巡察盛京御史稽查仓务。正3品官阶,配置了4员员外郎、6员笔帖式、2员翻译笔帖式的盛京户部侍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