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我的国际化可以复制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月,拉斯韦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会场。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一身蓝色西装、白底蓝条纹衬衫、卡其色西裤,没有打领带,标准IT精英的休闲范儿打扮,出现在媒体沟通会上。面对一百多家国外媒体,他神色轻松地用英文发表了长篇演说,介绍联想新产品。
  事后,在媒体晚宴上,当被问到现在演讲是否还会紧张,他用“告诉你一个小秘密”的神态告诉记者:“我准备到最后一分钟!”他坦承,为了追求完美,他一遍一遍地要下属改,而每改一次,他就得熟悉一次。
  2004年12月,联想并购IBM公司的PC业务,以“蛇吞象”之势走上国际化之路,用杨元庆的话说,“就好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一下子跳入大海”。7年之后的今天,联想已成为一个自如的弄潮儿。而一向被人描述为性格刚烈、内敛甚至有些拘谨的杨元庆,现在跟媒体打起交道来,开放、从容、有幽默感。面对女记者问他要手机号的撒娇,他能很轻松地打太极,笑称只有美国手机,“你们打的话我不是要半夜接?”
  在联想集团工作多年的中国区宣传推广总监郭彤彦也认为,联想国际化之后,变化是很显著的。以前讲究“入模子”,强调流程、效率,国际化后,文化更包容、多元了。
  “联想的国际化经验是可以复制的。”郭彤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他看来,联想的国际化之所以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高管们都经历过挑战,是从挑战和挫折中成长起来的。
  
  多元化向左,国际化向右
  联想遇到的第一个重大挑战,是多元化的尝试。
  2001年,联想站在了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十字路口上。柳传志问跃跃欲试的杨元庆:假如你的头上有一只凤凰,而你的脚下有一头猪,你会先去逮哪一个?
  答案已经预设好了。
  2001年,联想正式确立多元化战略,开始四面出击:砸重金进入互联网行业,投4000万打造FM365;出资6000万,和厦华电子合资进入手机业务;投资5500万港币,进入国际咨询业务;投资2000多万,打入保险IT服务领域……
  谁能想到,互联网泡沫转瞬即灭,寒冬到来。联想上述一系列多元战略,除手机外,其他业务都在2004年陆续关闭或出售。
  此路不通,联想决定专注于PC主业,走国际化道路,并购了IBM的 PC业务。
  但国际化之后,第一个“转岗”的,却是杨元庆。
  对此,柳传志事后解释说,国际化的水深水浅,他们看不清楚,如果杨元庆在CEO的位置上打了败仗,就很可能被国际化的董事会炒掉。所以,先由IBM公司原高级副总裁史蒂夫.沃德出任CEO,杨元庆担任执行董事长。这是一种“曲线救国”的人事安排。
  国际化的水深水浅,联想人很快就感受到了。并购后不久,杨元庆等联想高管一行10人前往美国,却发现IBM方面没有派人前往接机。这些平时习惯了前呼后拥的高管,只得自己打电话联系交通工具。这在中国算是工作中的重大失职,而在美国,出差却被认为属于个人事务,应该自行解决。
  文化的差异随处可见。新联想开会,会议开始前,外国员工在一边热烈拥抱问候、讨论天气,中方则安如泰山地坐在另一边。美方一位高级副总裁休假,他提前给下属发邮件告知,称休假期间,除了董事长和CEO,不会接任何电话。而中方高管即使在美国开会,也会埋怨下属,他晚上可以跟国内开会,有问题为什么不找他?
  只有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化。杨元庆决定,向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学习,把家搬到美国。到2010年2月回国过春节并参加亚布力论坛时,他已经6年没有回国过春节了。在40岁的年龄,他重新把英语捡起,苦学苦练。
  刘军在国际化公司中的经历更是曲折。2006年8月,刘军暂停工作出国深造。公司的公告没有解释他离职的原因,只有短短一句:负责全球供应链工作的高级副总裁刘军暂停工作一年,参加高级管理人员学习。
  杨元庆在赠别诗中写道:韬光养晦今朝行,再展宏图来日长。
  
  中国“双模式”
  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恰好击中了联想的软肋。
  新联想第一任CEO、来自IBM的史蒂夫.沃德完全沿袭了IBM高投入、高产出的做法,只注重商用业务,对普通消费市场漠不关心。
  并购一年后,戴尔原CEO阿梅里奥接替沃德出任CEO,并陆续从戴尔挖来多名高管到联想担任要职。和IBM尊重个性的“蓝色文化”不同,戴尔奉行一种“狼文化”。阿梅里奥的作风独断,深具霸性。作为一名标准的职业经理人,他最关心的是向董事会交出漂亮的财务报表。因此,他虽然支持发展消费型业务,但对于研发和推广新业务所需要的高额前期投入,却不支持。
  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各大企业削减开支,商用市场迅速萎缩。2008财年第三季度,联想亏损9700万美元。
  在此背景下,杨元庆出任CEO的动议提上了日程。
  国外的董事们提出了强烈的不同意见。他们担心,舆论和投资人会不会认为这次换人是文化冲突引起的?管理层会不会有大震动,国际人才是否会流失?在柳传志的强力支持下,董事会同意了对杨元庆的任命,但条件是,退隐江湖近5年的柳传志重新出山。
  “杨柳配”,是一个联想内外都津津乐道的永恒话题。在拉斯韦加斯的媒体晚宴上,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人称“老贺”的贺志强就饶有兴趣地反过来问记者们:“你们怎么看柳总和元庆的不同?”然后又自问自答:“他们两人是天造地设的绝配!”
  郭彤彦也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柳传志对中国社会、世情有透彻了解,有领导者的魅力,与时俱进,杨元庆则是PC行业的天才,对行业有深刻理解,行动力强,而且,他本人的个性和这个行业所需要的速度、效率和纪律性结合得很好。
  2009年2月,杨元庆接替阿梅里奥出任CEO,重掌联想大权,柳传志则出任董事局主席。
  柳传志感到,并购后的4年里,联想失去了中国式管理的精髓,他将之总结为“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因为国际CEO的领导方式是单对单的,而不是用一个班子去领导。
  杨元庆则一直想把联想中国的“双模式”(主要面对大企业、政府客户的关系型业务模式和主要面对中小企业、家庭和个人消费者的交易型业务模式)复制到全世界。但以前,在很多方面都受到软性限制。
  现在,他们终于可以将之付诸实践了。
  “联想一定会打败苹果”
  2011年,联想重返《财富》世界500强。11月,联想超越戴尔,跃升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0、2011年,联想入选优兴咨询公布的“全球最佳雇主50强”。这是来自中国的企业首次入选。这表明,联想开始得到西方世界精英分子的文化认同。
  所以,柳传志可以说:“今天我很慎重很认真地宣布,联想国际化已经成功。”
  柳传志还有一点不放心。那就是,他认为,西方的一些大企业其实是没有主人的,执掌企业的只是职业经理人。他要支持杨元庆成为联想真正的主人。
  2011年6月,联想集团对外宣布,杨元庆斥资31.48亿港元,从联想控股处购得7.97亿股联想集团股票,以8.7%的份额,跃升为联想第二大股东。
  杨元庆的收购资金从哪里来,联想没有透露。贺志强开玩笑地对记者说:“不知道元庆是不是联想最有钱的人,只知道他是联想借钱最多的人。”
  做完这一切,柳传志放心地退休了。2011年11月,他卸任董事会主席,杨元庆全面接掌联想集团,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但是,联想仍然面临着行业大转型的挑战。一个新的时代——移动互联的时代正在到来。
  2011年1月,联想成立了独立的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业务集团,由高级副总裁刘军负责。正是通过在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一年学习,刘军开拓了眼界,跨文化沟通能力得到很大加强。
  和一般人所认为的PC正在走下坡路的看法不同,杨元庆认为,在移动互联时代,由于打破了被Wintel联盟框死的业务模式,传统PC不但不会消亡,而且获得了创新的机会,还会有很大的增长。
  在联想的眼中,超越PC行业老大惠普成为第一,只是时间问题。
  “苹果封闭的模式不行。我有信心,联想和其他企业一定会打败苹果!”杨元庆自信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其他文献
手写书信的时代似乎已经远去,可我们还是会怀念书信,就像我们偶尔会收拾出旧时的物件,拍落灰尘,重新把它摆在显眼的位置一样。有人写信给自己实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在最易怀
精于态度,精于管理,精于执行,精于细节;赢在士气,赢在战略,赢在终端,赢在八哥;“精”出高效,“赢”得市场。以“精赢”为主题的八哥2009秋冬中国潮玩装备流行趋势发布会3月底
从井冈山到夹金山、从瑞金到小金,往返一万余里,小金县的藏、羌群众称这是一次电力的长征。2009年5月8日上午10点38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两河35千伏变电站新建
3月30日~4月1日,由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在中国国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可口可乐,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创始于1886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可口可乐已经是一个商业帝国,它生产的饮料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并占据了软饮
2013年6月,北京市卫生局发布《2012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健康白皮书)。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位居北京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的前3位,共占全部死亡的73.3%
美国国际香精香料公司(简称“IFF”)是全球香精香料行业产品的先行者和最主要的制造商之一。其所生产的香精香料被用于各种高端香水、化妆品、洗涤剂、日用品及诸多饮料和食
无锡尚德还没有到无路可走的地步。短期看,无锡尚德要靠政府救助,但从长期发展来看,还是要靠自己。作为公司创始人,施正荣是无锡尚德的精神支柱,并成为无锡尚德无形资产的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新纪元,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强国。然而,我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事岀有因:保时撞收购大众失败,反被大众收购2012年8月,大众集团以44.6亿欧元(约55.8亿美元)与1股普通股的代价,换取保时捷50.1%的股权。至此,保时捷股权全部收归大众汽车集团